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青森睡魔祭跟台北燈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青森出差篇 的FB頁面留言裡大家對於台灣燈節中,中華民國美學跟日本的傳統文化呈現差異有很多討論,就花點篇幅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台灣燈會辦得好,是行銷公司跟設計師的世界觀呈現的好;而日本辦的好,是傳統文化跟居民自治的具體呈現。台灣辦的爛,大家罵政府,日本辦的爛,是當地居民參與成果,至少在地人會自己相挺。」

談談台北燈節

身為一個在中正區長大,人生離不開中正紀念堂的人而言,燈會一直距離我很近。畢竟上學放學都會看到,甚至學校暑假作業被要求要做花燈、上課時間大家凹老師放人去看花燈、小學放學去排隊拿免費花燈等等,學生時代跟花燈有關的事想想好像有點多。

台灣很多事情都是由上而下,就是政府怎麼說怎麼做,民眾最後就負責上網寫寫評論,做得好大家就稱讚,做不好大家就罵。而日本以前也是這樣,但是在分權治理跟公民參與這塊,日本在這幾十年下了很多功夫、也花了很多錢。

具體而言拿台北燈節2021來舉例,拿到案子的單位是「和合佰納」。

公司介紹寫著:對內和合,團隊相處愉快,合作無間,事情才會圓滿。對外佰納,聽取業界與專家意見,充分溝通、協調,反映社會大眾的需求方方面面取得周到的思想、文化及實務準備,成功便近在眼前。

除了台北燈節以外,貢寮音樂祭之類也是他們辦的,像這樣把5000萬的案子包給行銷整合公司,然後他們再發包下去給各種公司,這在台灣是很普通的做法,而每年呈現出來的有好有壞。

台灣也會有很炫炮的企劃,但綜觀全體感覺Q版的花燈跟元素非常多,是因為台灣人就喜歡這味呢?還是因為Q版可愛無害就是一個中間路線呢?(圖:台北市觀傳局)

台灣也會有很炫炮的企劃,但綜觀全體感覺Q版的花燈跟元素非常多,是因為台灣人就喜歡這味呢?還是因為Q版可愛無害就是一個中間路線呢?(圖:台北市觀傳局)

跟日本的差異在文化傳統的累積。

每年拿到案子的廠商不一樣,那這個文化就不會是“累積的”,只是每年政府會指定一些項目,比如生肖主燈、學生花燈競賽等等,達標就可以結案,所以燈節呈現出的,是廣告公司跟公關公司還有設計師想呈現的世界,而不是我們文化累積的東西。

日本的情況

我察覺到這件事,其實在資料上看到青森睡魔祭最早其實只是把方方的,沒有任何造型的燈籠點亮放水流而已,但是現在居然變那麼大尊!還有專業的繪師跟製作團隊!

青森市睡魔祭的花燈

青森市睡魔祭的花燈

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誰能決定傳統文化該增添什麼、該減少什麼、該用什麼方式呈現?當然是當地居民跟在地組織,但是台灣的當地居民跟在地組織,並沒有參與的意識,或是政府把參與的門檻拉高、或是政府為了方便行事,根本沒有想讓民眾參與...畢竟人多嘴雜,台灣的組織協調功力之爛,相信大家處理過大單位合作的人都多少有感觸。

那日本就很好嗎?其實一開始當然也很爛,但是他們開始願意用時間去磨去嘗試去犯錯,不斷累積才有今天。

說個日系遊戲玩家應該能體會的例子。

太空戰士跟勇者鬥惡龍這兩個遊戲,在日系RPG史上玩家一定多少接觸過,FF每代都在求新求變,世界觀甚至都沒辦法連在一起,而DQ則是堅守傳統,就連角色要找聲優配音都是最近幾代的事。這兩款遊戲都出好多代了,那除了標題以外,到底要留下什麼東西,大家才會覺得這款遊戲是正統續作?效果音、操作介面、戰鬥系統、轉職系統、世界觀的延續還是其他什麼東西?

以前的勇者鬥惡龍礙於主機硬體性能,能發揮的畫面表現有極限(圖: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以前的勇者鬥惡龍礙於主機硬體性能,能發揮的畫面表現有極限(圖: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留太多,會被大家靠北沒創新不好玩,太創新,又會創到連爸媽都不認識根本是別款遊戲,這時候除了內部團隊討論以外,還要參考很多玩家的意見調查才能做出一款新作。花太多時間在採用外部意見當然很費功夫,但製作團隊完全自幹的話,做到發售也可能大爆炸,這就很兩難。


現在硬體性能提升了,如果整個大改就變別的遊戲,那要改哪裡?留哪裡?(圖: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現在硬體性能提升了,如果整個大改就變別的遊戲,那要改哪裡?留哪裡?(圖: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話題再回到燈節,究竟哪部分是該保留的文化,哪部分該做創新,這都需要透過大量內部外部協調才能達到平衡還有在地認同感,像我自己出身長大一大部分都在燈節附近,但說我認同嗎?頂多就是知道以前每年都會辦在我家旁邊、然後有這樣一個活動而已,完全沒什麼參與感跟認同感。

主導這些活動中心的團體該是什麼成員構成?官方還是民間主導?民間的部分又該以什麼性質的團體為首?這每個都是大哉問。

睡魔祭以前源自放水燈,現在日本也有些地方保有放水燈的文化。但文化該隨著時代演進成為什麼模樣,需要大家一起參與探討。(圖/真如苑)

睡魔祭以前源自放水燈,現在日本也有些地方保有放水燈的文化。但文化該隨著時代演進成為什麼模樣,需要大家一起參與探討。(圖/真如苑)

說到最後呈現出來的東西,必須先說本人多年沒關注台灣燈會了,光就google圖片來看,會覺得台灣很多“卡通人物”跟五顏六色的炫砲燈光。日本的睡魔祭,仔細看他們的畫風、規格、製作工法都在一定規範下有統一標準,經過長年累積才成為傳統。

台灣在這部分就比較沒感覺,一個東西有傳統,應該要做到在地人多少都講得出這個活動的由來、這些燈籠是什麼東西,但是台灣好像就比較沒感覺到這部分。

燈節評價不好,大家每年也罵一次就結束了,政府順利結案、接案公司拿錢笑呵呵,民眾也不用多花時間去參與幹嘛的,也算是圓滿吧?但是這樣一年一年的便宜行事,就累積不出屬於台灣的文化底蘊。

高圓寺的阿波舞祭從1957年開始模仿徳島的阿波舞文化,從一開始沒幾個人發展到現在成為每年當地居民一萬個舞者,觀光客超過一百萬人的活動,也許台灣經濟規模跟日本有差距,但當地居民的凝聚力跟組織方式與文化釀成,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高圓寺的阿波舞祭從1957年開始模仿徳島的阿波舞文化,從一開始沒幾個人發展到現在成為每年當地居民一萬個舞者,觀光客超過一百萬人的活動,也許台灣經濟規模跟日本有差距,但當地居民的凝聚力跟組織方式與文化釀成,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還記得我剛到日本地域振興業界第二年,還隸屬加賀市役所的時候,有一次開會,同事在分享當時周邊案例,說了某個地方在弄一個很遜很粗糙的祭典。大家閒聊一下,另一個同事就說「現在雖然是這樣,但是再弄個一百年,也會演變成一個當地細緻的傳統文化啦!」

我當時聽了很震撼,一百年欸!?一百年規劃的人早就掛了,居然是用百年為單位來想嗎?後來參與了一些政策規劃跟研習,也漸漸了解日本政策規劃都是幾十年為單位,然後拆好幾期。這時反觀台灣,我想最大的問題也許在於大家沒辦法想像在動盪的現狀下,下一個一百年台灣會是什麼樣子吧?

(P.S.這篇文章我沒花很多時間去挖那些標案的執行細節,做台灣日本歷年資料比對,也沒去做田調,所以有論述不足或是錯誤的部分還請各位前輩多指點,謝謝)


2024年補充部分:去年夏季工作坊有學生以祭典、地方組織的權利關係當作主題,我們就實際走訪了一些地方單位去問祭典是怎麼運作,才知道原來日本的祭典雖然看起來很像廟會,但事實上很多祭典都不是以宗教為中心運作,雖然都帶有消災祈福的願望,但主要都是以地方團結、凝聚向心力為主軸發起。比如加賀市的大聖寺十萬石祭典,就是從1962年的商店街祭典開始,一直傳承到現在。每年的執行委員是由當地出身年滿43歲的人們一肩扛起,除了凝聚地方意識以外,也凝聚在地人之間的感情(當然方針不合也有吵架的啦)。原本去年我們公司還想捐個燈籠,一問之下居然規定地址沒設在大聖寺,或是公司裡沒大聖寺出身的人就不能捐!!真的是超級封閉的祭典!!但是越封閉向心力就越強,越開放就越容易喪失主體性然後泡沫化,也是一個兩難。

至於台灣將來的傳統、公共會走向那個方向,我想大家可以從燈節、廟會等等活動開始參與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詩言詩語-avatar-img
2022/05/24
很多事情需要用時間來累積~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2.1K會員
250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這篇文章探討一款結合SDGs與地方創生的桌遊,並分享作者的遊戲體驗與反思。文中詳細介紹遊戲規則、角色設定及遊戲目標,並從臺灣及日本的案例出發,探討地方創生及政策推動的困境與挑戰。最後,作者分享個人在推廣桌遊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悟,並點出共識的重要性以及臺灣社會發展的現狀。
Thumbnail
2025/04/17
這篇文章探討一款結合SDGs與地方創生的桌遊,並分享作者的遊戲體驗與反思。文中詳細介紹遊戲規則、角色設定及遊戲目標,並從臺灣及日本的案例出發,探討地方創生及政策推動的困境與挑戰。最後,作者分享個人在推廣桌遊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悟,並點出共識的重要性以及臺灣社會發展的現狀。
Thumbnail
2025/02/10
這篇文章報導了參訪日本農福連攜的案例。文中詳細介紹了農福合作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就業,以及農家如何透過靈活的人力配置和作業流程的分解,提升生產效率。同時也探討了農福合作在社會認知度和推動上的挑戰與策略,並分享了日本農家在生產流程、商品企劃和永續經營上的專業與努力。
Thumbnail
2025/02/10
這篇文章報導了參訪日本農福連攜的案例。文中詳細介紹了農福合作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就業,以及農家如何透過靈活的人力配置和作業流程的分解,提升生產效率。同時也探討了農福合作在社會認知度和推動上的挑戰與策略,並分享了日本農家在生產流程、商品企劃和永續經營上的專業與努力。
Thumbnail
2025/01/28
2024年回顧,作者詳述一年來的經歷,包含地震、酒造參訪、工作坊、喪禮、社會活動等,並分享個人感悟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1/28
2024年回顧,作者詳述一年來的經歷,包含地震、酒造參訪、工作坊、喪禮、社會活動等,並分享個人感悟與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Thumbnail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Thumbnail
睽違了23年!!! 再度回到台北的台灣燈會 這是一場城市中的大型展覽創作,唯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的那份探尋每一處燈盞的樂趣所在。 白天抽了空時間從四四南村步行到101後再轉到市政府穿越中廊看見的可愛兔兔餐包❤️ 這個在白天看尤其可愛!
Thumbnail
睽違了23年!!! 再度回到台北的台灣燈會 這是一場城市中的大型展覽創作,唯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的那份探尋每一處燈盞的樂趣所在。 白天抽了空時間從四四南村步行到101後再轉到市政府穿越中廊看見的可愛兔兔餐包❤️ 這個在白天看尤其可愛!
Thumbnail
【臺灣燈會・白天版】 日前趁著有陽光,前往參觀於台北舉辦的臺灣燈會,從四四南村出發,途經台北101、市民廣場、國父紀念館,最後走到松山文創園區,本想繼續前往參觀其他東區的作品,但走了約2萬步…已筋疲力盡,決定放棄。 因之前就接到朋友警告,晴天的晚上展區人潮爆多、捷運站裡難以動彈,所以此次趁著人較少的
Thumbnail
【臺灣燈會・白天版】 日前趁著有陽光,前往參觀於台北舉辦的臺灣燈會,從四四南村出發,途經台北101、市民廣場、國父紀念館,最後走到松山文創園區,本想繼續前往參觀其他東區的作品,但走了約2萬步…已筋疲力盡,決定放棄。 因之前就接到朋友警告,晴天的晚上展區人潮爆多、捷運站裡難以動彈,所以此次趁著人較少的
Thumbnail
活動完整資訊: 🚩地景藝術 時間|即日起至2/12(日) 地點|潘屋、新埔鎮入口意象裝置藝術 🚩主題花燈 時間|即日起至2/12(日) 地點|新埔鎮公所、鎮民代表會 🚩鴻兔大讚🐰打卡換頭飾‼️限量 時間|2/10(五)15:00-20:00 地點|大會服務台(近新埔國中) 🚩皮皮獅覓石趣
Thumbnail
活動完整資訊: 🚩地景藝術 時間|即日起至2/12(日) 地點|潘屋、新埔鎮入口意象裝置藝術 🚩主題花燈 時間|即日起至2/12(日) 地點|新埔鎮公所、鎮民代表會 🚩鴻兔大讚🐰打卡換頭飾‼️限量 時間|2/10(五)15:00-20:00 地點|大會服務台(近新埔國中) 🚩皮皮獅覓石趣
Thumbnail
一邊走一邊不時抬頭望向夜空中正在歷經月蝕景象的月亮,從略為橘紅的弦月逐漸恢復成原本橙黃的滿月,似乎有種在數十分鐘內快轉度過了半個月的錯覺,想起剛到清邁的第一個晚上就是弦月之夜呀。
Thumbnail
一邊走一邊不時抬頭望向夜空中正在歷經月蝕景象的月亮,從略為橘紅的弦月逐漸恢復成原本橙黃的滿月,似乎有種在數十分鐘內快轉度過了半個月的錯覺,想起剛到清邁的第一個晚上就是弦月之夜呀。
Thumbnail
臺灣燈會行之有年,已經成為眾多臺灣人每年春節過後的固定行程,由於每年的舉辦地點都不同,除了晚上舉辦的燈會以外,還可以利用白天遊覽當地的其他景點,形成完整的地方體驗。不過其實在一開始,臺灣燈會並不是這樣「巡迴型」的活動。本文將帶你回顧臺灣燈會簡史,並提出臺灣燈會對臺灣觀光戰略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燈會行之有年,已經成為眾多臺灣人每年春節過後的固定行程,由於每年的舉辦地點都不同,除了晚上舉辦的燈會以外,還可以利用白天遊覽當地的其他景點,形成完整的地方體驗。不過其實在一開始,臺灣燈會並不是這樣「巡迴型」的活動。本文將帶你回顧臺灣燈會簡史,並提出臺灣燈會對臺灣觀光戰略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家青森睡魔祭也是花燈,我們台灣燈會也是花燈,為什麼人家是那樣?我們是這樣?那樣有比較好嗎?這樣有比較不好嗎?這篇跟各位淺談一下個人小小見解。
Thumbnail
人家青森睡魔祭也是花燈,我們台灣燈會也是花燈,為什麼人家是那樣?我們是這樣?那樣有比較好嗎?這樣有比較不好嗎?這篇跟各位淺談一下個人小小見解。
Thumbnail
  燈會,在每年的元宵節前後,對於台灣而言,早已不是甚麼新鮮的事,「台灣燈會」每年各縣市輪流辦理,據說已經有33屆了,今年辦在高雄,有各樣的宣傳與資訊鋪天蓋地而來,包含很有特色的虎尾燈。     在參與喧鬧的大型燈會之餘,來感受這樣屬於地方特色的溫馨燈會,歲月靜好。   
Thumbnail
  燈會,在每年的元宵節前後,對於台灣而言,早已不是甚麼新鮮的事,「台灣燈會」每年各縣市輪流辦理,據說已經有33屆了,今年辦在高雄,有各樣的宣傳與資訊鋪天蓋地而來,包含很有特色的虎尾燈。     在參與喧鬧的大型燈會之餘,來感受這樣屬於地方特色的溫馨燈會,歲月靜好。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燈會都不叫燈會,好像比較流行叫光節(燈錯ㄌ嗎) 例如寶藏巖光節、國美館光影藝術節,就算是用了燈、也要叫做綵燈節,想了幾個理由,最有可能的就是......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燈會都不叫燈會,好像比較流行叫光節(燈錯ㄌ嗎) 例如寶藏巖光節、國美館光影藝術節,就算是用了燈、也要叫做綵燈節,想了幾個理由,最有可能的就是......
Thumbnail
當你置身於台灣燈會在屏東,與81萬人擠在大鵬灣的花燈之下;當你身處月津港燈節,見證時尚與數百年人文歷史風俗的相遇;當你在鹿耳門聖母廟的人海,觀賞一年一度的煙花時…天爸會感受到台灣無窮的創意。因為如果你身在香港,再大的慶典也是悶到天荒地老的樣板戲。
Thumbnail
當你置身於台灣燈會在屏東,與81萬人擠在大鵬灣的花燈之下;當你身處月津港燈節,見證時尚與數百年人文歷史風俗的相遇;當你在鹿耳門聖母廟的人海,觀賞一年一度的煙花時…天爸會感受到台灣無窮的創意。因為如果你身在香港,再大的慶典也是悶到天荒地老的樣板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