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是最差的教育訓練 】

【 分享 , 是最差的教育訓練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在保險業時每天的教育訓練都在聽別人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管說:要用“拜託”的請客戶買一張
明天分享的主管說:不能用“拜託”成交客戶 , 越不賣他 , 他越想買
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要去送禮 , 這樣客戶才會記住你
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我從不送禮 , 這樣客戶才不會養成壞習慣
大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新手一定要陌生開發
大大大後天分享的主管:陌生開發是最浪費時間的事

很奇怪!!同一間公司出生 , 業績都很好 , 講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Unbelivable~

很多非傳直銷產業的學員 , 常常會邀請我們去他們公司做經驗分享 , 通常都被我拒絕 , 因為『經驗分享只適合傳直銷』 , 每經驗分享一次 , 員工“聽”過了(不是“學”過)一種新功夫 , 當員工開始去實驗這個新功夫遇到問題時 , 找不到人可以問 , 就會變成四不像 , 還在滿腦疑惑時 , 又遇到一個客座講師 , 又“聽”了一門新功夫 , 開始實驗-->遇到困難-->變成四不像 , 久而久之他學了很多功夫 , 沒一個可以與人對戰的!

為什麼經驗分享只適合傳直銷呢?

傳直銷 , 保險 , 微商代理...等這種商業模式 , 最主要是以早期保險業拓展的概念衍生下來 , 一個家族只要有一個保險業務員 , 這個家族的人自然都成為這間公司客戶 , 這一個業務員通常會是女生沒工作但有經濟壓力 , 因為她會有企圖心的成交婆家與娘家兩個家族的保單 , 而她又可以吸收婆家或娘家的女性來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 , 這時這家公司就佔領了四個以上家族的保單 .

那如果這個家族的業務員陣亡了怎麼辦?這時保單已經是保險公司的 ,保險公司會派出更優秀的業務員來承接這些家族的服務 , 保險公司已經達到目的 , 將最難推的保險運用“親情壓力” , 成功進入每一個家庭 .

當然最重要的因素是:保險公司 , 傳直銷 , 微商代理...等產業 , 都是『零底薪』而且還需要付出一些費用(代理費 , 先買產品 , 自己買業績...之類)給公司 , 這種模式的重點不在於“育才”而是“適者生存”所以這些產業的公司對於代理不見了 , 或是業務員陣亡了 , 這些事情根本不在乎 , 因為他們只看整體數字 , 所以他們只需要常常辦分享會 , 頒獎典禮 , 每場分享會都是一場Show , 主要目的是讓這些業務員跟代理時時保持高能量狀態(亢奮狀態)能夠以更高能量去把市場打開 , 至於留不留存 , 陣不陣亡 , 不是公司主要關心的事 !

所以

『當一個需要支付薪水的行業 , 開始以“分享”來作為“教育訓練”就是一種災難的開始了』

聰明的企業會建立自己獨ㄧ無二的企業文化 , 然後運用這企業文化訂做出合身的公司制度 , 因而建立一個適合的訓練方式 , 如果這些中途被挖角 , 或者被模仿也無所謂 , 因為這種訓練模式套用在別種文化與制度的公司 , 不但無法達到效應 , 而且還會帶來麻煩(有緣再續)

那如何以一種教育訓練面對各種不同屬性人員呢?(文長再續)

#很多方法流傳百年
#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avatar-img
【 無相先生 】陳楷澄催眠療癒離苦得樂的沙龍
5會員
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做企業教練的過程中 , 常常發現中小型企業老闆很喜歡拉著員工溝通 激勵 訓話 , 每次我都會很好奇老闆的目的是什麼?想解決的是什麼? 當然不外乎就是希望員工能成為一隻狼 , 自動自發的戰隊 , 能夠舉一反三 , 能夠解決廠商所有的麻煩事 , 有些老闆竟然喜歡跟員工談生涯規劃 , Unbeliev
這是一個句話 , 但有兩種不一樣的意義。 之前做企業內訓時 , 常常聽到老闆抱怨 , 業務有夠爛  , 像豬一樣聽不懂人話? 之前做企業內訓時 , 常常聽到業務抱怨 , 商品那麼爛 , 怎麼賣得出去? 這是一個不成熟的老闆與員工的話語 我們來想想 , 如果你的產品世界好 , 那你還需要業務做什麼
當我們不如意或者心情不好時 , 總是喜歡找朋友喝酒聊天 , 除了想解決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求認同』, 但通常這樣的做法都無法解決問題 , 輕者讓問題繼續變大 , 重者讓你產生更多的問題! 『人因為比較而產生快樂或痛苦』---這是人性 既然是人性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我們都曾經茶餘飯
常常看到很多人發表文章 享受要及時 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 我有一個沒有背景的朋友,過去五年換了10來部車,每年出國3~5次 享受了人生,但當人生遭逢變故時才發現,必須強忍一切繼續工作 現在人們有著享受主義,相信也是因為歐美文化所導致 當初在美國讀書時,看到美國人的享受主義,好不快樂。
在做企業顧問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生態,大部分的有錢人不曾接受過商業培訓課程。大部分的商業培訓課程學生,都不會有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培訓生態* 做培訓時我觀察了兩種老師! A帶著學生實際操作  B種是不斷起來跳舞吶喊  A告訴學生: 成功關鍵在於你們有沒有多練習  B告訴學生:參加我
【 你是急性子?or 行動派?  】 急性子是個性上問題 , 行動派是行為上問題 , 急性子的人是因為耐不住性子而去行動 , 行動派的人是因為思考計畫之後馬上去執行 , 基本上這根本是兩回事 很剛好的我又是一個典型的急性子 , 事情不做完睡不著 , 跳耀式又讓我想法非常多 , 所以常常想到不做又很痛
在做企業教練的過程中 , 常常發現中小型企業老闆很喜歡拉著員工溝通 激勵 訓話 , 每次我都會很好奇老闆的目的是什麼?想解決的是什麼? 當然不外乎就是希望員工能成為一隻狼 , 自動自發的戰隊 , 能夠舉一反三 , 能夠解決廠商所有的麻煩事 , 有些老闆竟然喜歡跟員工談生涯規劃 , Unbeliev
這是一個句話 , 但有兩種不一樣的意義。 之前做企業內訓時 , 常常聽到老闆抱怨 , 業務有夠爛  , 像豬一樣聽不懂人話? 之前做企業內訓時 , 常常聽到業務抱怨 , 商品那麼爛 , 怎麼賣得出去? 這是一個不成熟的老闆與員工的話語 我們來想想 , 如果你的產品世界好 , 那你還需要業務做什麼
當我們不如意或者心情不好時 , 總是喜歡找朋友喝酒聊天 , 除了想解決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求認同』, 但通常這樣的做法都無法解決問題 , 輕者讓問題繼續變大 , 重者讓你產生更多的問題! 『人因為比較而產生快樂或痛苦』---這是人性 既然是人性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我們都曾經茶餘飯
常常看到很多人發表文章 享受要及時 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 我有一個沒有背景的朋友,過去五年換了10來部車,每年出國3~5次 享受了人生,但當人生遭逢變故時才發現,必須強忍一切繼續工作 現在人們有著享受主義,相信也是因為歐美文化所導致 當初在美國讀書時,看到美國人的享受主義,好不快樂。
在做企業顧問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生態,大部分的有錢人不曾接受過商業培訓課程。大部分的商業培訓課程學生,都不會有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培訓生態* 做培訓時我觀察了兩種老師! A帶著學生實際操作  B種是不斷起來跳舞吶喊  A告訴學生: 成功關鍵在於你們有沒有多練習  B告訴學生:參加我
【 你是急性子?or 行動派?  】 急性子是個性上問題 , 行動派是行為上問題 , 急性子的人是因為耐不住性子而去行動 , 行動派的人是因為思考計畫之後馬上去執行 , 基本上這根本是兩回事 很剛好的我又是一個典型的急性子 , 事情不做完睡不著 , 跳耀式又讓我想法非常多 , 所以常常想到不做又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