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Netflix上的《藍色時期》動畫。
很感動,尤其是蕁麻疹(八虎底迪這樣還睡得著一定是真的累爆);不過並沒有《白箱》(2014-2015、2020)那般每看必鼻酸掉淚(3刷)的那種感動。值得一看,就創作的理念傳達而言(雖然關於這點,必須要在日本的創作與教學脈絡下理解與觀賞)。
也不全然適用,但已足以參考創作者的思想(美學/美意識、價值觀,與哲學;動畫第11集中主角語)是如何藉由選題(或意圖)、技術(繪畫中即畫技)、結構(構圖)與氣氛(色調)傳達。
除了上述關於創作的思考與傳達外,劇情的感受就可自行理解並詮釋了。創作是真正的自由卻也是永恆的孤獨,不過主角矢口的意圖被對手高橋發現並理解的那刻(ep.12),扎實地感動了
將這影集推薦給我的那位學長。學長還補充,就如努力完成的設計被認可一般。真的呢。這是從同為創作者所能深刻體會的。
而我,則是從另一個面向,從教師與教育制度的立場來觀賞這部影集,並為其中的部分情節與心態而感動(或羨慕)。
「會因為你乖巧而誇讚你的人,也只有因此受惠落得輕鬆的老師和家長而已」,對預備學校(補習班)東京美術學院的大葉而言如此(ep.7),高中美術社的指導老師佐伯也持相近的價值觀。
同校的另一位老師,作為陪襯則點出了學生們應對此類老師的2種方式。以此自鑑中。
其他還有很多,尤其是劇中的大學選才觀念以及回應此制度的補習班教學,
對比審核了近10年的入學申請資料,更感納悶,是學校的關係?補習班的關係?高中教育的關係?還是社會(家長)的關係呢?這也是剛說到「要在日本的創作與教學脈絡下理解與觀賞」的原因。但這不等於就不去找尋那可能性,即使再10年大概也不會有任何答案。制度難以撼動,但是這不代表著就只能成為制度的幫兇。
總之,
如果有興趣,也歡迎各位在加班後、改圖後、建模後,總之,就是工作結束後(那閱讀呢?閱讀是介於工作與休閒中間的時光旅行,要在24小時中另外留出足夠的時間),看個1、2集(共12集),並
寫下、畫出,或
說出你的想法吧。
最後,在寒假期間,一如大葉說的,請「快樂地、冷靜地、熱情地」(ep.10)防疫並學習。這邊也祝各位思緒清明、運筆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