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我很難適應又很難離開的城市,而她不是我永恆的歸宿。

一個我很難適應又很難離開的城市,而她不是我永恆的歸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台北女子圖鑑」這部戲在網路上引起熱議,「華燈初上」一劇也入圍金鐘獎。這兩部戲我都沒有看,只知道它們的故事背景,都是我的故鄉—台北。
台北市地標

台北市地標


我生長在中山區,「華燈初上」裡的「條通」就離我家不遠。我的童年正值條通文化盛行時期,當年那裡可是有著「台北銀座」的稱號呢!我對繁華熱鬧的條通夜景不陌生,因那裡是我補習班下課後回家的必經之路。


因著這兩部戲,引發我一些感觸。作為一個曾「中漂」13年又回到台北的台北人來說,她變成一個我很難適應、卻又很難離開的城市。


文末我會提到,我心目中台灣的最宜居城市是哪裡。先說說為何很難適應:


第一是,台北的天氣實在太差了!一年當中,沒下雨又舒適宜人的日子沒幾天。夏季悶熱、冬季是刺骨的濕冷,春秋季常被直接跳過。這對需要帶小小孩出門活動的父母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我認為住台北必備三機:除濕機、烘衣機、冷氣機。不是我不願意更環保,但沒有這三機,生活就是很困擾。


第二就是眾所皆知的高房價。買房貴房子又小不說,近幾年就連租金也飆漲,幾乎要讓人陷入「買不起也租不起」的窘境。


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們一家用著「恩典價」在台北市租房,為此我非常感謝我的房東。說是靠著上帝的恩典在過日子,一點也不為過。


雖然因著各方評估及因素,我和先生本來就沒有買房的計劃。但我仍曾在心裡偷偷嚮往過:若我住在別的城市或國家,或許還有一點希望能買上屬於自己的房子。

然而,作為一個隨主差遣的傳道人,上帝所帶領之處才是我的居所。


台北也有讓我很難離開的因素,


第一就是,便捷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對於連騎摩托車都很笨拙的我,以及時常要帶小孩出入的家長來說,這點真的大大加分。


第二是,豐富的公共設施資源和高行政效率。除了戲劇院、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社教館、美術館等各種館場密度高、藝文活動豐富優質,高行政效率也是我親身體驗過的。


我曾撥打過1999台北市民當家專線反映問題,很快便得到回應。無論結果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總是有處理、有回應。


第三是,豐富專業又密集的醫療資源。有了小孩,加上自己年紀漸長,對於醫療便利的重要性很有感。


第四則是,人與人之間有點距離,尊重個人隱私。對我這種內向慢熟的人來說,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禮貌,我感到舒服。


其實,我心目中台灣最宜居的城市是台中,既有大城市的便利多元、氣候相對宜人,又保有恰到好處的人情味。


當然,也因為那是我認識上帝、生命改變、成長,度過人生最青春歲月的一個城市。許多摯友是在這裡結識的,就連另一半也是,有特別的情感。


又到選舉的時候了!我會履行身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不過我深知我無法將人生幸福、美滿和保障的期待寄託在任何有限的人身上。


無論誰當選市長,這個城市都不會完美。事實上,這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城市,就算有,只要人住進去也就不完美了!


說了這麼多,我發現這種「矛盾感」其實對我的生命有好處,就是讓我持續渴望天上永恆的家鄉、更美的家鄉,並記得這世界不是我永恆的歸宿。


這讓我更有追求永恆的意識。

101大樓的5樓觀景台售票處旁

101大樓的5樓觀景台售票處旁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聖經.希伯來書 11:16 )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
(聖經. 彼得前書2:11)


(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與經歷,不代表其他台北人、台中人的立場。 )

avatar-img
兩寶媽讀生活寫生活
5會員
107內容數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不知道接下來的描述,是否能讓一些媽媽得安慰? 我不是特別喜歡小孩的人,因為我神經敏感,尤其怕吵;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
我因為討論某事而傳一段訊息給朋友,她看完我訊息後的反應是大笑。
這天一早全家趕赴新竹參加老友婚禮。 我18歲就認識了老友,一起走過快30個年頭的朋友能有幾個? 一起參加封閉國家的短宣; 一起參加香港短宣; 身為香港人的老友,開啟我第一次的香港自助行; 當老友在澳門工作的那幾年,我到澳門找她玩; 有年大學開學時,老友還託澳門僑生回台時帶禮物給我,是我喜歡的衣服,她
有一天,我和姊妹提到,因著我家發生一個突發事件,先生有感而發地說:「幸好我們家沒什麼太貴重的物品!」我說:「我們家最貴重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繼續聊「錢」和「財產」這件事,交流想法,聊了很多、很深。
最近在小組中和姊妹們共讀《改變帶來醫治》這本書,其中一段讓我特別有感: 「我們有許多藉口,像是『成功的經驗才分享出來』...... 我們不想揭露自己,因為我們想要表現完美。...... 真正的好見證是,一個罪人不是見證他自己多麼得勝,而是見證神多麼饒恕。」
我不知道接下來的描述,是否能讓一些媽媽得安慰? 我不是特別喜歡小孩的人,因為我神經敏感,尤其怕吵;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
我因為討論某事而傳一段訊息給朋友,她看完我訊息後的反應是大笑。
這天一早全家趕赴新竹參加老友婚禮。 我18歲就認識了老友,一起走過快30個年頭的朋友能有幾個? 一起參加封閉國家的短宣; 一起參加香港短宣; 身為香港人的老友,開啟我第一次的香港自助行; 當老友在澳門工作的那幾年,我到澳門找她玩; 有年大學開學時,老友還託澳門僑生回台時帶禮物給我,是我喜歡的衣服,她
有一天,我和姊妹提到,因著我家發生一個突發事件,先生有感而發地說:「幸好我們家沒什麼太貴重的物品!」我說:「我們家最貴重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繼續聊「錢」和「財產」這件事,交流想法,聊了很多、很深。
最近在小組中和姊妹們共讀《改變帶來醫治》這本書,其中一段讓我特別有感: 「我們有許多藉口,像是『成功的經驗才分享出來』...... 我們不想揭露自己,因為我們想要表現完美。...... 真正的好見證是,一個罪人不是見證他自己多麼得勝,而是見證神多麼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