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式銷售創造互利雙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台灣剛開始有無線電視的時候,有一個電視頻道要我去上一個節目,談保險相關的內容。電視台上節目錄製的過程大概是: 去的時候他們會先幫妳化妝、梳頭髮。有一次當我在等待化妝時,就聽到工作人員在講話: 她問說--某某小姐,我們來化妝ok嗎? 然後就聽到一個女士的聲音說: 你看我有需要嗎? 我聽到這個話後覺得很奇怪,就轉過頭去看她,結果就看她的臉是凹凸不平的,難怪她說不需要化妝。於是我就跟她談了起來,她告訴我說她原來買了一家公司的保單,結果有另外一家公司的業務員來找她,跟她說她原來的保單不是很好,要她把舊的保單解約掉,再買一張新的保單。但是她那時因為事情比較忙,就把這件事情擱下了。沒想到過沒多久,她家裡突然發生火災,然後她就被燒成這樣子了。她說還好她沒有去把原來的保單解約,因為裡面有醫療險,如果她解掉了舊的保單,新保單的醫療險一般需要30天的等待期。所以如果她那時解掉了舊保單,新保單的醫療險還沒生效,那個時候她就完全沒有任何醫療險的保障,她住院的開銷就沒辦法獲得理賠了。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首先是除非客戶買的是早期設計不是很好,或是客戶負擔不起保費等狀況,否則盡量不要建議客戶做解約的事情,因為可能對客戶會造成損失。第二是如果真要解約,你要先為客戶考量到他們的權益,像這女士的例子,即使新買了保單,舊的保單解約,也要等到新保單過了30天等待期後再解約,才不會讓她的醫療險保障出現空窗期。

像底下這張照片,有個人在銀行外舉牌抗議說:理專跟他口頭說四年保本,結果他要拿回來的時候,還要賠上16萬的錢。這個應該是6年期的保單,如果你未滿6年要解約是有解約費用的,沒辦法拿回100%的本金,所以才會發生說他4年沒拿到利息,還賠上16萬的本金。

raw-image

如果你是金融從業人員,你應該不會希望你銷售的商品,會跟客戶造成糾紛吧? 如果說你完成了業績,客戶滿意他也會跟你轉介紹,或是增加購買的額度,對你來講不是會比較完美嗎? 什麼樣的方式是不會造成糾紛,又會讓乘客戶讓客戶滿意的?
這個關鍵應該在你要讓客戶清楚他買的是什麼,同時你也要知道客戶的需求。

你要了解商品的特性,同時你也要誠實的告知客戶,商品的限制是什麼,不要只是為了業績去做銷售,或是去背話術、去美化商品的特性,結果卻忽略了告知客戶這些產品的侷限、風險在那裡。比如上面照片中這個客戶,如果你事先告知客戶,這個商品是要持有6年以上,才會有保本加利息產生,但是中間贖回會有解約費用,這時候根本就不會有糾紛產生。

但是最根本的問題是:你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怎麼做呢?就是要去了解客戶的狀況,銷售沒有錯,但是如果說你在銷售當時,多做一些步驟的話,其實你可以避免這些客戶紛爭的狀況發生。

舉例說明:今天客戶到你的分行,他想要存款,你跟他介紹說有其他的工具可以用,它的利息會比定存還高,客戶心動了,他要問細節。這個時候你可以稍微跟他聊一下:

李先生我能不能先請教你一些問題?

請問您想存這些錢,以後是要做什麼用途的:是退休嗎?還是有其他需求?

請教您短期內會需要用到這些錢嗎?

請問您的錢可以放6年再拿回來嗎?

多了解客戶會影響你的銷售嗎? 我覺得金融業從業人員做銷售工作,應該不會只是要做個1,2年就離開了,因此跟客戶維持一個長期穩定的關係是最重要的。怎麼去維持一個良好關係,關鍵就在彼此互利共存,你替客戶創造利益,客戶也買了你的商品、你達成了業績要求,這是互利共好。

金融業互利雙贏

金融業互利雙贏

金融業從業人員做銷售有需要去背話術:刻意凸顯優點、甚至是跨大優點,卻不告知客戶產品本身的限制、風險等資訊嗎? 這樣以後可能會有糾紛產生吧! 金融業從業人員的責任應該是:運用你的專業,在了解客戶的需求後,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商品組合。同時也告知他們優缺點何在,你以顧問的立場,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們去思考什麼是對他們較有利的方式做規劃。跟客戶利益不衝突,長期維繫客戶,彼此互利雙贏應該是比較好的方式。

IFA財務顧問學院 https://ifacfp.com
個人財務規劃實務訓練班: https://ifacfp.com/advisercourse/
email: ifa88862@gmail.com
Line: taylorlia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ylor Liao的沙龍
22會員
57內容數
疫情帶來全球的災情,金融業也面臨轉型壓力,網銀蠶食傳統銀行大餅,數位經濟興起,金融從業人員只能走老路,只會銷售商品,無法去了解客戶更多需求? 如此一來可能終究會碰到職涯發展的瓶頸,怎麼做讓自己持續持盈保泰?本專題提供相關的探討。
Taylor L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這類型的 B2C 業務仔就得多一層防範 畢竟你可以是她的業績,也可以不是。 比起她就是在一般公司當會計、或是在慈善機構照顧老人等等,這種客群完全跟你沾不上邊的,就可以扣掉打算賣你東西的嫌疑。 然而,若你是個低分男,你會發現這種女生特別好約,說不定她更想約你呢。
Thumbnail
這類型的 B2C 業務仔就得多一層防範 畢竟你可以是她的業績,也可以不是。 比起她就是在一般公司當會計、或是在慈善機構照顧老人等等,這種客群完全跟你沾不上邊的,就可以扣掉打算賣你東西的嫌疑。 然而,若你是個低分男,你會發現這種女生特別好約,說不定她更想約你呢。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商品比喻成保養品,每樣商品都有不同功能,像是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等等,而且還有細分為美白、抗皺、滋潤等等的功效。另外,保養品買了當下不一定會立即見效,但是時間一久絕對會有差異性的。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商品比喻成保養品,每樣商品都有不同功能,像是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等等,而且還有細分為美白、抗皺、滋潤等等的功效。另外,保養品買了當下不一定會立即見效,但是時間一久絕對會有差異性的。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記得在保險業時每天的教育訓練都在聽別人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管說:要用“拜託”的請客戶買一張 明天分享的主管說:不能用“拜託”成交客戶 , 越不賣他 , 他越想買 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要去送禮 , 這樣客戶才會記住你 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我從不送禮 , 這樣客戶才不會養成壞習慣
Thumbnail
記得在保險業時每天的教育訓練都在聽別人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管說:要用“拜託”的請客戶買一張 明天分享的主管說:不能用“拜託”成交客戶 , 越不賣他 , 他越想買 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要去送禮 , 這樣客戶才會記住你 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我從不送禮 , 這樣客戶才不會養成壞習慣
Thumbnail
你也開房間了嗎? 一個新的app瞬間爆紅,開房間成為該社群的共通語言,越來越多的社群平台興起,代表人們對網路的依賴越高,從娛樂、社交到商務,而所有社群平台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互動」。同樣的觀念放到業務工作,「互動」是成交的基本面,沒有互動就沒有關係。
Thumbnail
你也開房間了嗎? 一個新的app瞬間爆紅,開房間成為該社群的共通語言,越來越多的社群平台興起,代表人們對網路的依賴越高,從娛樂、社交到商務,而所有社群平台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互動」。同樣的觀念放到業務工作,「互動」是成交的基本面,沒有互動就沒有關係。
Thumbnail
「為什麼客人知道商品很好,也很想要就是不結單呢?」​ 「商品是什麼呢?」​ 等了許久,問的人才說是「保險」​ 有追踪 天使美學銷售人會知道,​Angel唯二不教的就是保險和直銷。​ 但學銷售最勤勞的就是這二類,常會私訊問問題。​​ #為什麼不教保險員銷售?​ 正確來說,不是所有保險都不教,​像產業保
Thumbnail
「為什麼客人知道商品很好,也很想要就是不結單呢?」​ 「商品是什麼呢?」​ 等了許久,問的人才說是「保險」​ 有追踪 天使美學銷售人會知道,​Angel唯二不教的就是保險和直銷。​ 但學銷售最勤勞的就是這二類,常會私訊問問題。​​ #為什麼不教保險員銷售?​ 正確來說,不是所有保險都不教,​像產業保
Thumbnail
很多人都討厭保險業務員,可能是,常常接到陌生電話強推保險商品,或曾有過被學生時代的同學約出來喝個下午茶,卻聊了一下午的保險商品,或是碰過或聽過核保寬鬆但理賠刁難的故事,總之,這職業給人們的印象是不好的,不過,這是一個故事,描述我為何會優雅的成為他們,不像他們,需要隨時要準備緣故拜訪、陌生開發,
Thumbnail
很多人都討厭保險業務員,可能是,常常接到陌生電話強推保險商品,或曾有過被學生時代的同學約出來喝個下午茶,卻聊了一下午的保險商品,或是碰過或聽過核保寬鬆但理賠刁難的故事,總之,這職業給人們的印象是不好的,不過,這是一個故事,描述我為何會優雅的成為他們,不像他們,需要隨時要準備緣故拜訪、陌生開發,
Thumbnail
我原本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討厭直銷、討厭被推銷、被打擾。 我原本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害怕被誘導被騙。 但深入了解,保持海綿心態吸收之後,並且理性的判斷,才明白,平台或資源、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 會有好壞之分,是在於人們抱持如何的出發點或眼光,來看待或運用平台或資源。
Thumbnail
我原本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討厭直銷、討厭被推銷、被打擾。 我原本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害怕被誘導被騙。 但深入了解,保持海綿心態吸收之後,並且理性的判斷,才明白,平台或資源、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 會有好壞之分,是在於人們抱持如何的出發點或眼光,來看待或運用平台或資源。
Thumbnail
從事業務的人常不清楚,為什麼顧客要拒絶?有些業務,會因為顧客提的問題無法回答,造成跳針現象。同樣的錯誤會一再出現,卻不自知自己己經犯了錯。 有一個銷售意外險的電話,一接起來銷售人員很興奮的打招呼,一直強調產品的優點。起先,顧客還很有興趣的問:你們是哪家保險公司?  業務:我們是XX保險公司。 顧客開
Thumbnail
從事業務的人常不清楚,為什麼顧客要拒絶?有些業務,會因為顧客提的問題無法回答,造成跳針現象。同樣的錯誤會一再出現,卻不自知自己己經犯了錯。 有一個銷售意外險的電話,一接起來銷售人員很興奮的打招呼,一直強調產品的優點。起先,顧客還很有興趣的問:你們是哪家保險公司?  業務:我們是XX保險公司。 顧客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