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作實踐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要來探討一下創作實踐研究,主要原因是在撰寫計畫的過程當中經常會需要將創作融入研究,但在研究的實質探討上覺得偏弱,需要有更具有說服力的依據來強化以創作進行研究討論。在藝術領域當中有多數的作者事實上仍然會希望以自己的創作為主要的實作目的,但創作能不能變成研究的形式來進行呢?將會是在本章節當中進行討論的主題。
實踐與研究的關係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包括實踐研究(Practice-related research)、實踐本位研究(Practice-based research)、實踐導向研究(Practice-led research),三種不同的詮途徑。實踐導向研究更應強調透過系列的研究提供個人或是社群以新的途徑或方式來觀看與理解事務(劉豐榮, 2010; 鄧宗聖, 2017)。而此種對於偏向理論面向來談論創作研究的方式,事實上也是受西方藝術創作過程偏哲理探討的傳統因素影響(幽蘭, 2008)。因此在藝術創作當中要進行實踐導向的研究時,應站在哲理探討的立場來進行創作的鋪陳,藉以在創作過程或是完成之後進行理論探討與後續分析研究。在Hazel Smith與Roger T. Dean於2009年的文章中曾提到創作實踐研究為藝術領域中的新現象。創作實踐在進行時,創作者所曾受過的專業訓練以及在創作中所有的過程都可以推導出最後可以成為研究內容的專業知識,因此都可將其概括在研究的成果呈現當中(Smith, 2009)。
根據劉豐容於2017年所匯整的創作實踐與研究文章當中可以看到,實踐導向研究主要在建構新知識,也可以說是創作先行理論後進的方式來進行(劉豐榮, 2010)。Haseman Brad亦提到相類似觀點,在實踐研究當中其研究成果需要透過其實踐過程中透過他們實踐的方式與表徵當中所發現和理解的訊息轉化為傳統的數字與文字來進行呈現,如同3D互動設計師的所撰寫的程式語言為實踐方式,而產出的遊戲體驗是象徵。對於作曲家來說其表徵就是音樂,對於編舞者來說其表徵就是舞蹈。實務導向研究不只將實務放在過程當中,而是透過實務來引導研究(何文玲, 2014; Haseman, 2006)。創作研究主要可分三階段,即創作理念的顯現、創作作品的產生、論文理論呼應,這三者彼此之間是一種延續不斷循環的歷程。創作類的研究通常藉由研究者自身生活體驗及大量文獻閱讀內化之後體認出創作理念再進行作品創作,大致上創作者會依一主軸核心概念進行一系列創作,若以研究者自身感受為研究出發點,每件作品具有強烈的創作者主觀意識型態,作品往往能引起大眾共鳴產生感動,作品中若帶有批判性可以喚醒社會大眾的無感與無知,使大眾開始去注意或關心某個議題與現象(陳靜璇 & 吳宜澄, 2011)。
綜觀上述探討可以得知在進行創作實務導向研究時,需要著重在創作者本身的生活經驗、專業訓練等基本脈絡,並進一步在創作的過程中探究創作的原因與影響因素,並更進一步探討在創作當中欲引起大眾探討或思考的議題,最後導入研究方法將創作進行進一步探討分析以進行反思討論,進而提出研究分析。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轉載
何文玲. (2014). 實務導向研究在藝術與設計教學之應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https://hdl.handle.net/11296/am3d83
幽蘭. (2008). 中西美學理論與藝術實踐的反思 [Re-thinking the Studies of Aesthetic Theories and the Practise of Chinese Art in the West]. 哲學與文化, 35(7), 5-16. https://doi.org/10.7065/mrpc.200807.0005
陳靜璇, & 吳宜澄. (2011). 藝術領域研究方法之探討: 以創作類研究為主之分析. 藝術學刊, 2, 109-136.
劉豐榮. (2010). 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教學之理由與內容層面:後現代以後之學院藝術教育 [Rationale and Content Dimensions for Teaching Spirituality-Oriented Holistic Artistic Production: College Art Education after Postmodernism]. 視覺藝術論壇(5), 2-27. https://doi.org/10.29523/vaf.201007.0001
鄧宗聖. (2017). 創作實務與研究:創造性學習的途徑 [Creative practice and research: The learning approach in creativity]. 藝術評論(32), 23-50. https://doi.org/10.3966/101562402017010032002
Haseman, B. (2006). A manifesto for performative research.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118(1), 98-106.
Smith, H. (2009). Practice-led research, research-led practice in the creative art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avatar-img
2會員
4內容數
新媒體藝術工作者,主要創作面向為新媒體藝術研究主軸方向為人機互動、使用者經驗設計,在本專題中將會以學術研究的角度來探討與新媒體藝術以及設計等相關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活中的點滴轉化 文化創意,是一種將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藝術表現的力量。它不僅僅是繪畫、音樂、表演的形式,而是包含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環境、情感、和經歷的反思,並以創新的方式呈現出來。正如你所說,文化創意來自於生活中的感受,無論是透過文字、影像、聲音或動作,都能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視角與情感。
作為一名研究員,我時常面對需要構思的挑戰。構思,正如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所描述,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想像力運用。而且,構思不僅依賴靈感,它還需要訓練和方法的支持。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如何透過兩種珍貴的靈感,進行有效的構思,並將它們應用於我的研究工作中。 ▋構思:理順與未知的靈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500067 本來原作者不應參加的,但獲得邀請當然去寫,不然呢?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對我來說,編劇服務的終端是觀眾,而觀眾能夠投入故事的關鍵,首先是安全感。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慢針縫(Slow Stitch)是一種手工藝運動,強調手工藝的體驗,適合喜歡手工藝和想無壓力接觸的人。 提供了一種放鬆身心、享受當下的方式。 也是一個重拾傳統手工藝的機會,讓人們重新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本文介紹慢針縫的概念、特色以及在環保方面的意義。
Thumbnail
或許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寫作工具書,教你要用什麼樣的語法、架構來創作,而是一本能在你創作遇到迷惘時,拿來翻翻、輕鬆閱讀的一本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活中的點滴轉化 文化創意,是一種將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藝術表現的力量。它不僅僅是繪畫、音樂、表演的形式,而是包含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環境、情感、和經歷的反思,並以創新的方式呈現出來。正如你所說,文化創意來自於生活中的感受,無論是透過文字、影像、聲音或動作,都能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視角與情感。
作為一名研究員,我時常面對需要構思的挑戰。構思,正如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所描述,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想像力運用。而且,構思不僅依賴靈感,它還需要訓練和方法的支持。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如何透過兩種珍貴的靈感,進行有效的構思,並將它們應用於我的研究工作中。 ▋構思:理順與未知的靈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500067 本來原作者不應參加的,但獲得邀請當然去寫,不然呢?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對我來說,編劇服務的終端是觀眾,而觀眾能夠投入故事的關鍵,首先是安全感。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慢針縫(Slow Stitch)是一種手工藝運動,強調手工藝的體驗,適合喜歡手工藝和想無壓力接觸的人。 提供了一種放鬆身心、享受當下的方式。 也是一個重拾傳統手工藝的機會,讓人們重新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本文介紹慢針縫的概念、特色以及在環保方面的意義。
Thumbnail
或許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寫作工具書,教你要用什麼樣的語法、架構來創作,而是一本能在你創作遇到迷惘時,拿來翻翻、輕鬆閱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