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大龍頭華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誰認識華歆?
很多人都聽過華歆的故事,但卻未必知道那個人就是華歆。

就像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藥的主角是漢文帝……I dot car。

華歆不是二十四孝的主角,他是一個知名成語的配角。
「割席分坐」。

華哥兒是被人家割的那個。

這成語相當表現出,主角管寧認真、乃真君子也。
而華歆看起來就是個不會成功,愛慕虛榮的人嘛。

片段擷取的洗腦方式,才是教育界最大的問題……

華歆在那個時代,可是大大的成功者。
後來還提拔了跟他絕交的管寧。

氣度多大啊你看看。
不過其實正史上沒有說他們有絕交啦,「割席分坐」只是《世說新語》的故事。

華歆是平原(國)高唐人,看到這兩個地名沒想到劉備,別說你讀過三國啊。
可劉備在平原耀武揚威的時期,華歆已經離開了。

華歆年輕的時候,當時還是漢靈帝時代,就離家求學,結識了北海的管寧跟邴原。

三個人的名聲,那是一般的響亮。
據說當時人們稱三人為「一龍」。

華歆是龍頭老大,邴原是龍身,管寧則是龍尾。
這其實應該不是三人的才幹名望高低,更可能是三個人的年紀排序。

華歆生於西元157年,邴原跟管寧都是158年生的。

後來一龍團體就解散了。
為啥呢?史未明文,但十有八九就是因著黨錮之禍。

有名號的,基本上都會當成是黨魁給辦了。

邴原跟管寧對當官是沒有興趣的,有沒有被禁止當官,他們兩個怕也不太在意。
但華歆肯定是在乎的。

解散了偶像團體,華歆回到家鄉當起了小公務員。
他的家鄉高唐,在當時也算大城。

華歆在外不太與人往來,即使有人找他議論時事,他也是向來持平,不說壞話。
這些部份都看得出,華歆是有在怕的。

後來,黃巾亂起,雖然一年內就被平定,但被黃巾影響最鉅的冀州,當時的刺史王芬就有不平,打算廢掉漢靈帝。
平原有個名叫陶丘洪的人,也算小有名氣,向來認為自己比華歆更厲害。

陶丘洪得到了這個消息,想說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就去找華歆「共商大事」。

華歆卻跟千里之外的曹操有志一同:「這不會成,你去了就是抄家滅族之禍。」
事情的發展就是王芬失敗。

陶丘洪覺得,自己真是不如華歆,就放棄了跟華歆爭奪孝廉的名額,讓華大哥前去洛陽當官。

舉孝廉者,一開始都是在宮中擔任郎官。
華歆也不傻,到任不久就發現,宦官跟大將軍何進明爭暗鬥,越演越烈……

「我生病了,要辭官。」

當時華歆表現是不錯的,一度升上小主管郎中,但仍毅然決然要走。
不久,漢靈帝駕崩,何進以為大勢已定,又對荀攸、華歆等名士發起徵召。

華歆認為可以去了,誰料抵達洛陽,何進的頭早給人割下來當球踢了。
當家的,姓董。

華歆應了徵召,只能入尚書台靜觀其變……這變可大變了。
關東諸侯進攻洛陽,這時想走也是晚了。

君不見去跟董卓開房間私聊的,一個都沒回來嗎?

華歆忍。
穩住。

等到遷都長安,董卓沉醉在權力與財富之中,根本沒在管事的時候,華歆立刻提出了:「我想去當縣令。」

那時候管事的就是王允。
王允正謀畫著除去董卓,這個跟自己不算熟的尚書郎要走?就讓他走吧。
還可以多在尚書台安插個自己人呢。

華歆跟六七個相熟的朋友一出長安,根本沒去赴任,就轉頭南下,打算走山路前往荊州南陽。

路上遇到了一名男子,想要跟他們結伴同行。
大家都說好啊好啊,唯獨大龍頭華歆表示:「我們現在算是逃犯,大家休戚與共,理念相同。這個人我們跟他不熟,不知道他的想法,現在讓他加入,萬一碰到什麼事,該保住他還是放棄他?」

可惜這個大龍頭名號,已經是過去的榮光了。
七英雄裡頭還有一個鄭泰,年紀比華歆更大,名頭也更響亮。

華歆的意見被駁回,七英雄成了八仙過武關。
不過走到半路,可憐的無名男子去打水,不慎墜入井中,六小福又說算啦,我們先走吧。

華歆就生氣了:「都拉人家一夥了,怎麼能丟下他?」
大家只好七手八腳的把井中男救了出來。

當時袁術正在派孫堅對劉表用兵,南陽,是袁術的地頭。

這個大龍頭華歆,袁術也算是小有認識,就要華歆留下來幫忙。
喔,袁術跟華歆當宮廷郎官,差不多是同期的,袁術資深一點。

華歆說,好啊,我們去打董卓吧。
袁術就開始在那邊推推拉拉……身為未來人我們都知道,袁術有另外的想法。

不久,李傕成為了長安政爭的最後勝利者,打算籠絡群雄。
漢獻帝跟忠於漢室的群臣馬上讚同,派出了太傅馬日磾巡撫天下。

表面上,馬太傅是去找願意與李傕合作的將領。
實際上,馬太傅是去找願意勤皇的將領。

袁術,是李傕想要合作的對象。
而從袁術手底下挖出漢室忠臣,就是馬太傅的任務了。

這時候,袁術已經退回壽春。
馬太傅本來想找鼎鼎有名的江東猛虎孫堅聊聊,可孫堅已然戰死。
只好找孫堅的小舅子,孫堅的兒子,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

青州名士華歆,馬太傅當然也不會錯過。

但馬太傅一下子動了這麼多人,甚至袁術手下的大將喬蕤、張勳都有點羨慕起孫策……
袁術只是比較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不是人頭豬腦來著,立刻派人逮捕了馬太傅。

好在孫策華歆等人領了詔命,早已各自找了藉口離開壽春。

孫策下江東,無人不知。
華歆的任務,其實同樣是江東之地。

只是孫策主攻東邊的吳地,華歆則是受領西邊的豫章郡。

這也是我們比較少注意到的一點。
孫策下江東,以他自己的立場,有跟張紘周瑜事先規劃。
但他同時也受了獻帝皇命。

漢獻帝這麼深謀遠慮嗎?其實更可能是孫策跟馬太傅建議的。

不過,跟實際受到強烈抵抗,歷史記載百姓歡迎的孫策不同。
華歆的走馬上任,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地方勢力的反對。

為什麼呢?
我們要知道的是,江東屬揚州,當時揚州有東漢所派刺史:劉繇。

劉繇跟意圖進佔揚州的袁術,是對立態勢。
而孫策為了從袁術手上獲得兵力,打的是袁術旗號渡江。
自然要受到揚州的抵抗。

相反的,華歆直接就去找劉繇,以領命漢臣的姿態開工了。

後來劉繇過世,豫章世族更是公推華歆接掌。
但華歆不是野心群雄的料子,一再推辭,同時率領眾人抵禦孫策進攻。

孫策這次不硬打了。
是老天爺要幫他--袁公路,稱帝了。

孫伯符立刻擺出一個高大正的姿態,譴責袁術,脫離袁術軍。
並且派虞翻前去拜訪華歆。

雙方的政治立場再無衝突,孫策對於禮賢上士更是從小有練過。
豫章遂不戰而降。

孫策待華歆為上賓,按照《吳歷》的說法,當時江東給華歆的外號是「華獨坐」。
獨坐在朝廷,本是三公之禮,也就是最高級官員不跟其他官員同坐。

延伸的意義其實就是最有發言權的大臣:東漢大將軍梁冀就曾領尚書事,並獨坐。
此後尚書令也成為東漢的「獨坐」之一。

當時每逢孫策開會,華歆在上座,那是沒有人敢先說話的。

先秦兩漢的飲宴禮儀中,有一條是你喝多了,衣冠亂了,就「必須」退席更衣。
那個漢武帝就是用這條禮法,偷空上了衛子夫。

華歆私底下酒量甚好,但每逢開會大家裝死,他就會自己起身,表示需要退席更衣。
華獨坐一離席,大家才敢劈哩啪啦的發言。

大龍頭這時又是大龍頭啦,看起來比張昭還龍頭有沒有?

但我們看到這裡,也可以發現,華歆的性格不太喜歡與人爭。
能退讓,他會盡可能的退讓。

只要不違反他的「義」。

在觀看兩漢歷史的時候,很少提到有人重「義」。
簡單說就是原則,價值觀。

但在春秋戰國,三國亂世,「義」的出現就顯得頻繁。

正所謂寒門出孝子,亂世出英雄。
大家越是不講原則,有原則的人就越是引人注目。

可有玩過光榮三國志都會知道,華歆前面會出現在吳軍,後來就出現在魏軍了。
更甚者,你也許還曾看過,華歆負責逮捕伏皇后處死的戲碼。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江東大龍頭華獨坐,變成了曹操手上的一把刀。

這要從當時混亂的局勢說起。

曹操集團,其實採用了所謂的遠交近攻之策。
袁紹不要看,曹操在官渡決戰前,一直扮演著袁紹的小弟。
但雙方也是各有盤算就是了。

曹操所攻者,徐州陶謙,淮南袁術。

隨著徐州政權交替,分崩離析,到降服曹氏。
袁術的勢力也被分化得七七八八。

所交者,江東孫策與劉璋是也。

《江表傳》曰:「(孫)策被詔勑,與司空曹公、衞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并力討袁術、劉表。」

建安五年之前,孫策是朝廷重要的盟軍。
但孫策卻藉著這個機會,一直在偷偷擴張自己的勢力。

這是比較曹操陣營的視角。
反映在史料上,有孫策被封騎都尉,但他卻要求朝廷御史改封自己為明漢將軍。
陳壽沒取這條,因為他的資料就是討逆將軍。

但陳壽也明白寫了,孫策私封太守,變更郡治。
以曹操統治範圍的風向來說,孫策自是狼子野心。

然而,孫策雖然敬重大龍頭,但他真正倚靠的,還是以張昭為首的淮泗士人。
孫策臨終,也沒有任何關於華歆的遺言交代。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發來詔令,說天子要徵召華歆。
曹操的戰略目標,是不戰而收服孫權。

召對方的名臣大將,跟召質子的用意有78%像,還不到87%。
前者是化解對方的作戰能力、測試忠誠、以及刺激對方。
召質子則通常只有後兩條的意義,但更加一翻兩瞪眼。

原本對孫策,曹操是直接要求送孫權上許都的。
很顯然,當時曹操的計劃,是先解決孫策問題,再跟袁紹決戰。

計劃大亂,源自於劉備的叛變,讓袁紹先動作了。
江東也趕不上變化……孫策遇刺。

但這也讓事情明朗起來。
華獨坐乃大龍頭,根本是孫策在最近五百副牌裡面加進去的小動作,就為了削曹操這隻老狐狸。

華歆背了一身江東美名,實際無權,正適合在這種時候送上去麻痺曹操。
可孫權也是影帝等級,馬上先演一個「我不想不想」。

華歆就親自跟孫權說:「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僕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僕,是為養無用之物,非將軍之良計也。」

後面很簡單,就是你養我對你沒好處。
密碼則放在第一句:「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

王什麼?命什麼?

這肯定是說,孫策有獻帝密令啊。
也就是上面曹操陣營的狼子抹黑野心,放在江東政權裡是忍辱負重,圖謀大計呢。

歷史是沒有事實的,只有結果,跟各自不同的角度。
老實說你問我是什麼密令?我會回答:「就馬太傅密令啊,所以華歆才會幫孫策這邏輯不是很簡單嗎?」

無論如何,孫權就回信答應了。

江東士人軍官百姓,聽到大龍頭華獨坐要離開了,那是一個車水馬龍……亂用成語。
反正大家都趕快來跟華歆套個交情,送個禮物,表達一下依依不捨,有沒有「苟富貴,毋相忘」就不知道了。

華歆照單全收,不跟你五四三的。
但臨行之日,華歆卻把所有禮物都留在家裡,告訴大家:「我不是不接受大家的好意,但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又不是大軍北上,帶這麼多財物,只怕引起賊人覬覦,請大家體諒。」

「歆至,拜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代荀彧為尚書令。太祖征孫權,表歆為軍師。」

前面鋪陳了這麼長,我想應該不會再有人對於「代荀彧為尚書令」跟「征孫權,表歆為軍師」有什麼意見了吧?
一者,華歆本是江東荀彧,有名無實的部分,那只有孫權身邊重臣跟他自己知道。
二者,綁了當地第一大名士在陣頭,要勸降士族那也是容易些。

只不過陳壽這樣草草一筆交代華歆的漢朝經歷,倒是讓人摸不著頭緒。
荀彧當了多久尚書令?征孫權又是哪一次?

按照《三國志》的說法,兩件事應該都是同一個時間點:建安十七年。
這裡不宜加入其他考證,會混亂。

十七年,荀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從征孫權。
死亡。

也就是說,就陳壽的認知來講,華歆完全可以說是荀彧的接班人。
這邊把伏后事件加進來,會更有說服力。

荀彧反對曹操稱公,也反對曹操廢伏后。
但在荀彧過世後,曹操不只稱公還進王,更派了華歆帶兵入宮,抓捕伏皇后。

「魏國旣建,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國,封安樂鄉侯。及踐阼,改為司徒。」

看上去,在魏王曹操的手下,華歆官拜御史大夫。
是全國最高檢察官,也是秦漢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副丞相」職位。

但這邊要參考一下輔助史料:「持節御史大夫華歆奉策詔授丕丞相印綬、魏王璽紱,領冀州牧。」
所以實際上,華歆是在「漢朝政府」當御史大夫,前去宣告曹丕繼承曹操後,才被曹丕留下來,拜為魏國之相。

當然要留啦,曹丕已經準備要「文帝伐漢」了。

曹丕稱帝後改三公制,華歆也是在職務跟丞相最接近的「司徒」。
與王朗,鍾繇並列曹丕心目中的三大偉人。

陳壽也是將這三公並列一傳的。

但華歆對於曹丕篡漢,臉色不是很好看。
後來陳群才幫他解釋,一切都是因為華歆的「義」。

作為一個大龍頭級名士,華歆視錢財如糞土,也曾致信諸葛村夫勸降。
政務上,也曾勸諫曹丕,孝廉一科雖主考德行,但仍然應該要考學科筆試。

自東漢以來逐漸變成「後門科」的孝廉,確實很需要這樣的嚴格條款,對吧?

不過別忘了華歆那個除了自己的「義」,其他都能退讓的人設。
他還是加上了一個「若有秀異,可特徵用」

秀不秀異,到底又是主考官說了算。
嚴格說起來,這條建議說了跟沒說,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黃初四年,華歆跟曹丕之間的誤會解開,他又推薦了少年時的好友管寧當官。
曹叡繼位後,轉拜華歆為太尉。

華歆表示自己想要退休,可以讓管寧接任。
不過曹叡不許。

曹叡才即位不久,諸葛亮就三番兩次來打。
在幾位名將的努力下,好不容易穩住局面。

太和四年,曹叡意欲反攻,華歆又上書勸諫,應該先穩定國內經濟民生。
國家強大了,安定了,自然能勝過二賊。

曹叡回答:「沒事,我爺跟我爸都打不贏,我怎麼可能打贏這兩賊?我就試試而已,如果不行,我一定不會忘記這次教訓。」
一句話幾乎就把曹叡這個人的形象塑造出來了。

這一戰,也就是曹真伐蜀,大家都知道沒贏。
而曹叡也算言而有信,再也不對吳蜀輕啟戰端。

不過打打北邊,不算犯規吧?

曹真伐蜀的隔年,華歆就過世了,時年七十五歲。
沒事真的不要寫什麼得年享年享壽的,那是訃文跟祭文在寫的。

在整個東漢末年,三國時代,華歆可說是一等一的名士。
他的孫子華嶠,更是晉初與陳壽同等的「良史之才」。

范曄的《後漢書》,基本上抄襲的對象就是華嶠的《漢後書》殘稿。

《世說新語》幹嘛沒事留個小八卦,批評華歆的德行?

我這樣看下來,心裡也算是有個簡單的答案,供大家參考。
請問建安五年後,江東地區會如何評價華歆?

表面工夫一堆,骨子裡就是貪戀榮華富貴。
這不就是《世說新語》的評價嗎?

事實上,跟華歆同為曹魏三大偉人之一的王朗,也曾經是江東地方官。

在《世說新語‧德行篇》裡面,兩個也是一起拿出被婊的。
更別說,後來《三國演義》如何處理王朗。

對東漢末年,三國時代來說,江東就是一蠻荒。
可當時序進入東晉,南朝偏安。

江東就是文化政治的中心。
得罪了江東世族的傢伙,還想當偉人啊?

最後,來一段《世說新語》比較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眼熟眼熟的對吧?
前面八仙過武關的故事,出自《華嶠譜叙》。

我不想說,史書就是比小說精準這種話。
但每一個描寫,總是反應出背後的看法。

也許華歆並沒有上馬平天下,也沒有策動群雄爭。
對於壯闊精采的三國時代,只是區區一配角。

可我們總是能從配角的身上,看見更多時代的樣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劉萱姑被擒,飛龍法師準備將她送給安天祥作為七夫人。劉萱姑說⋯⋯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話說當年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有一個才子叫做班彪,扶風安陵豪族。 作為關中豪族避難路線的首選,班彪來到了天水隗囂處。 同樣也和廣大關中豪族的前途訴求一樣,當更粗的大腿劉秀那邊中興氣質大顯後,班彪做了《王命論》的思漢命題作文來感化隗囂。 沒成功。 班彪隨後出門北走來到了嚷嚷要回歸母親懷抱的竇融處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
在我的高中時期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叫劉一弦。我們往往嘲笑她的名字非常土,但她本人也絲毫不惱,只是一笑而過。 在認識很就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她還有一個哥哥叫做劉一柱,這時她才緩緩解釋在高中之前兩人原本不是這個名字。但在高中時他們的母親過世了,為了紀念他們的母親他們決定改名,因為其名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劉萱姑被擒,飛龍法師準備將她送給安天祥作為七夫人。劉萱姑說⋯⋯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話說當年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有一個才子叫做班彪,扶風安陵豪族。 作為關中豪族避難路線的首選,班彪來到了天水隗囂處。 同樣也和廣大關中豪族的前途訴求一樣,當更粗的大腿劉秀那邊中興氣質大顯後,班彪做了《王命論》的思漢命題作文來感化隗囂。 沒成功。 班彪隨後出門北走來到了嚷嚷要回歸母親懷抱的竇融處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
在我的高中時期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叫劉一弦。我們往往嘲笑她的名字非常土,但她本人也絲毫不惱,只是一笑而過。 在認識很就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她還有一個哥哥叫做劉一柱,這時她才緩緩解釋在高中之前兩人原本不是這個名字。但在高中時他們的母親過世了,為了紀念他們的母親他們決定改名,因為其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