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策展觀點】從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分析為何遍地開花的「城市型燈會」並不是個好主意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筆者嘗試透過此文評析為何遍地開花的「城市型燈會」並不是個好主意。

目標客群 & 價值主張

我們先來看看臺灣燈會的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 TA)是誰。臺灣燈會可以區分為三大客群,包括:在地遊客、外縣市遊客、國外遊客。臺灣燈會對於這三大客群分別提供不同的價值主張,這點可以從長久以來臺灣燈會官方網站及相關新聞稿中看見。

║ 在地遊客 ║ 增加城市認同

例如:2019臺灣燈會在屏東《屏安鵬來.光耀三十》超乎預期地收穫好評,因此在社群網站上引發一股由屏東在地鄉親發起的「#我屏東我驕傲」的hashtag風潮。顯見臺灣燈會對於促進在地民眾的城市認同,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 外縣市遊客 ║ 看見城市特色

自2001年起,為了平衡南北發展,臺灣燈會開始年年巡迴於各縣市舉辦,各縣市積極角逐主辦權,在燈會中展現在地特色。而外縣市遊客通常也會順便安排周邊遊程,透過這樣一個有效吸引外縣市遊客人潮的機會,往往也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在地觀光。

║ 外國遊客 ║ 探索臺灣節慶文化

2021年臺灣燈會獲「世界夜景遺產」認證,也曾被外媒盛讚為「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宣傳slogan更將臺灣燈會視為「Time for Taiwan — The Heart of Asia」的重要節慶文化特色宣傳之一。

關鍵需求

總結前述價值主張,臺灣燈會的觀展者通常有以下關鍵需求:
  • ║ 事 ║ 欣賞美麗燈飾作品、享受元宵節慶氛圍。
  • ║ 時 ║ 一個晚上可以逛完(以開燈時間4~5個小時計,至少可逛8成)。
  • ║ 人 ║ 人潮適量、舒服逛展。
  • ║ 地 ║ 容易前來會場、展區間/展區內動線清楚、容易找到代表性作品(如主副燈)位置。
  • ║ 物 ║ 燈飾作品目不暇給、傳統與創新兼具、展現在地特色。

挫折

而針對以上關鍵需求,這次的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不僅沒有妥善滿足,反倒造成了觀展者的不少挫折:

║ 事 ║ 賞燈變成次要,商業意味濃厚

光展區與未來展區尤其明顯,作品都藏在商圈裡,觀展者在賞燈過程中簡直被迫逛街。此外,也因為作品都放置於商圈,商家、招牌、街道等背景的燈光亮度幾乎甚過作品,這樣的「光害」也讓作品相形失色,難以看到最美的作品樣貌。
城市光害讓作品相形失色。攝影:UX.Debugger。
對比臺南的月津港燈節,雖然也會把一部分的作品放置在街頭巷弄,但邊逛可邊欣賞老街風情,「銅臭味」並沒有那麼重,且封街情況下逛起來是舒適、安全的。

║ 時 ║ 燈區和作品過於分散,根本逛不完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會」,乃「集合、聚合」之義;這次的燈會,簡直重新定義「會」字的意涵。姑且不論12個行政燈區,4大燈區就占地168公頃,絕對不可能一個晚上逛完。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比一年規模(範圍)更大,似乎是臺灣燈會的陋習。
2020臺灣燈會在台中《璀璨台中》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當時主展區后里馬場森林園區占地30公頃,據遊客平均停留4.1小時,所以本次燈會的168公頃,合理推估至少要3個晚上才逛得完。筆者實際上確實花了3個晚上、去了3趟,分逛了不同的展區,但實際上只涵蓋約8成範圍。

║ 人 ║ 人流控管不易,預警形同虛設

本次燈會舉辦在市中心蛋黃區,賞燈人潮和商圈人潮、下班人潮打結在一起。推測臺北市政府是仗著跨年晚會經驗,太過樂觀地看待控管人流這件事。本次燈會官方鼓勵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前來,結果人潮超乎預期,就隨意臨時宣布捷運過站不停,甚至宣布人潮過多時還可能直接宣布停止展演(各出入口進行只出不進管制,園區內所有燈組及照明將全部打亮,停止各燈組例行展演),變相恐嚇遊客、殺個措手不及,真的非常讓人傻眼。
2022年10月29日晚間,有超過10萬人(等於每平方公尺塞了超過9人)在南韓首爾梨泰院聚集慶祝萬聖節,結果人群被困在狹窄斜巷發生踩踏事件,造成159人死亡的慘劇,引起國際關注。為避免類似事件重演,今年臺灣燈會官方宣稱與中華電信合作,首創在半封閉式的中央展區國父紀念館的7個出入口設有「骨幹辨識系統」,並以每平方公尺最多站3人為限[1],設定容留人數上限為21萬人。然而,實際觀察2月11日(週六)現場已經人滿為患,部分觀賞主燈較佳的視角其實已經寸步難行,但官方統計仍尚未達9成容留率(約19萬)的預警門檻。筆者認為,每平方公尺站3人的門檻稍嫌過高,官方似乎並未考量到場地並非完全平坦(很多是人潮不會行走的草皮、水池範圍,或甚至有燈飾作品、展演硬體設備擋道),且人潮容易集中在主燈周邊的「非均勻散布」情況。源展區松山文創園區(舊松山菸廠,興建中的大巨蛋旁)腹地更為狹小,卻除了室內舞台以外,並未設有任何人流管制措施;尤其中庭區的封閉性更高、通道空間更小,都得仰賴志工人員不斷喊著大家注意腳下,人潮擁擠時危機四伏。

║ 地 ║ 動線引導指示不清

首都交通便利,當然搭乘各類大眾運輸工具前來觀展非常容易;然而,展區間/展區內的動線引導指示非常不清楚,展區間移動充滿障礙,作品位置也難以尋找。
夜間手持導覽手冊幾乎無用,現場找地圖也不是容易的事,除此之外幾乎沒有方向或路線的指引;沒有直覺或建議的觀展路線,不知該從何開始、如何串聯,即便實際到訪前先做功課,到現場還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一頭霧水就像在玩開放世界RPG或是城市尋寶,無法專心賞燈;更遑論12行政燈區,應該只有在地民眾有空才會去走走了吧!此外,展區間接駁車幾乎沒有發揮疏運效果,接駁站點少且難以尋找,走到展區外圍接駁站點再加上塞在路上的時間,還不如直接步行或改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另一個展區。在者,就是作品位置不夠精確,或者說因為範圍太大所以也無法精確,看地圖只能掌握大略範圍。
事實上,過去臺灣燈會也曾有類似的經驗,但設計得更為理想。2012臺灣燈會在彰化《彰燈結綵》堪稱「小鎮型燈會」,會場範圍遍及整個鹿港小鎮,雖然有分為北燈區、南燈區,但在中間連接綿延鹿港主街的中山路,雖然全長1.5公里,卻巧妙透過盤踞在半空中的九隻金龍串聯,引導展區間的動線,也讓遊客在展區間移動的過程也不至於太過於無聊,也自然帶動沿途的店家與攤商生意。2017臺灣燈會在雲林《吉鳴雲揚》的主燈區雖然在雲林高鐵站周邊,但事先預期高鐵無法疏通人潮,且無法避免仍有許多旅客可能會透過其他交通方式前來,因此妥善設計接駁計畫,除了沿路設有接駁點的指標以外,更令人驚艷的是阿莎力地專門闢出了一條只讓接駁車行駛的「接駁車專用道」,有效區隔車潮。
2012臺灣燈會在彰化《彰燈結綵》透過九隻金龍串聯引導展區間的動線。圖片來源:大樹與小樹逍遙遊
2017臺灣燈會在雲林《吉鳴雲揚》設有接駁車專用道。圖片來源:13'S幸福食光

║ 物 ║ 無法展現在地特色,裝置藝術、燈光藝術缺乏元宵色彩

本次的傳統花燈稀少,傳統燈區明顯被淡化,各式燈光藝術作品雖然也很令人驚豔,但失去元宵節慶的氣息,整體比較像是「燈光藝術季/節」,對於外國遊客來說並無臺灣文化特色,也沒有展現出臺北的城市亮點或明顯結合在地的創作理念,同樣的作品感覺放在哪個縣市、哪個國家都可以。不該是裝置藝術夜間打燈就稱作燈光藝術作品,讓人不免有種在逛「粉樂町當代藝術展」的既視感。
作品缺乏在地特色,也似乎偏離元宵主軸。攝影:UX.Debugger。
作品缺乏在地特色,也似乎偏離元宵主軸。攝影:UX.Debugger。
作品缺乏在地特色,也似乎偏離元宵主軸。攝影:UX.Debugger。

最後的小記

筆者算是臺灣燈會的忠實粉絲,每年都會跟家人相約去各個縣市欣賞臺灣燈會,也順勢安排當地的旅遊。但客觀來說,這次的燈會真的很讓筆者失望;筆者的家人也表示,以後哪個縣市再聲稱自己辦的是「城市型燈會」,就直接Pass吧!甚至有筆者的朋友認為這次燈會確實讓人「認識臺北」,因為無論是人車爭道、交通壅塞、城市光害...等,在在都可以讓遊客「親身體驗到臺北最醜陋的一面」。
當然,不得不說,這次的燈會仍不乏有許多讓人驚豔、值得一看的作品,但整體策展的失敗,讓這些作品沒辦法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遊客面前,甚至有許多作品(例如散布在12行政燈區的那些作品)可能直至最後仍鮮為人知,真的非常令人惋惜!
不免俗地,最後,筆者嘗試利用簡化全正向敘述版本的系統易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2],進行本次展覽的UX體驗評估。請留意,此評估分數較為主觀,僅供參考。
  1. 願意回訪:★✩✩✩✩
  2. 簡單易懂:★★★★★
  3. 容易參與:★★★✩✩
  4. 自主參觀:★★★★✩
  5. 良好整合:★✩✩✩✩
  6. 細節一致:★✩✩✩✩
  7. 快速探索:★✩✩✩✩
  8. 直覺互動:★★★★★
  9. 自我效能:★★★✩✩
  10. 無需先備:★★✩✩✩
  • 整體總分與評級:40.0分→F等。

備註

[1] ║ 人潮密度 ║
最被廣泛用於估算集會人潮的客觀方式,就是採用美國柏克萊大學新聞系教授Herbert Jacobs所提出的「雅各法(Jacobs Crowd Formula)」。研究發現:在密集的人潮中,每個站著的人約占據2.5平方英尺(約0.23平方公尺)的空間,換言之,在此情況下每平方公尺約可站立3~4人;而2.5平方英尺這個空間是安全人潮流動的底線,如果個人占據面積小於這個數值,人群很容易發生踩踏等危險情況。在密度較小的人潮中,每個人約佔4.5平方英尺(約0.42平方公尺)的空間,也就是每平方公尺約可站2人左右。因為人潮的密度都會有高低變化,互相平均後,密度值常會抓在每平方公尺2~3人之間。
[2] ║ 系統易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
系統易用性量表是由John Brooke於1986年所提出,其後一直被廣泛應用在UX領域用於快速測試產品系統、軟體、與網站介面上,被公認是Quick & Dirty的快速易用性評估工具,其信效度已被充分驗證。原量表的奇數題與偶數題分別為正向與負向敘述,筆者參考相關文獻,將其改為全正向敘述版本,並考量適用情境,簡化並調整為較符合用於評估展覽體驗設計的版本。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