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全體的進步,還是少數人的天堂——《我們成了消耗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中產階級,我長久以來的疑問是如何用收入界定,書裡給出了一個計算方法,只要你的薪資在中位數的 75%-200%,就可以定義為「中產階級」。以台灣為例,2020 年薪資中位數落在 50.1 萬元(姑且算成 50 萬),所以只要你的薪資在落在 37.5 至 100 萬範圍之間,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另外,從 2016 年來看,那時的薪資中位數落在 46.1 萬元,和 2020 年比起來提升了將近 9%,也就是以每年大約 2% 的增速成長。所以說,新聞中的常常聽到的 GDP 成長,真的都讓台灣人明顯感受到了嗎?這本書會讓你再次思考,全球化的世界,究竟是人類全體福祉的前進,還是少數人的壟斷呢?

raw-image


本書作者 Jeff Rubin 是加拿大的經濟學家,這樣的身分也影響了他寫書的視角,主要聚焦探討在歐美的中產階級是否真的因為全球化,而得到更多的發機會。

首先,他觀察到美國當時發生了一件跌破眾人眼鏡的事情,那就是 Trump 當選美國總統。Trump 一上任,即重啟各項貿易談判。在台灣的我們可能認為,貿易戰這件事,中國是美國的唯一目標。事實上,Trump 為了徹底貫徹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第一次被使用是在 1980 年雷根競選時期),全面性審視所有貿易協定。

比如說,1994 年的《北美自貿協定》看似完全依照各國的長處,各自生產及分配,但卻藏著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巨大貿易逆差。為了將汽車製造業移師回美國,Trump 決定讓自由貿易的狀態回到管制貿易,誕生了《美墨加貿易協定》。其中,關於汽車業免關稅條例有三個改變:

  1. 需有 75% 的區域含量(原先為 62%)。
  2. 高附加價值產品(引擎、變速箱),製造的勞工時薪須高於 16 美元。
  3. 出口限額。

這裡要特別提到,很少在貿易協定會特別規定勞工最低時薪,但我認為這個方法對於縮小貧富差距其實有一定的功效(只對美國國內)。如果今天引擎必須要用如此高的成本生產,那在美國生產還更接近銷售市場;另一方面,資本家不敢輕易地提高售價,因為在其他國家並沒有相關的規定,所以此做法會進一步稀釋資本家的利潤,增加勞工的權益。

我相信大家對於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不陌生。簡而言之,這個理論希望 A 可以做 A 最擅長的商品,B 也可以做自己最擅長的商品,現在貿易協定的理念很多是來自這個觀念。雖然這樣全球化浪潮,讓中國跟著富裕,消失的工作機會並沒有其他機會可立即補上,導致藍領的中產階級在歐美國家漸漸消失。

中國也藉著此次機會,利用一帶一路的世界運輸計畫,提供極優惠貸款給貧窮小國,當小國無力償還中國的鉅額貸款後,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港口被強制徵收,用租借期償還期貸款,這樣的變相殖民,也讓歐美各國相當擔心。

但真正讓歐美擔心的議題,卻是移民。美國每年有好幾千萬的難民,想翻越邊境尋找工作;敘利亞、難民進入東歐取得難民身分後,再藉由歐盟的申根簽證,進入西歐尋找更高所得的工作,但也讓西歐的藍領階級工作,必須跟更便宜的難民勞工競爭。

這本書的內容止於 2020 年 5 月,當時武漢肺炎已對世界造成災難性的打擊。時隔兩年,Trump 並沒有續任總統,世界卻依舊被病毒侵襲著。

全球化的腳步似乎停下來了,但我相信全球化依然對這世界有正面的作用。如何在資本家與勞工間的財產轉換,透過政策方式縮小貧富差距,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Podcast 版本來這裡聽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的沙龍
34會員
49內容數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通縮,而全球的經濟正在面對頑劣的滯漲。這也是新世界秩序轉移,變遷的一個副產物。。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通縮,而全球的經濟正在面對頑劣的滯漲。這也是新世界秩序轉移,變遷的一個副產物。。
Thumbnail
隨著中國的疫情因為直接暴力性的全面開放,很多人都在預期因為開放後中國即將迎來經濟復甦。 但中國經濟到底有沒有望可以復甦,我卻認為還要看中國罵最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們]是打算要讓訂單回流到中國,還是持續想讓東南亞取代中國。 中國跟歐美的這些國家不一樣,中國是所謂的[世界工廠],換言之,中國本身依賴的是大
Thumbnail
隨著中國的疫情因為直接暴力性的全面開放,很多人都在預期因為開放後中國即將迎來經濟復甦。 但中國經濟到底有沒有望可以復甦,我卻認為還要看中國罵最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們]是打算要讓訂單回流到中國,還是持續想讓東南亞取代中國。 中國跟歐美的這些國家不一樣,中國是所謂的[世界工廠],換言之,中國本身依賴的是大
Thumbnail
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和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有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跡象,這是甚麼概念,將會如何影響中國,就讓我們一起閱讀下去。
Thumbnail
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和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有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跡象,這是甚麼概念,將會如何影響中國,就讓我們一起閱讀下去。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也將遭遇長期的衰退。
Thumbnail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也將遭遇長期的衰退。
Thumbnail
因為更新資訊很花時間力氣,認真度日的人,可能還覺得中國仍在崛起,經濟、市場,以及國力都超強。2019 年以前,還能這樣想
Thumbnail
因為更新資訊很花時間力氣,認真度日的人,可能還覺得中國仍在崛起,經濟、市場,以及國力都超強。2019 年以前,還能這樣想
Thumbnail
真實世界並非獨裁與民主二元;經濟學並非供應與需求可以解釋一切問題
Thumbnail
真實世界並非獨裁與民主二元;經濟學並非供應與需求可以解釋一切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