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三國鬍子哥之崔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兩漢以來,男性以長鬚髯為美。
西漢開國劉邦,東漢開國劉秀,都是著名的美髯公。

而三國時代,第一知名的當屬武聖關雲長。
不過那是三國演義拱高的。

正史上,太史慈也是美髯客。
此外,當代政壇真正鼎鼎有名的大鬍子,就是崔琰了。

《世說新語》有一篇故事,說曹操原本要接見匈奴使者,但覺得自己的容貌沒有威儀,就請了崔琰代打。

崔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鬚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
長得一臉霸氣,但他其實是個質樸少言的人。

而且,年輕時的崔琰,喜歡劍術與兵法。

出生於第一次黨錮之禍期間的崔琰,隨著年紀漸長,崇拜李膺這種頂級武官,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大他十歲的曹操,也是一樣的。

渡過浪蕩的年輕歲月,二十三歲的崔琰才入了鄉學,開始他的士人之路。

我們只知道,原本傻呼呼的崔季珪,讀起書來不但有板有眼,更是興起了奮發向上之心。
崔琰是清河郡出身,跟東漢貴盛的涿郡崔氏不同。

哎,真說東漢崔氏誰大尾,大家也沒啥印象。
簡單說,就是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的祖上。

如果你玩過「吞食天地一代」(諸葛孔明傳是二代)的遊戲,崔州平還是劉備的鄰居呢。

崔琰不算大族,錯過了入京良機,也躲過了董卓亂政。
而洛陽地界的混亂,卻也給了崔琰一條新的明路。

京師士人流離奔逃,崔琰打聽到,當世大師鄭玄去到了青州北海,在孔融的招募下設立學校。
崔琰立刻約了幾個同學,動身前往拜師學藝。

這一年,崔琰已經二十九歲。
崔琰的生年,基本上要靠這個點推測:「學未朞,徐州黃巾賊攻破北海。」

西元192年夏,「青州黃巾賊眾百萬入兗州」
冬,「公孫瓚使劉備屯高唐」

所以北海受襲,基本上發生在這之前。

孔融是董卓派任的北海相,到任時間應為189年。
189~192年夏之間,就是崔琰前往北海的時間了。

朞通期。
古代也有學期的概念。
漢朝主要利用農閒時間,於正月,八月,十一月開學。

簡單說,西元191年,崔琰29歲,應該是最可能的推斷。

隨著北海相孔融被打成狗,北海人連飯都沒得吃了,上什麼學?
鄭玄沒了靠山,也只得解散學校。

被退學的崔琰想回家?
袁紹大戰公孫瓚與黑山賊,曹操狂掃兗徐二州。

回家,沒門。

崔琰當起了浪人,在青、徐、兗、豫之郊閒晃了三年多。
時間,來到了建安元年。

曹操地盤穩固了。
袁紹地盤也穩固了。
崔琰終於可以回家了。

才回到家裡,就此想做個好閒人,袁紹的徵召令就來了。
陳壽很親切的幫我們標註了大將軍袁紹。

大袁紹最主要,當時是徵召鄭玄來著。
崔琰這種稍微洗過經歷的,只是輔助。

劉備在盧植門下其實也跟崔琰在鄭玄門下差不多久而已。

袁紹找來崔琰,也是擔任武官騎都尉。
你說袁本初不知人善任?其實三十出頭的崔琰,在冀州武名好像真的應該比較好。

但武聖鬍子哥已經有人啦,崔琰堅定的要當個文人。
一再的進諫袁紹。

袁紹都不聽,昏庸人設嘛。
不是,別忘了崔琰本身的人設是質樸木訥。

但陳壽老師還是很春秋筆法的寫,袁紹都不聽,所以敗於官渡。
更追加袁譚袁尚都想要爭取崔琰加入己方陣營。

這麼搶手?八奇之首逆?

崔季珪可是袁紹禁軍主管耶,哪個奪權不搶禁軍的,一定是二百五。
但崔琰馬上舉手:「我病了,要辭官。」

哇太好了,馬上關起來。

看看董卓奪政時期,崔哥沒跟丁原何苗一樣給人宰掉,就要偷笑了吧。
但這也顯示出,崔琰在袁紹軍方中,或者說在士兵間,肯定是相當有威望的。

那沒過多久,曹操就把兩個袁子也收拾了。
崔琰當時已經被陳琳救出,想要再回家當他的大閒者,曹操的徵召令又來了。

人太帥,煩惱真正多。

曹操想說這個算是軍隊看板娘,一上來就跟崔琰說:「我點完兵了,冀州可以為我增加三十萬甲兵,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州啊。」
崔琰板起臉來:「天下紛亂,百姓迎奉王師,結果你一來就要徵兵,如何能得民心?」

歡迎來到《三國志曹操傳》,孟德立刻正色道:「先生指教的是。」
其他在場的人,還以為曹操會翻臉殺人呢。

殊不知,除了人妻之外,曹操最愛的就是大鬍子真男人。

真的嗎?
假的。

這一路下來,還看不出崔琰最大的價值,就是「穩定軍心」嗎?

曹操既沒打算多聽崔琰廢話,也沒打算帶他出征。
就是把他放在鄴城,繼續發揮那定海神針的效用。

當時鄴城的主管,自然是新婚的曹丕了。

曹丕自述,從小靠著騎馬當上曹家繼承人,即使長大,仍然要每天努力鍛鍊騎射之術。
就在鄴城設了田獵場,「志在驅逐」。

可愛動物協會都告不了他,偏偏崔琰就看不過去,上書杯葛。
杯葛什麼?

曹丕當時沒什麼「世子」的自覺,廢話,他爸就是個司空車騎將軍一縣侯。
就算加個冀州牧吧,又不是封國公王,世什麼子什麼蛋。

每次出去打獵,曹丕都是「微服出巡」。
崔琰出來說,你不能這樣穿,只看重個人娛樂而不重社稷大事……

先說,很多年以後,崔琰被曹操賜死。
人人都說他冤,也可以探索很多案情發展。

但陳壽其實在這次上書就告訴我們,崔琰勢不為曹操所容。

因為他給曹丕的勸諫,一如「雞肋」。
崔琰其實就踢爆了,曹操的不臣之心。

雖然誰也沒把這事鬧大……唉,楊修也沒鬧大啊。
曹操的心裡,總是記得這個人了。

如果要說忌妒楊修比較聰明,曹操大概是忌妒崔琰長得比自己帥吧。

可畢竟崔琰雖然表示「心知肚明」,但也同時展現出「君為明主」的態勢。
曹操當上丞相後,隨即將要南征。

原本的人事大主管荀彧,從官渡之戰以來就小動作頻頻。

如今曹操自開幕府,總要有個信得過的人事官。
崔琰便中了選。

曹操的任命文書上說,崔琰義如伯夷,直若史魚。

史魚是春秋時以直諫聞名的卿大夫,更以「屍諫」讓國君任用天下第一君子蘧伯玉。
這裡有點趣味是,東漢末年,黨人認為蘧伯玉是個假掰人。
不過,曹操本身不黨。

以史魚比喻,那是孟德真的相信崔琰能推薦好人才。
像荀彧推薦的那些不為世人認同,卻是曠世奇才的角色。

而伯夷就妙了,這個人是商朝卿大夫,本是一國儲君,但讓位給弟弟,自己出走投靠西伯姬昌。
但姬昌的兒子姬發決定伐商時,伯夷就生氣寧可餓死也不願相助。

以我對孟德兄的認識,他應該是在尻洗崔琰。
諷刺啦。

一來崔琰並不是伯夷這種「從一而終」的忠臣。
二來怕也是暗示:「來日我若代漢,君可會如伯夷?」

不用答覆,以行動來證實吧。

崔琰推薦了幾個人,其實都還不錯,不至於到郭嘉這麼出名,但作為朝廷中流砥柱也是不差。
但有一個鉅鹿人楊訓,就出了大包。

崔琰當時推薦楊訓,說他的才華可能不夠好,但德行是很值得尊重的。
曹操沒有什麼意見,登用了就是。

後來,曹操進爵魏王,楊訓做了一篇「贊」來恭喜恭喜。
可他文筆本來就不是一流,稱公的大事你又不吭聲,錦上添花才來,當時的人都嘲笑楊訓只是個虛偽之徒。
說崔琰這次推薦,零分了。

崔琰就拿了楊訓的贊文來看,看完寫了個評語:「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
這什麼意思?
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在曹操眼裡是什麼意思。

曹操點評:「我們常說『生女耳』,表示『耳』的意思是比較不好的。而『會當有變時』,豈不是指我將會造反嗎?」

就這麼兩句,曹操下令把崔琰抓去勞改。
崔琰也是一個處變不驚,面不改色。

其實他給楊訓的信箋,也不過就是:「這也算是個好事,風向總有變來變去的時候。」
做好自己就可以。

可崔琰越是面不改色,跟他有嫌隙的人,包括曹操就越火了。
終於,曹操下令賜死崔琰。

關於崔琰勞改後的事蹟,有兩種版本。
陳壽也在崔琰傳的最後說,直到西晉這個時候,有人痛惜崔琰之死。
也有很多人認為崔琰之死,是活該。

陳群就曾經批評過崔琰的智慧,連保住自己的性命都辦不到。
(比起賈太尉那還真是三流了)

事實上,我們現在傳遞的崔琰故事,已經是陳壽的翻案文了。
為了翻這個案,陳壽還加上了一筆超有力資料。

崔琰跟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是好朋友。
大概司馬懿三十歲的時候,崔琰見到了他,就跟司馬朗說:「你弟將來一定比你更有成就。」

簡單說,從東漢末到西晉,主流認為崔琰就是眼光失準,推薦了一個楊訓出包。
又想辯解,所以被曹操處死。

廣義三國時代,對人才登用是很看重的。
而徇私舞弊的大案,往往也是人事官的位置。

魏有丁儀魏諷,吳也有暨艷。

所薦非人,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事。
東漢初年三公還需要為此下台負責,所以曹操殺崔琰,那是半點也沒有小題大作的。

而慧眼識英雄的比方荀彧諸葛亮這種獵頭專家,加分加得有多麼誇張,大家應該也心知肚明了。

但陳壽這裡就拿司馬懿說嘴:「崔琰比宣王的哥哥更精準看出他的才華,怎麼能說他不會識人呢?」
聰明如你,當然知道這個邏輯成立不成立。

最後,為什麼在《魏晉風雲》,要選上崔琰這位鬍子哥?
難道真是因為他長得帥嗎?

事實上,崔琰一輩子都沒有進過東漢朝廷。
一直一直都在冀州服務。

而隨著他一早認定,曹操定將取漢代之。
也當仁不讓的背負起輔佐曹丕的職責。

當曹操猶豫該以曹丕或曹植為繼承人時,崔琰也是堅定的以儒禮為由支持曹丕。

「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聦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

而崔琰的哥哥,其實還是曹植的岳父大人。
若是曹植上位,崔琰以外戚身分,還有不飛黃騰達的道理嗎?

事實上,崔琰還有一個好夥伴毛玠。
經歷不同,但更明顯與曹丕往來密切。

崔琰死後,毛玠就不是很開心,終於也遭到曹操免官。

曹操在決定太子之前,剪除了曹丕的羽翼。
這到底是基於一個什麼樣的動機呢?

是志在立曹植?
又或是這對父子,有什麼更深一層的恩怨情仇?

父子之間,有太多話說不出口。

歷史沒有答案。
但也許看得更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接續陳登的故事,來好好了解一下陳矯這個人。 在那場姑且可以稱之為「匡琦之戰」的戰役結束後,陳矯就去曹操那邊報到了。跟華歆那種感覺有點像。 過去沒細想,現在看來自有奇怪之處。 這些地方軍閥重臣,紛紛在官渡之戰展開後,前往許昌報到。
Thumbnail
​接續陳登的故事,來好好了解一下陳矯這個人。 在那場姑且可以稱之為「匡琦之戰」的戰役結束後,陳矯就去曹操那邊報到了。跟華歆那種感覺有點像。 過去沒細想,現在看來自有奇怪之處。 這些地方軍閥重臣,紛紛在官渡之戰展開後,前往許昌報到。
Thumbnail
事情從陳登奉呂布之命前往曹操朝廷返回後說起:陳登得到了廣陵太守的職務,就請出陳矯來輔佐。 陳矯乃廣陵陳氏出身,徐州亂起時跟淮泗士人一樣,往江東奔逃。但袁術跟孫策招聘,他都不接受,又跑回了廣陵。 這是要輔什麼呢?陳登需要一個「許都的自己人」。
Thumbnail
事情從陳登奉呂布之命前往曹操朝廷返回後說起:陳登得到了廣陵太守的職務,就請出陳矯來輔佐。 陳矯乃廣陵陳氏出身,徐州亂起時跟淮泗士人一樣,往江東奔逃。但袁術跟孫策招聘,他都不接受,又跑回了廣陵。 這是要輔什麼呢?陳登需要一個「許都的自己人」。
Thumbnail
古人有云:「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投曹的荀彧就像解除封印的大法師,將才能發揮到淋漓盡致。而得到荀彧的曹操則像拿到無敵星星,自此所向披靡,橫掃中原。 眼光獨到-得彧盡得中原人傑 我們來看看荀彧加入前,曹操帳下都有哪些人: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 雖然將星滿滿,但卻連
Thumbnail
古人有云:「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投曹的荀彧就像解除封印的大法師,將才能發揮到淋漓盡致。而得到荀彧的曹操則像拿到無敵星星,自此所向披靡,橫掃中原。 眼光獨到-得彧盡得中原人傑 我們來看看荀彧加入前,曹操帳下都有哪些人: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 雖然將星滿滿,但卻連
Thumbnail
三方匯聚竇建德旗下,彼此算計。 然而北方征戰,終究脫不出:能得突厥者,得天下。 老謀深算的各門之長,都認為自己已經牢牢掌控住突厥可賀敦……任憑可汗交替,也無所畏懼。 但,事情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三方匯聚竇建德旗下,彼此算計。 然而北方征戰,終究脫不出:能得突厥者,得天下。 老謀深算的各門之長,都認為自己已經牢牢掌控住突厥可賀敦……任憑可汗交替,也無所畏懼。 但,事情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北朝漢人四大姓,崔王盧鄭,扶植了鮮卑北魏,結束北朝一百年來的戰亂。 其中,尤以清河崔氏為尊。 清河在什麼地方呢? 先秦至北魏,清河設郡守處,為今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區。臨近清河的意思。 然而,本屬北朝領地的清河,在劉裕展開北伐之後,就成為了南北疆界的爭奪點。 被送到劉駿身邊的,名叫崔道固。
Thumbnail
北朝漢人四大姓,崔王盧鄭,扶植了鮮卑北魏,結束北朝一百年來的戰亂。 其中,尤以清河崔氏為尊。 清河在什麼地方呢? 先秦至北魏,清河設郡守處,為今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區。臨近清河的意思。 然而,本屬北朝領地的清河,在劉裕展開北伐之後,就成為了南北疆界的爭奪點。 被送到劉駿身邊的,名叫崔道固。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