整理慶典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最近,附近人家辦喪事。

這幾日,學會了怦然心動整理術,以及丟東西的態度與真義,實際做一次,於物品、空間、我,就像是解脫,感覺如重生。


近藤麻里惠說:「整理是一種慶典」

榮格說:「死亡即是重生」

一邊整理房間,一邊把沒用的陳年雜物丟掉。

一邊聽著喪禮的樂音,鼓聲叮叮咚咚,嗩吶叭叭叭叭……


整理真的像慶典,一場死亡與重生的慶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翠子的腦的沙龍
5會員
14內容數
2022/05/16
稿紙啊稿紙,真像一塊塊綠豆糕呀!我的肚子發出咕嚕咕嚕聲。
2022/05/16
稿紙啊稿紙,真像一塊塊綠豆糕呀!我的肚子發出咕嚕咕嚕聲。
2022/01/25
作者對於超極端個性的人物感情,刻畫細膩,超厲害啦( • ̀ω•́ )✧ 我覺得信教太深的信徒,會變得敏感。只要感覺到有人要向他們提出一絲絲不同意見,他們就容易出現猙獰的臉。 不過看到伊雷娜眼角的淚光,讓我想到另一種有關信仰的切入點。
Thumbnail
2022/01/25
作者對於超極端個性的人物感情,刻畫細膩,超厲害啦( • ̀ω•́ )✧ 我覺得信教太深的信徒,會變得敏感。只要感覺到有人要向他們提出一絲絲不同意見,他們就容易出現猙獰的臉。 不過看到伊雷娜眼角的淚光,讓我想到另一種有關信仰的切入點。
Thumbnail
2022/01/22
整理房間的murmur 分享整理日記本和手札的小小方式和心情。
Thumbnail
2022/01/22
整理房間的murmur 分享整理日記本和手札的小小方式和心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本近年流行老前整理,倡導提前規劃好身後事,無非對活著的家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及慰藉, 但這邊提到的生前整理,其實跟近幾年流行的斷捨離有關,不光是為了死亡而準備,而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合理規劃及安排自己所擁有的資產、社交及各方面與自己有連結的人事物。
Thumbnail
日本近年流行老前整理,倡導提前規劃好身後事,無非對活著的家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及慰藉, 但這邊提到的生前整理,其實跟近幾年流行的斷捨離有關,不光是為了死亡而準備,而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合理規劃及安排自己所擁有的資產、社交及各方面與自己有連結的人事物。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所謂的斷捨離,並不是比誰丟的快狠準」 #療癒整理 #斷捨離練習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所謂的斷捨離,並不是比誰丟的快狠準」 #療癒整理 #斷捨離練習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比起收納技巧,我認為書裡更有價值的是觀念上的釋疑,以及作者認為整理時應有的原則主張。
Thumbnail
比起收納技巧,我認為書裡更有價值的是觀念上的釋疑,以及作者認為整理時應有的原則主張。
Thumbnail
最近,附近人家辦喪事。 這幾日,學會了怦然心動整理術,以及丟東西的態度與真義,實際做一次,於物品、空間、我,就像是解脫,感覺如重生。 近藤麻里惠說:「整理是一種慶典」 榮格說:「死亡即是重生」 一邊整理房間,一邊把沒用的陳年雜物丟掉。 一邊聽著喪禮的樂音,鼓聲叮叮咚咚,嗩吶叭叭叭叭……
Thumbnail
最近,附近人家辦喪事。 這幾日,學會了怦然心動整理術,以及丟東西的態度與真義,實際做一次,於物品、空間、我,就像是解脫,感覺如重生。 近藤麻里惠說:「整理是一種慶典」 榮格說:「死亡即是重生」 一邊整理房間,一邊把沒用的陳年雜物丟掉。 一邊聽著喪禮的樂音,鼓聲叮叮咚咚,嗩吶叭叭叭叭……
Thumbnail
麻里惠跪坐在房子的地板上,面帶微笑閉著眼,靜默地和房子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股寂靜中有極大的渲染力,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曾聽說過,一個人的環境能反映其心境。當身處在雜亂、東西多到爆炸的空間裡,往往很難感到放鬆,甚至容易心生「阿砸」。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整理能讓我感到療癒的原因吧。
Thumbnail
麻里惠跪坐在房子的地板上,面帶微笑閉著眼,靜默地和房子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股寂靜中有極大的渲染力,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曾聽說過,一個人的環境能反映其心境。當身處在雜亂、東西多到爆炸的空間裡,往往很難感到放鬆,甚至容易心生「阿砸」。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整理能讓我感到療癒的原因吧。
Thumbnail
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Thumbnail
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