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透過整理梳理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吃晚餐時都會一邊搭配NETFLIX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看了兩三集後,發現每次看到近藤麻里惠在整理前對於房子的「感謝儀式」,都覺得好觸動。

她習慣在進到一個新的房子(別人的家)時,先和房子打個招呼。對於主人來說,這也往往是他們第一次感謝自己擁有這個居所、這個家的嶄新體驗與練習。

麻里惠跪坐在房子的地板上,面帶微笑閉著眼,靜默地和房子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股寂靜中有極大的渲染力,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曾聽說過,一個人的環境能反映其心境。當身處在雜亂、東西多到爆炸的空間裡,往往很難感到放鬆,甚至容易心生「阿砸」。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整理能讓我感到療癒的原因吧。每隔一段時間就大整理,同時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心境。

而在整理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這過程不只是練習收納,更是一種斷捨離。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物品,學習放手不需要或沒那麼喜歡的,然後在丟棄時對它們說聲謝謝,謝謝它們之前的陪伴與帶來的價值。


這幾集讓我歸納出了幾個心法:


  • 整理前把同一區所有的物品都全部拿出來

例如在整理衣服時,麻里惠會要主人把他們的所有衣物堆在床上,是「所有」喔,不管是不是在不同房間,只要是同一個人的衣服就堆在一起。

如一座小山的衣服會讓你看到自己究竟擁有多少衣服,甚至可能覺得訝異,畢竟平常都東塞西藏,極有可能多到忘記到底有哪些。

再來就是針對這些衣服一件一件地拿起來判斷,這衣服我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嗎?(我知道聽起來很抽象,我也這麼覺得,有時候當下總覺得看起來不錯,結果收起來還是一年都沒穿)對於沒有感覺的衣物,說聲謝謝後便可以打包捐贈或丟棄。

感覺沒這麼敏銳是正常的,麻里惠說。但當我們開始練習,便會一次一次愈來愈精準,愈來愈信任自己的直覺。更延伸地來說,我認為這也是認識自己的一個方式。什麼物品對我來說很重要?什麼樣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在舒適?這些物品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當我們擁有1000樣物品時,可能會對其中的一個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並不會有珍惜之情。但倘若只有10樣物品,每一個你都會覺得意義非凡。其實這帶出的也是感激的練習,對自己所擁有的每項事物都能心懷感恩,而這一定能大大增加我們對生活的幸福感。


  • 讓每樣物品的收納都能「看的見」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種經驗,明明家中已經有某樣物品,卻誤以為沒有而再多買了一次?

這種結果往往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把東西收到哪去了,或被一堆物品淹沒。

看的見的原則也可應用在衣物的整理。所以麻里惠建議人們可以把衣服摺的小小且方正,「立」在大抽屜中,這樣所有的衣服便能一目瞭然。這對於找衣服也超級方便啊。

如果沒有衣櫃只有層架,便可以善用鞋盒或各種大盒子(充當抽屜),針對不同的收納空間,衣服也可用「捲」的。原則就是讓自己容易看見。


  • 收納:善用盒子,讓物品有一個固定的位子;分類:先從屬性→再分大小

以整理廚房為例,把所有抽屜櫃子中的東西都先全部拿出來,接著做分門別類:廚具一堆、調味料一堆、餐具一堆……。

丟棄完不需要的物品後,把相同屬性的物品放一起,抽屜裡善用小盒子做區隔,再把相同大小的放在同一個盒子裡(避免小東西又被埋沒)。


  • 不常用的物品收在最高處或最深處

有一些收納空間往往在我們不好取得的位子,這時候就很適合放一些季節性或偶爾才會使用到的物品,例如某些節慶裝飾品、宴客用的餐具、維修物品等等。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頻繁地為了要拿某個東西,還得大費周章移動或翻找。


  • 從容易下手的物品開始整理

有時候會遇到一種情境,明明是要整理,結果整理到一些回憶或難以割捨的物品便整個人卡住,不知道該丟還是不丟,或是變成開始欣賞起各種照片XD 然後一天就沒了。

所以要使過程順暢的話,從自己好判斷的開始整理起!情感類的物品我覺得可以先集中放一堆,最後再來面對或好好品嚐回憶(哈)


整理真的很有趣和舒壓呀!每次看到煥然一新有序的環境,就覺得心情也清新了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煦煦如聲|聲音療癒.身心探索
4會員
57內容數
記錄分享頌缽、身心探索筆記,包含個人體驗、上課進修、閱讀心得,還有生活中的札記體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其實透過極簡生活,可以讓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對於達到財務自由也有很大的幫助~那台灣目前也滿多極簡推從人士,甚至是整理師一職務也熱門起來,運用極簡和收納整理的方法,讓家的動線更加完善。這本書是全彩的,感覺很棒~~ ★麻理惠的理想居家生活提
Thumbnail
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其實透過極簡生活,可以讓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對於達到財務自由也有很大的幫助~那台灣目前也滿多極簡推從人士,甚至是整理師一職務也熱門起來,運用極簡和收納整理的方法,讓家的動線更加完善。這本書是全彩的,感覺很棒~~ ★麻理惠的理想居家生活提
Thumbnail
收納是思考「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很熱愛閱讀居家收納、佈置的書,試過各式各樣的收納方式,常常是書還沒看完,就開始動手整理東西、採購書中介紹的收納小物的狂熱分子,不過就算是這樣,始終我還是沒有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收納風格,直到我拜讀了麻理惠小姐的書,在她已經紅了很久以後.... 書中依照一
Thumbnail
收納是思考「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很熱愛閱讀居家收納、佈置的書,試過各式各樣的收納方式,常常是書還沒看完,就開始動手整理東西、採購書中介紹的收納小物的狂熱分子,不過就算是這樣,始終我還是沒有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收納風格,直到我拜讀了麻理惠小姐的書,在她已經紅了很久以後.... 書中依照一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所謂的斷捨離,並不是比誰丟的快狠準」 #療癒整理 #斷捨離練習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所謂的斷捨離,並不是比誰丟的快狠準」 #療癒整理 #斷捨離練習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圖文版請點此 好的開始動手整理了,衣物通通拿出來攤在床上或地上,一件一件拿起來「它有帶來怦然心動的感覺嗎?」,有就繼續留,沒有就丟掉,接下來是書,處理方式亦同,最終是回憶類物品、照片、紀念品。 當然並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但又不想花時間看重複內容的話,我推薦其中兩集: ep.3 縮小規模
Thumbnail
圖文版請點此 好的開始動手整理了,衣物通通拿出來攤在床上或地上,一件一件拿起來「它有帶來怦然心動的感覺嗎?」,有就繼續留,沒有就丟掉,接下來是書,處理方式亦同,最終是回憶類物品、照片、紀念品。 當然並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但又不想花時間看重複內容的話,我推薦其中兩集: ep.3 縮小規模
Thumbnail
大二時我接觸到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當時已經搬離宿舍,擁有自己與室友合租的套房。雖然行李不算很多,卻對整理書很著迷。讀完近藤麻理惠的書,也學著她的方法整理衣服、書、文件和雜物,讓自己維持了一段「自我感覺良好」的日子。也是從那時起隱隱約約地發現,「人的狀態會反映到空間的樣態。」
Thumbnail
大二時我接觸到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當時已經搬離宿舍,擁有自己與室友合租的套房。雖然行李不算很多,卻對整理書很著迷。讀完近藤麻理惠的書,也學著她的方法整理衣服、書、文件和雜物,讓自己維持了一段「自我感覺良好」的日子。也是從那時起隱隱約約地發現,「人的狀態會反映到空間的樣態。」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日本的整理專家,她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對於「整理」有偏執的狂熱:可以研究各種收納神器,可以下課一到家在浴室研究怎麼有效收納到廢寢忘食,在學校自願擔任整理股長也曾督促家人管理空間引發家人反彈,到最後成為整理老師,開班授課出書,並分享家居整理到人生蛻變之間的關聯,讀後也引發許多的自我對話。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日本的整理專家,她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對於「整理」有偏執的狂熱:可以研究各種收納神器,可以下課一到家在浴室研究怎麼有效收納到廢寢忘食,在學校自願擔任整理股長也曾督促家人管理空間引發家人反彈,到最後成為整理老師,開班授課出書,並分享家居整理到人生蛻變之間的關聯,讀後也引發許多的自我對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