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瀑布》學習面對思覺失調症患者

【電影】從《瀑布》學習面對思覺失調症患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工作場合碰到了一位思覺失調症顧客,說要投訴另一單位的主管,聽著個主管和他的對話,起因是顧客對於該單位員工依公司規定寄出預警通知不滿,這個主管解釋「預警」通知是避免後續產生糾紛的預防措施,建議先溝通談看看,不要一開口便說要投訴服務人員。

然而,這位顧客卻氣呼呼地回說:「他憑什麼預警我!服務又沒做的多好。」、「那個主管憑什麼阻止顧客申訴,申訴是我的權利!」因此,堅持要向公司投訴主管無禮阻絕顧客申訴。

連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瀑布》。

連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瀑布》。

此時,馬上連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瀑布》,醫師教思覺失調症患者品文的女兒小靜面對媽媽,「要試著理解她」、「不要否定她」、「要站在她的角度想」。因此,當媽媽說門外有衛兵時,小靜貼心地走出門外,演戲趕走了駐守門外的衛兵。

當媽媽一晚未睡,說是因為看到蛇闖進屋內,怕蛇傷害女兒時,小靜即使內心懷疑,仍叫人來捉蛇。品文前陣子煮菜失火導致住宅大樓火災,管理員根本就不信真有蛇,直到真的捉到蛇,大家才得知是大樓整修外牆,蛇沿著鷹架爬上大樓侵入屋內,品文這次不是妄想。

在思覺失調症社福團體文章中看到,約50%患者的妄想會導致一些行為,例如對自己或他人的防禦行為。雖然這些想法與現實有點距離,但患者卻會確信這是一件事實,家人朋友和接觸到的人會感到難以理解,即使以合理的邏輯和證據與患者討論,患者也難以改變這些想法,不能接受事件有另一種解釋。如果為了改變這些思想而和患者爭執,只會帶來互不信任及憤怒,需避免過份的情感反應、嘲笑或威嚇。

然而,現實生活中,多數人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了解有限,也不太可能會像小靜一樣體貼媽媽,像這位主管雖明知顧客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會忍不住抱怨:「碰到瘋子沒法度!」我只能安慰這位主管說:「這位顧客的投訴,不是因為公司的預警作法不對,也不是顧客固執和愚笨,聽不懂服務人員的說明,這些是因為疾病帶來的影響。」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因為該結婚了,還是想結婚?」不少人可能和我一樣,適婚年齡到了,又有穩定交往對象,就步入婚姻之中。因為覺得女性30歲是適婚年齡,28歲時就有意無意暗示當時的男友:「希望30歲之前把自己嫁掉!」一如預期29歲結婚,結婚時對婚姻概念模糊,多數的想像來自家庭及親朋好友。
在這裡寫下新年計畫:「2022年每天在方格子發一則文章。」 2021年常看吳淡如的臉書粉專及聽她的Podcast,她因為一句「過氣藝人不要來蹭新媒體」,更努力做Podcast,每天更新內容,積沙成塔長期累積的力量非常可觀,《人生實用商學院》成為2021年台灣十大熱搜Podcast第一名。
朋友的公司在休假日前下班前1分鐘,悄悄發布了「地震級」人事命令,許多高階主管異動,少數因為行政作業需要配合的同事,在第一時間看到調動情形,訝異不已,私下告知幾位親近的同事,就這樣,人事地震的消息在原本應平靜無波的休假日裡炸開。
「某某某真的很倒楣,好端端走在路上,卻飛來橫禍被車撞受傷。」當同事充滿同情心講述此人的不幸遭遇時,心裡竟閃過幸災樂禍的念頭,因為被她設計加害過。 此人縱然對我不義,但閃過念頭後仍不免有罪惡感,向友人告解這種罪惡感,友人安慰說:「你曾被設計過,有幸災樂禍念頭很正常,更何況又不是你故意開車去撞她。」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手語翻譯員佔有一席之地,朋友工作的單位拍攝防疫影片,模仿記者會場景,自然少不了安排一個手語翻譯員,由於沒人會手語,就亂比一通,製造笑點,影片上傳網路後,點閱率頗高。
星期一初上班,大長官進辦公室匆忙交代說:「馬上幫我找一下上星期在某某報紙,看到一篇講一個大企業管理相關的文章,等一下開會要用。」接著,便急忙忙開會去了。 處理各種業務也一樣,路是人走出來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若此路不通便直接打退堂鼓,不想辦法尋找應變措施或其他替代方案,便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是因為該結婚了,還是想結婚?」不少人可能和我一樣,適婚年齡到了,又有穩定交往對象,就步入婚姻之中。因為覺得女性30歲是適婚年齡,28歲時就有意無意暗示當時的男友:「希望30歲之前把自己嫁掉!」一如預期29歲結婚,結婚時對婚姻概念模糊,多數的想像來自家庭及親朋好友。
在這裡寫下新年計畫:「2022年每天在方格子發一則文章。」 2021年常看吳淡如的臉書粉專及聽她的Podcast,她因為一句「過氣藝人不要來蹭新媒體」,更努力做Podcast,每天更新內容,積沙成塔長期累積的力量非常可觀,《人生實用商學院》成為2021年台灣十大熱搜Podcast第一名。
朋友的公司在休假日前下班前1分鐘,悄悄發布了「地震級」人事命令,許多高階主管異動,少數因為行政作業需要配合的同事,在第一時間看到調動情形,訝異不已,私下告知幾位親近的同事,就這樣,人事地震的消息在原本應平靜無波的休假日裡炸開。
「某某某真的很倒楣,好端端走在路上,卻飛來橫禍被車撞受傷。」當同事充滿同情心講述此人的不幸遭遇時,心裡竟閃過幸災樂禍的念頭,因為被她設計加害過。 此人縱然對我不義,但閃過念頭後仍不免有罪惡感,向友人告解這種罪惡感,友人安慰說:「你曾被設計過,有幸災樂禍念頭很正常,更何況又不是你故意開車去撞她。」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手語翻譯員佔有一席之地,朋友工作的單位拍攝防疫影片,模仿記者會場景,自然少不了安排一個手語翻譯員,由於沒人會手語,就亂比一通,製造笑點,影片上傳網路後,點閱率頗高。
星期一初上班,大長官進辦公室匆忙交代說:「馬上幫我找一下上星期在某某報紙,看到一篇講一個大企業管理相關的文章,等一下開會要用。」接著,便急忙忙開會去了。 處理各種業務也一樣,路是人走出來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若此路不通便直接打退堂鼓,不想辦法尋找應變措施或其他替代方案,便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