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慾望這怪獸

2021/12/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管住慾望這怪獸

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看進對方的需要,大抵就不會把自以為是的想法硬套在別人身上,錯以為自己的鞋子穿在別人腳上也同樣舒適。那是「恕」的體現。
明知鞋子穿在別人腳上會磨腳,還硬要別人套上。強加的意志,控制的慾望,背後是強大的貪念作祟--說穿了,就是悖離了「廉」。
羅賓.威廉斯領銜演出的《春風化雨》,權威性格強烈的父親一再對兒子咆哮:「我是為你好!我不能讓你毀掉自己的人生。」
兒子的人生是什麼?對這個父親來說,就是兒子必須服從他的價值觀,聽從他的安排,不允許任何個人的意志,即使是小小的興趣愛好,也不准逾越父親劃定的圈子。
他終於通過這雙強而有力的大手勒死此前順服的兒子。兒子以自殺表達了他的絕望。
電影固然是虛構,卻反映了真實的人生。
「我是為你好」,多麼熟悉的套語。多少變態的控制就是假成全之名進行。時下多少情緒勒索,也只是個人私慾的精緻包裝。
假愛之名,不過遂一己之私。
「廉」作為人生守則之一,未必是一般刻板的認知,以為只適用於公門,與一般平民百姓全無瓜葛。一般人立身處世,理當心存一把尺:不是自己分內所有,切莫起貪念。弄清了該與不該,順著良心作去,一日忙碌過後,上床與鞋履相別,自能一夜酣眠。
萬一不是,壓抑不住的慾望必然像出籠的怪獸,四處亂走,隨意破壞,染指的未必只是世俗的權力與金錢。一旦進到宗教道場,也可能幻化成不同的模樣。
曾與一位功德會的女士共事。這位女士每月定期到各處室收功德金之外,時不時到辦公室親和。她的滿面笑容,她的慈眉善目,完全符合我們對佛教徒的想像。
這個美好的印象一直維持到我們坐進同一間辦公室,這才發現她的認真盡責僅僅針對功德會,分內的行政工作能推則推。
為何?因為功德會有功德,而學校的行政沒有?
佛教把貪、瞋、癡列為三毒。貪功德算不算貪?再說,世間事究竟有無功德,也不是一刀切,可以簡單粗暴的劃分吧?
換作天帝教,如果認定只有誦誥有功德,所以進了教院只顧誦誥,其他的一概不管,這算不算貪呢?
廿字的「廉」總會讓我想起已故的三弟宏文。
三弟是「廉」德的典型。二十七年短暫的一生,不惜為朋友兩肋插刀。三弟意外去世後,我在娘家瞥到銀行寄來的催繳單。生前未付的信用卡帳單,加計了他過世後的利息,利率當然是高得驚人。我沒理會。過了不知多久,催繳單又出現了,竟然疊加到先前的兩倍有餘。這回我想的不再是三弟已經去世,銀行無處催繳;而是他寧可兩袖清風也一文不欠的堅持。咬牙拿出三個月的薪資,跑到銀行還清。
事後我在心裡對他說:弟弟,你放心,姊姊簽了同意書把你和好友合夥開的工廠無條件讓給他了,附帶還送了一個相當姊姊幾個月薪水的大紅包。你還沒繳完的互助款,姊姊一定會幫你繳完。你來不及付清的卡債,姊姊也幫你還了。
你在這個世界乾乾淨淨,誰也不欠了……
按按:本文所指的「人生守則」非泛泛之稱,而是宗教導師涵靜老人要求弟子在日用常行奉行的基本規約,全為傳統道德德目。共二十個字,亦稱「廿字真言」:「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
田心耘
田心耘
北京大學儒家思想哲學博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