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718 義大利 佛羅倫斯 Florence
歐洲的風景讓人驚豔、陶醉,我不禁思索「為什麼這麼漂亮?」。我不是學者,也不夠勤勞去翻閱論文、美學著作等,在此,我只想就「美」這個議題,稍稍抒發身為觀光客的一愚之得。
美,是有一些客觀標準的,例如建築、古橋老街、藍天白雲、河流湖泊等該如何搭配,有一定的範式。莫札特的音樂,其轉調的位置,常常會在整首曲子的黃金分割點處,是有意為之的,音樂之美也有一些範式。
但今天我想談的,不是客觀中的美,而是主觀裡的美,一種由觀光客心態所導致的美,分三個部分談。
境隨心轉
其一「境隨心轉」。
觀光時的心態是從容而愉悅的,自然容易看甚麼都美。
舉兩個反例。
當你飛奔找廁所時,能看到迴廊、古牆、建築之美嗎?
當你騎著機車,在通勤的半路上,突然間斗大的水珠,嘩拉拉打在安全帽上,嚕起雨衣時,鞋子已然半濕。
接著,你深陷車水馬龍裡,等著一個又一個紅綠燈,周遭滿是濺起的水花與叭叭叭的車陣聲,你不禁仰天長歎,遲進公司,等著被刮鬍子了。
這時,你有看到盛開的黃金風鈴木嗎?鳳凰木呢?還是木棉花?我想 ,雨中騎機車的我,只會看到前面的煞車燈。
日常生活擠壓著我們對美的感受,觀光旅遊時,卻能毫無保留的釋放。
新鮮感
其二則是「新鮮感」。
許多人初進歐洲教堂時,會「哇!」「哇!」「哇!」三聲讚嘆,第二天「哇!」兩聲,第三天「哇!」一聲,依次遞減。
到第四天時,會開始拜託領隊,別再教堂了,不然翻臉。
人好奇於新鮮事物,透過觀光,我們抵達陌生環境,覺得異國事物好美,特別是那些本國沒有的。
在背包客棧裡,我與許多外國朋友交流,發現他們對東方最感興趣的是,日本神廟或是台灣傳統廟宇等建築,而這些正是我們「看到不想看的」。
不必負責
其三是「不必負責」。
這需要解釋一下,無法望文生義。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到德國去看下雪、積雪的楚格峰,肯定雀躍。觀光客是「大爺」,花錢是來爽的。雪景看好看滿,不必負任何責任。
可如果你是當地居民,一覺醒來,開車出門上班前,要先鏟車庫前的積雪,下班入庫時也得鏟。就這樣天天鏟,早也鏟晚也鏟,連鏟幾個月,心中作何感想,雪景美嗎?要造雪人嗎?要不要拍照留念?
台灣欒樹,樹葉隨四季變化,有四種顏色,又稱為四色樹,我愛它的變化無常。但近年,我改觀了,我的新接工作包括了一片草地的整理,草地有幾棵欒樹,我這才知道他的威力。天天掃之外,寒假過後,一個月未整理,落葉堆積如山,高到我的膝蓋,我可以平躺躲進落葉裡....。
不必負責,雪景、台灣欒樹都美不勝收,這是觀光客思維。要負責善後的話,台灣欒樹先砍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