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把商品比喻成保養品,每樣商品都有不同功能,像是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等等,而且還有細分為美白、抗皺、滋潤等等的功效。另外,保養品買了當下不一定會立即見效,但是時間一久絕對會有差異性的。當中不一樣的,是你對你買的保養品內容真的夠了解嗎? 同樣的,一樣的手術險,會因為條款不同在理賠上就會產生差異性很正常,取決於你自己是否對自己買的商品真的夠了解嗎?
但當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應該」都已經買好了,結果到理賠才發現,自己買到化妝水的東西,然後應該使用的「乳液」卻沒有買到,真的太多案例了,不然就是有說過,但是無感而沒有買,發生問題才在怪說我們怎麼沒有強迫他。
現代醫療技術進步,曾經買過的保險商品雖然符合當年的情況,但不一定完全合乎現在的環境狀況,就像是「買房子」的概念,買了一陣子的房子,難道不會重新翻新或裝潢嗎? 所以真的都會建議可以重新審視一下到底自己買了什麼,而且該知道的是,有些商品只有定期險,我都會說這是一個「買房子或者租房子」的概念,買房子就等於繳20年的費用就可以到終身;而租房子就是一年一租,沒租就沒保障,當然當中的保費會不太一樣很正常,不過自己要思考清楚,是想要先辛苦繳20年到終身,還是租房子租到特定時間(通常到80~85歲),中間就算退休還是要一直繳費不能斷。
還有更重要的,保險很攸關年齡跟體況,自己體況一旦有問題會認為有人想要幫你承擔風險嗎? 我身邊都有幾個例子可以分享了,我家人雖然當初有保險,但是他保的是定期險。一開始保費很便宜,不過到一定年紀一個月保費幾乎翻了好幾倍,而且還不是終身。之後發生體況,保險期間也到期,保險公司也沒有其他商品可以賣給他,所以如果之後發生狀況,是要自己掏錢而不能轉嫁風險給保險公司,所以真的不要「千金難買早知道」。
另外一個是很好的朋友,在變業務之後有檢視過他的狀況,給了他相關建議,但是之後沒有補足缺口一直在猶豫,中間還有提醒他。過了一年多就這麼剛好發生了缺口的狀況,直接醫療險都不太有機率可以承保,聽到的時候真的是感覺恨鐵不成鋼阿~~~如果早早聽話早就有得挽回了
所以是否已經檢視過自己的保單了呢? 真的夠了解自己有買了什麼嗎?
很多人其實還是不知道到底一天住院需要花多少,而且也不了解自己除了住院費用之外,還要加上無法工作的損失費用,因為水費電費瓦斯費不會因為你住院就會減少支出費用阿! 甚至如果很嚴重,需要請看護或者要家人照顧的話,也要算上照顧費用才行,所以這樣到底需要多少? 可以自己思考看看
另外,如果是小病,可能幾千塊可以解決,但如果是大病動輒要幾十萬以上的狀況呢? 當發生事情時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 還是要跟認識的人借錢呢? 我認為保險不只是保障當事人有尊嚴的活著,更是身邊的人,確保他們生活的權利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會造成事後的負擔。新聞上面的長照悲歌是否有感呢? 這類事件以後只會層出不窮,不要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難道新聞上的事件主人翁是有意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有健康的身體自由在地球上活動,自己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都不愛惜自己,那誰有義務愛你呢?想運動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做瑜珈,真的是很兼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