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以打雜的身份跟隨魚漿編來到青森採訪。很單純的觀光景點攝影取材,沒想到卻遇上了30幾年一次的大風雪。兩個台灣中年男子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求生?青森有什麼好玩的?廣告公司把案子發包出去以後,旅遊部落客們要做些什麼才能生出文章?我這次工作不負責寫文,就以個人充滿偏見的觀點來跟大家閒聊一下吧!
閱讀前警告:本系列文章僅為個人見解,不代表其他寫手立場
這次工作原本是去年就敲定,因為我不是主要窗口,只會從CC裡看到郵件,加上大家往來又是用英文,因此來來回回詳細內容我沒有非常清楚,但大概狀況就是原訂該在一兩個月前就出發,因為數次行程內容調整,延期到可能會有大雪的一月。
原以為是個爽缺,魚漿編來找我時也強調這次很爽,就我們兩個排好行程,發案子的公司確認後,就領錢自己跑行程,完全不用配合參訪單位,也沒有發包公司跟進跟出。
※有人跟進跟出,還要配合參訪的慘況大家可以參考這篇。(順帶一提這個案子發出來之前也是跟我說超爽)
此時疫情又爆發了新變種外,東北也發出了大雪警報,而且規模是睽違37年的災害等級。大概四年前我剛搬到北陸時也遇到30幾年未聞的大雪,我跟雪真的很有緣。
十和田現代美術館的螞蟻,為了拍好這張照片我整個下半身幾乎都插在雪裡
住在台灣或是日本都市的人可能不太知道雪災是什麼概念,我大概跟各位逐一說明為什麼雪很可怕。
走路:雪很大的時候,雪吹到眼睛裡非常不舒服,甚至會被吹到寸步難行。人行道沒有鏟雪的地方,只能看到白白的一片,有時候踏上去,雪下是冰塊狀,有時候是泥沼狀,有時候根本是一灘水。而雪下固體狀的部分高低也不一,一踏會陷進去,陷下去時也有深有淺,最深可能一腳踏下去大腿以下整個陷進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踏空或滑倒,臉部神經因為冷天麻痹,稍微被自己弄到或是撞到都不會痛,只有等到室內體溫慢慢恢復痛覺才會慢慢恢復。
整個都看起來白白一片,但我們沒辦法預測實際上踏下去雪下面有什麼東西
開車:因為會打滑,所以面對有高低差的路,或是轉彎時都要很小心,有些地方除雪後會有一層薄冰,這時候就要注意煞車不能一次踩太死,車間距離也要抓。而駕駛平常會看到的道路分隔線,左轉右轉那些在地上的標示都看不到,只能憑直覺。真的刮起大風雪時視線也非常差。早上起來要開車的時候,會發現車窗整個都被冰封住,要開暖氣等他慢慢融化,導航有時候因為沒辦法預測即時雪況,所以也會失準。
早上起來車窗變這樣,用力刮也清不太乾淨,只能開暖氣等他融化再清
攝影:攝影應該是因工作才產生的剛性需求,一般正常人應該用不到。那在雪地中攝影會遇到什麼問題呢?首先光背著單眼,隨時要保持鏡頭不被雪侵犯就夠累了,颳起暴雪拍外景就要等,很多景點白白一片,拍下去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識別度很差的狀況下,雖然白白的很美,但刊登在媒體上,大家不知道是哪的照片也沒辦法使用在工作上。找拍攝角度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一腳踩空...拍影片就更悲劇了。
前文說的導航失準就是這樣,開到一半發現前面道路沒除雪,雪比人還高根本開不過去只能折返
其他狀況:因為我們不是當地居民,所以不會遇到鏟雪這個問題,但不鏟的話除了門打不開,路過不去,車被掩埋開不出來以外,最嚴重房子屋頂還會被雪壓垮。這次還遇到兩個突發狀況,第一個是因為大雪租不到車,第二個是電車誤點,差點趕不上回東京的新幹線。
5天的行程多災多難,但也開了眼界。
接下來兩篇我會分為人文跟餐飲兩部分跟各位分享一下這趟青森之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