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義成公主】

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崔君肅看著一旁半閉雙眼的裴矩,甚是氣惱,但也不敢見於顏色。
這已經不是三人第一次密會了。
就在野身分而言,本儒聖崔君肅是最高。但在夏王竇建德旗下,最得信賴者,非孔德紹莫屬。
孔德紹雖非儒生,但衝著這孔姓,崔君肅就得給對方三分尊重。更別提就是在孔德紹的推薦下,他才能當上侍中。
可一切都是空。
侍中做為帝王與大臣的橋樑,在一般的情況下,崔君肅絕對能夠權傾天下。偏生此時王者竇建德只聽孔德紹,外部政務,更是交由尚書僕射裴矩掌控。
崔君肅不傻,他很明白感受到自己被架空了。
日前,洛陽城中,王世充接納道士桓法嗣建議,開始積極準備稱帝,清君側。
面對逐漸逼近的危機,崔君肅不能不接受裴矩的援手。
離開洛陽,重新掌握竇建德。
對崔君肅來說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裴矩是儒生。
至少來到竇建德陣營之前,崔君肅是這麼以為的。
頂多,就只是個年紀較長,連輩分都算不上極尊的儒生。
如今逐漸感到不對勁,崔君肅才開始想:以孔德紹先前排斥當前儒家的執政方式,怎麼會讓裴矩有機會切入?
裴矩定有另外的身分與圖謀。
崔君肅只要一刻未曾識破,他知道,儒家隨時都有覆滅之危。
不過崔君肅倒是沒有意識到,他把自己跟儒家圈在了一起。
此時,裴矩緩緩睜開了雙眼,道:「突厥有訊,聽聞始畢可汗已歿,各部對於繼承人,意見不一。」
崔君肅先是一怔,這樣大的消息,義成那婆娘怎麼沒有通知他?
轉念一想,義成公主又怎會知道,崔君肅自己身在何方。
這義成公主於二十年前與突厥和親,嫁給了始畢之父,啟民可汗。
崔君肅本義成公主之師,知其好儒,遠嫁蠻邦後更是孤苦寂寞,遂常通書信,送上漢家事物,以解公主思鄉之苦。
隨著信任建立,崔君肅便試探性要義成公主建議啟民可汗,在突厥進行大舉漢化,更尊儒家。
當時隋氏公卿多表贊同,但裴矩私下與隋帝楊廣道,養啟民之部,本為控制蠻夷,此舉只怕蠻夷不服,弄巧成拙。
對於西域突厥事務,楊廣還是信任裴矩多點,遂下詔制止。
不過崔君肅一點也不在乎成功與否。
當時的他,還非儒聖,儒家勢力能否擴張至突厥,與他何干。崔君肅此舉,只為確認義成公主會不會聽命行事,而她對於可汗的影響力又有多少。
正因如此,當啟民可汗過世,崔君肅才能借義成公主之力,讓繼承者始畢發起那雁門之圍。
不過,始畢是一個極有野心跟謀略的可汗。
後來崔君肅多次要義成公主讓始畢南下,他卻始終按兵不動,只是以人力物資支援北方群雄,擺明要等坐收漁翁之利。
如今始畢暴卒,若能引突厥入關……崔君肅腦海中閃過幾個念頭,但面上只是神色不動。
「裴公可知情況如何?」
裴矩淡淡道:「就我所知,目前多數反對讓始畢之子繼承,反而傾向處羅可汗……這可是崔公的老相識了。」
崔君肅心頭一跳,怎就如此巧法?
處羅可汗乃西突厥領袖,大業初年,崔君肅領詔命前去說得處羅臣服,不與始畢相征戰。
若是處羅,崔君肅完全有信心將突厥拉攏過來,支持竇建德。到時有處羅撐腰,要重新登上呼風喚雨的位子,也不是什麼難事。
崔君肅雖然還是面無表情,但卻不自覺挺起了腰。
只聞孔德紹又道:「此番邀崔公前來,便是希望能透過崔公,讓我大夏借得突厥之力。」
崔君肅心下狂喜,卻是沉吟片刻,方道:「若能盡微薄之力,實乃崔君肅榮幸。我這便下去準備。」
說罷,崔君肅便即告退。
裴矩也跟孔德紹點了點頭,就轉身離去。他也沒想到,崔君肅那樣容易就中招了。
新的東突厥可汗,確實是處羅沒錯,卻不是崔君肅熟識的那個處羅。
西突厥老處羅,早因治國無度,於大業年間帶部落降於隋氏。
裴矩在楊廣的命令下,找地方安頓了這些人。後來更在楊廣下江都避亂之時,召處羅隨行。
正因儒家皆無人得知,儒聖崔君肅暗中對突厥動的手腳,是以竟然崔君肅對此一無所知,裴矩也是有些意外。
老處羅後來降於宇文化及,一同北伐。在城破之前,裴矩早就派人結果了他。
要論對突厥的操控,裴矩比崔君肅更在行,更縝密。
義成公主特別要求裴矩收拾老處羅,藉以換取對突厥的完全掌控。
沒錯,崔君肅跟裴矩都不曉得的,便是義成公主的兩面討好。
一開始,義成公主確實對於遠嫁突厥一事感到不開心。可出乎意料的是,突厥可賀敦的地位非常崇高。
但凡大小政務,部落糾紛,國家大事,可汗必與可賀敦並肩聽議。
巨大的權力,熏得義成一片迷醉。
她還記得,幼時見獨孤皇后參政,也只能於大殿外轎中端坐啊。
沒錯,義成公主雖為宗室,但並非楊堅與獨孤伽羅之女。其父本為隋氏開國勳舊,乃北魏元氏,賜姓為楊。後因楊堅忌之,以叛亂罪處死,並讓義成以公主身分遠嫁突厥。
他人或許不知可賀敦的影響力,楊堅跟裴矩那是十分清楚。
但楊堅並不認為義成有足夠的學識跟能力,來摧毀隋氏與突厥的關係。
不過就是個女人,能有幾個像獨孤老虔婆那樣?
更何況,啟民那傢伙可是被長孫晟訓練得比獵犬還聽話呢。
人們,總以為自己會是活到最後,笑到最後的那個。
楊堅看不到隋的結局,啟民也不會知道,東突厥將從依附中國改變成駕馭中國。
如今,掌握大局的便是義成公主。
不只是突厥各部,更是北方群雄。李淵,劉武周,高開道,羅藝,梁師都,郭子和,竇建德……誰能爭取到突厥的支持,誰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天下之主。
始畢未死之前,突厥已經扶助劉武周,梁師都為可汗,郭子和為設。
「啊,『設』便是突厥親王。」
義成公主笑著對竇建德派來的使者說。
雖已年近四十,貴為可賀敦的義成公主,仍是風韻不減。
面前桌案上,放著兩份卷宗,其中一份以蝴蝶型紙鎮壓住,煞是顯眼。
義成公主每次都會用這個法子,測試前來的使者,是否妖門中人。不過這次的使者,只是稍稍誇讚了一下,再無異動。
很顯然,不是個明事理的傢伙,那就事論事便可。
「我突厥大國,過去與大隋並肩而治天下。如今隋氏不振,我也是痛心疾首。」義成公主搖頭嘆氣。
隨即,又換上了一個顏色,道:「聽聞竇君日前救出隋氏天子與太后,可汗與我都是欣喜萬分。」
頓了頓,義成公主續道:「可汗的意思是,不如將天子送至我處。由我扶天子重行正朔、立百官,更顯得竇君忠義。」
使者怔了一怔。
竇建德名為夏王,實已以帝制置百官,建朝廷。奉迎蕭后,只為更行禪讓,正視聽。一應備妥,竇建德便要興兵東征,先取洛陽,後滅李唐。
為此,方須與突厥結盟,令河北群雄不來擾亂。
哪知道突厥這邊,一開口就是要他們交出天子?
看著使者略顯驚慌的模樣,義成公主掩嘴而笑,起身道:「這事也不是你能拿定主意的。我這邊就先點三千騎兵,隨你回返樂壽商議,至少也不辱了你的使命。」
「那倒不必……可賀敦好意,竇建德在這裡謝過了。」
答話的,卻是使者背後一名兵士。
兵士揭去頭盔,露出俊朗面貌。
義成公主一愣,隨即恢復鎮定:「想不到竇君不遠千里,親臨大利城,未能好好接待,是我突厥的過失了。」
竇建德豪氣干雲的樣貌與舉動,令義成公主都感到有些敬佩。
一生所見男子,要嘛粗鄙無文,要不卑躬屈膝。但不論誰見了她的美貌,都是意在討好。又有哪個像竇建德這樣抬頭挺胸,大膽無畏?
竇建德一拱手道:「建德並未事先表明身分,暗中潛入,可賀敦能不見怪已是大方,這盟約,竇建德還能不應承嗎?」
言談不文不粗,態度不卑不亢,更是乾脆俐落。
義成公主不禁對竇建德生起了好感。
「竇君既已至此,一些細節,不如就一併談妥吧,省得來回奔波。」義成公主道。
兩人凝望著彼此。
竇建德知道,事情可能會有些棘手了。
不是兩國關係棘手,而是身為男人跟女人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5會員
89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卻說淮安王李神通於河北興兵,聯合幽州總管羅藝,直指偽帝宇文化及。 同時,夏王竇建德亦點兵備戰出擊。 雙方雖未聯合,卻是有志一同。 宇文化及當然也不是傻傻挨打。 自撤入魏縣以來,宇文兄弟便想盡辦法,聯絡父親過去佈在山東的人馬。不是別人,正是敲響大隋喪鐘,更早於楊玄感起義反叛的知世郎,王薄。
李世民看著被綁縛到眼前的薛仁杲。 這是殺死他兄弟的仇人。但不知為何,盯著薛仁杲的雙眼,李世民的心中半點怒氣也提不上來。 李世民很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忘記過,為兄弟報仇這件事。為了報仇,他學習兵法,學習天下大勢,學習權力鬥爭。 不過……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仇敵跪在面前時,該要怎麼辦?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群英會聚旗下,終要與西秦霸王薛舉展開決戰之前,李世民卻遭到了刺殺。 這將會為李唐與西秦之間的鬥爭,帶來甚麼樣的變數? 加上沉寂已久,決定浮上檯面的道宗涉入。道宗英才李淳風,又會提出什麼樣的奇謀妙策來襄助李世民? (隋唐天下群英傳存稿用罄,休刊啦)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卻說淮安王李神通於河北興兵,聯合幽州總管羅藝,直指偽帝宇文化及。 同時,夏王竇建德亦點兵備戰出擊。 雙方雖未聯合,卻是有志一同。 宇文化及當然也不是傻傻挨打。 自撤入魏縣以來,宇文兄弟便想盡辦法,聯絡父親過去佈在山東的人馬。不是別人,正是敲響大隋喪鐘,更早於楊玄感起義反叛的知世郎,王薄。
李世民看著被綁縛到眼前的薛仁杲。 這是殺死他兄弟的仇人。但不知為何,盯著薛仁杲的雙眼,李世民的心中半點怒氣也提不上來。 李世民很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忘記過,為兄弟報仇這件事。為了報仇,他學習兵法,學習天下大勢,學習權力鬥爭。 不過……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仇敵跪在面前時,該要怎麼辦?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群英會聚旗下,終要與西秦霸王薛舉展開決戰之前,李世民卻遭到了刺殺。 這將會為李唐與西秦之間的鬥爭,帶來甚麼樣的變數? 加上沉寂已久,決定浮上檯面的道宗涉入。道宗英才李淳風,又會提出什麼樣的奇謀妙策來襄助李世民? (隋唐天下群英傳存稿用罄,休刊啦)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年6月「史學方法」期末報告:史學書專業書評 作者于賡哲在序章便開宗明義將本書定位為「史學普及類讀物」,說明本書是由作者過去在同名的視頻公開課擔任主講、得到聽眾響應後,立基於課綱和教材改寫擴編成的書籍。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年6月「史學方法」期末報告:史學書專業書評 作者于賡哲在序章便開宗明義將本書定位為「史學普及類讀物」,說明本書是由作者過去在同名的視頻公開課擔任主講、得到聽眾響應後,立基於課綱和教材改寫擴編成的書籍。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