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歲月的動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學低年級以前,生病可以到父親服務單位的醫務室看病。母親帶我從永和坐三輪車到中正區,過中正橋沿河堤常穿梭在金門街、同安街、牯嶺街。河堤國小那時候就在了,當時該校學生還不少呢。
日前再度路過該校時,發現有個上面寫著100的紀念雕塑。才發現原來這個學校這麼久了。經過網路查詢後發現河堤國小是螢橋國小的分校,河堤分校成立於1958年,而螢橋國小創立於1943年(昭和18年),所以怎麼算都沒有100年,想下次經過是不是爬上去看個清楚呢。
河堤國小大門左邊的雕塑,小童身上穿著黃衣綠領巾,還有個河堤字樣的名牌,甚是可愛。因為距離雕塑下方銅牌上的字看不清楚。
再往前行經過金門街12巷13弄,一個小斜坡出現在眼前,這一帶從河堤往裡走,很多斜坡,經過多年數度修路坡度已經沒有從前那麼陡。看著看著彷佛回到童年,看到三輪車車伕揮汗載著我們上坡。
記憶裡這一帶的斜坡比現在陡,拉車時因應載客人數或乘客的體型,有時車伕上斜坡會吃力。
那個歲月,很多人倉促離鄉,顛沛流離,一無所有,那台車可能就是他們所有的家當了。有的人甚至是向車行租來的,拉車所得也要繳規費給車行,所餘就只能勉強溫飽。每趟車資是乘客上車前,先跟車伕講好價的。車伕的計價方式是依照距離、人數、難易程度提出,雙方同意才啟程。記憶裡一趟車三塊到十來塊不等,其實要拉得遠也要有那個體力才行。有時運氣壞,乘客下車時硬是耍賴,給不足的金額也是有的。車伕此時摸摸鼻子也只能自認倒霉。
圖片來源: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ALohasColumn.aspx?c=1876
彼時台北縣市不像現在都是公寓大廈高樓,住宅區還是有很多巷弄。左鄰右舍的孩子們在傍晚總聚集在巷弄裡一起玩耍。嬰兒潮的孩子都熟悉一段口謠: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現在回想起來,在歡樂遊戲之中,盡是大人的辛酸。想想老太太給多了錢,那是老人家的慈悲之心。只是還是孩子的我們不理解大人們的苦罷了。
人活到一個程度,每每走回成長時期所經過的動線,那種體會不是年少時會有的,但記憶卻是鮮明的。也許是那時候的心相對單純,人事務都容易刻印在我們心裡吧!
avatar-img
158會員
104內容數
人世間最無法抵擋的是時間,時間不斷的前進,微小的我們僅能以文字記錄那些過往的「時光」。美好或悲傷都是生命的印記。寫作是一種表達,一種分享,甚或是嘗試記錄那些漸漸逝去,但值得記憶的人事物。jshchu0@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用下課時間走到教室前的佈告欄看報紙。「西貢淪陷」斗大的標題映入眼簾,伴隨的是撤僑與逃難的新聞照片。或許是早已從報紙得知戰事的殘酷,也或許是對於越南敗給共產主義的北越感到失望,在那個陽光普照的上午,我站在佈告欄前頓時感到失落。越南對一個高中生來說是個遙遠的國度,但是逃難人們的驚恐困頓表情,讓人喘不過
《灰鴿試飛:香港筆記》這部半世紀前的作品,在半世紀後經歷了諸多人生起伏,讀來益發能體會這本散文集的豐富。同時也引領著記憶回到時間的長廊,書中不難捕捉到上世紀六零年代末到七零年代初期香港的風景。就像王家衛電影裡經常出現的時空和場景,那段曾經被譽為香港最美好的時光。
他父親抱著他進了總經理辦公室講話,隨手將他放到地上讓他自己玩,他就乖乖的坐在地上自顧自玩了起來。櫃子上有一台克萊斯勒汽車模型,總經理就拿了下來給崔弟。崔弟玩得非常起勁,就在一陣拿起、丟下和敲打中,轎車模型的門掉下來了。大人們快快結束講話,崔弟再度被抱起離開了辦公室。現在回頭看,那個時候命運就宣示了他
就在香港回歸中國的二十二周年前一天下午,在父親房裡瀏覽他的遺物。看到當年母親在香港教書時,學校發的一隻鐵鋁質地的銀色寬口杯。因為歲月的腐蝕,那杯子已經沒有當年的銀亮光彩,看起來就灰僕僕的,杯上刻著「天佑我皇」。那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學校發的紀念品。 當時的香港二戰剛過,接著就經歷1949
我用下課時間走到教室前的佈告欄看報紙。「西貢淪陷」斗大的標題映入眼簾,伴隨的是撤僑與逃難的新聞照片。或許是早已從報紙得知戰事的殘酷,也或許是對於越南敗給共產主義的北越感到失望,在那個陽光普照的上午,我站在佈告欄前頓時感到失落。越南對一個高中生來說是個遙遠的國度,但是逃難人們的驚恐困頓表情,讓人喘不過
《灰鴿試飛:香港筆記》這部半世紀前的作品,在半世紀後經歷了諸多人生起伏,讀來益發能體會這本散文集的豐富。同時也引領著記憶回到時間的長廊,書中不難捕捉到上世紀六零年代末到七零年代初期香港的風景。就像王家衛電影裡經常出現的時空和場景,那段曾經被譽為香港最美好的時光。
他父親抱著他進了總經理辦公室講話,隨手將他放到地上讓他自己玩,他就乖乖的坐在地上自顧自玩了起來。櫃子上有一台克萊斯勒汽車模型,總經理就拿了下來給崔弟。崔弟玩得非常起勁,就在一陣拿起、丟下和敲打中,轎車模型的門掉下來了。大人們快快結束講話,崔弟再度被抱起離開了辦公室。現在回頭看,那個時候命運就宣示了他
就在香港回歸中國的二十二周年前一天下午,在父親房裡瀏覽他的遺物。看到當年母親在香港教書時,學校發的一隻鐵鋁質地的銀色寬口杯。因為歲月的腐蝕,那杯子已經沒有當年的銀亮光彩,看起來就灰僕僕的,杯上刻著「天佑我皇」。那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學校發的紀念品。 當時的香港二戰剛過,接著就經歷1949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有一回跟老媽聊天,談到頭屋山上有個地方叫做天花湖,不知道怎地,她竟說那山上有座小學: 「叫文星國小,在山頂上一個小村裡,開車要開很久......」 這讓我非常有興趣,回來後馬上在咕狗地圖上查。 可是怎麼查就是沒有這學校,我又再次和老媽確定。她年紀有點,可記性卻不含糊,我小時做過啥調皮的事都能如
Thumbnail
新竹南寮漁港附近的槺榔驛,有一條古輕便車道,上面有載客觀光的小火車行駛,非常適合爸媽帶小小孩同遊。除此之外,這裡附近還有二戰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後興建保存至今的老眷村……等景點。輕鬆愜意的半日遊,迅速瀏覽百年來的槺榔演變史。
周2提早來學校。 難得坐下午的國光,3點20的車,到埔里都6點半了。 想起剛來那幾年。 那時候真的還年輕,體力好啊。 周5的課結束,還會留下來導生聚, 那時,和×嘉、還是×瑜那幾屆小朋友, 常常沒事瞎聊到2點、3點,還不走。 有時下山4點,坐國光回到台北,都已經晚上7、8點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這座鐵道橋從下方的人行橋上看起來非常高大,火車經過的時候轟隆隆的聲音非常有趣。想畫下來卻很難,因為太近了,加上旁邊遊客很多,實在也不太好意思阻擋到其他遊客,所以畫畫的時間很快,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平溪老街鐵道橋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一座鐵橋,橫跨三坑溪。橋樑建於 1921 年,當時是為了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有一回跟老媽聊天,談到頭屋山上有個地方叫做天花湖,不知道怎地,她竟說那山上有座小學: 「叫文星國小,在山頂上一個小村裡,開車要開很久......」 這讓我非常有興趣,回來後馬上在咕狗地圖上查。 可是怎麼查就是沒有這學校,我又再次和老媽確定。她年紀有點,可記性卻不含糊,我小時做過啥調皮的事都能如
Thumbnail
新竹南寮漁港附近的槺榔驛,有一條古輕便車道,上面有載客觀光的小火車行駛,非常適合爸媽帶小小孩同遊。除此之外,這裡附近還有二戰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後興建保存至今的老眷村……等景點。輕鬆愜意的半日遊,迅速瀏覽百年來的槺榔演變史。
周2提早來學校。 難得坐下午的國光,3點20的車,到埔里都6點半了。 想起剛來那幾年。 那時候真的還年輕,體力好啊。 周5的課結束,還會留下來導生聚, 那時,和×嘉、還是×瑜那幾屆小朋友, 常常沒事瞎聊到2點、3點,還不走。 有時下山4點,坐國光回到台北,都已經晚上7、8點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這座鐵道橋從下方的人行橋上看起來非常高大,火車經過的時候轟隆隆的聲音非常有趣。想畫下來卻很難,因為太近了,加上旁邊遊客很多,實在也不太好意思阻擋到其他遊客,所以畫畫的時間很快,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平溪老街鐵道橋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一座鐵橋,橫跨三坑溪。橋樑建於 1921 年,當時是為了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