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電動(機)車是「目標」,還是「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2 / 01 / 30)
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傾向於是「策略」,也建議讀者朝這方向去思考。
附圖沒放錯喔!我想藉這段三國史來說明我的想法。
圖中呈現的是關羽北伐前的荊州態勢。赤壁之戰前夕,曹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南下荊州時,孫劉兩家在魯肅和諸葛亮的主持下迅速締結同盟。在這一局中,「抗曹圖存」是目標,而「孫劉聯盟」則是策略。赤壁之戰後,曹軍北撤扼守襄樊,在魯肅力主下,孫權同意將周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的江陵城「借」給劉備,而有了圖中的態勢。在這一局中,「鞏固孫劉聯盟」是目標,「借荊州」則是策略。
但劉備順利奪取益洲後,時移勢易,「鞏固孫劉聯盟」已不再是孫權的優先目標 ,「奪取荊州」才是。為了達成此目標而出檯的策略是:呂蒙詐病,改由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任大都督,讓自負的關羽鬆懈戒心,然後「白衣渡江」,一舉陷江陵和公安。北伐襄樊的關羽大本營已失,戰局從「威震華夏」逆轉為「敗走麥城」,史稱「大意失荊州」。
若當時孫權的目標仍是「鞏固孫劉聯盟」,上述「詐病、易帥、奇襲」的策略當然不可能出檯。而若把視角再放大些,假使孫權也如同劉備、諸葛亮君臣,一心「滅曹興漢」,那非但「奪取荊州」不是優先目標,甚至應該協同北伐,使曹軍難以兼顧。但略懂三國者都很清楚,「滅曹興漢」恐怕從來不是孫權的志向,甚至也不是力主「孫劉聯盟」的魯肅的志向,畢竟他在「榻上策」中直截了當對孫權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所以「孫劉聯盟」在東吳君臣心中只是階段性策略,不是長遠目標,聯盟自始就不穩固。
簡要鋪排這段圍繞著荊州開展的三國史,我想說明下列想法:
「目標」和「策略」的身分標籤並不是僵固的,而是可轉換的,甚至,是有位階層次的,有些「目標」拉高層次看,又成了「更上位目標」的「策略」。在上例中,荊州之於東吳即是如此。所以,在討論「目標」和「策略」時,我傾向只有相對「理不理想」,沒有「標準答案」。
那為什麼還要探討這個問題呢?理由很簡單:「策略」是跟著「目標」走的,先確立「目標」,才能出檯與之相應的「策略」;「目標」一旦改變,「策略」也就必須改變。釐清了兩者的主從關係,才有利於調集資源、掌握機運、化理想為現實。否則,不順利、扞格、矛盾等情況,都還是較輕微的,嚴重時,則會直接關乎成敗興亡。
另一個須釐清「目標」與「策略」的理由是:兩者檢視標準不同。檢視「策略」 ,看的是「有效性」和「代價」,能審查過關,就是好策略。至於檢視「目標」的標準則比較複雜,除涉及決策者心中的理想為何,也涉及到時機、條件與人心等多重客觀因素。因此,想在變動的情勢中精準界定「好的目標」,我認為難度絕不亞於想出「好的策略」。例如在前述例子中,東吳君臣出檯的每個「策略」都能有效達成「目標」,我認為他們的頭腦清楚得很,但他們選擇的「目標」是否理想?則爭議頗多,甚至直接影響其歷史評價。
最後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話作個小結:「存心」屬「目標」,「運用」屬「策略」,兩者理想結合,才能達妙境、真成功。
說了一大堆,這些和「推廣電動(機)車」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的線索很多,略舉以下幾點:
若將「推廣電動(機)車」視為「目標」,我認為現行推廣「策略」的「有效性 」很有必要再多探討。更重要的是,這「目標」能否得到多數民眾的認同及熱烈響應?我是存疑的。
若將「推廣電動(機)車」視為「策略」,那對應的「目標」是什麼?我看過的資料中,降空汙、削減用電尖峰、儲能、綠電、減碳、淨零等都有,那麼,政府推廣電動(機)車時到底想得到什麼?若「目標」是「這些我全都要」,那麼,就要從「有效性」的角度來檢視:「推廣電動(機)車」這一個「策略」,是否真能有效達成「這些我全都要」的「目標」?若不是想「一舉全部達成」,而是「連鎖性地逐個達成」,那麼,這些「目標」、「策略」之間的層次關係、如何連鎖起來,政府都想清楚了嗎?
就我個人觀察,上述諸多問題都還有待釐清,這又牽出另一「有關係」的線索:我認為這件事的重要性,會關乎成敗興亡。所剩的時間不多,得要盡快想清楚!
至於其他舉例內容就恕我不提供附註了,感覺會歪樓得太嚴重。畢竟,三國史和電玩比能源議題有趣太多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84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文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關於電動(機)車的報導和討論,這不難理解,畢竟在很多人眼中,運具電動化是減碳政策中的重要環節【註 1】,這議題隨著全球減碳的大浪潮而熱度越來越高,乃是意料中事。
台灣社會在推電動車時,主打的訴求通常是「比較環保 」,但此訴求其實頗受質疑,隨手用關鍵字搜尋,相關的文章非常多【註 1】。 其中一個主要的質疑是,如果充入的不是綠電,其實只是把排氣管的空汙和碳排,移轉到發電廠的大煙囪而已,哪有比較
我先前在「這樣好像還不太夠」一文中曾簡略提及,若要將以石油驅動的交通部門全部轉為「淨零碳排」【註 1】,粗估需要數百億度綠電,本文提供補充說明及數據。 首先提供我自己的簡單粗暴估算法 :  我曾主持過一個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的小型實驗計畫【註 2】,以所得的實驗數據估算,電動機車的用電量會以「平
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各地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台灣也已受此情勢波及。雖然政府宣稱目前只是「物價上漲」,不到「通膨」的程度,但一般受薪民眾 的生計日艱,應是客觀的事實。 我有一件專利的內容有助於因應上述情勢,將其轉化為公共政策並實施成功後,一方面可緩和物價上漲的衝擊,一方面還能為民眾帶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關於電動(機)車的報導和討論,這不難理解,畢竟在很多人眼中,運具電動化是減碳政策中的重要環節【註 1】,這議題隨著全球減碳的大浪潮而熱度越來越高,乃是意料中事。
台灣社會在推電動車時,主打的訴求通常是「比較環保 」,但此訴求其實頗受質疑,隨手用關鍵字搜尋,相關的文章非常多【註 1】。 其中一個主要的質疑是,如果充入的不是綠電,其實只是把排氣管的空汙和碳排,移轉到發電廠的大煙囪而已,哪有比較
我先前在「這樣好像還不太夠」一文中曾簡略提及,若要將以石油驅動的交通部門全部轉為「淨零碳排」【註 1】,粗估需要數百億度綠電,本文提供補充說明及數據。 首先提供我自己的簡單粗暴估算法 :  我曾主持過一個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的小型實驗計畫【註 2】,以所得的實驗數據估算,電動機車的用電量會以「平
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各地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台灣也已受此情勢波及。雖然政府宣稱目前只是「物價上漲」,不到「通膨」的程度,但一般受薪民眾 的生計日艱,應是客觀的事實。 我有一件專利的內容有助於因應上述情勢,將其轉化為公共政策並實施成功後,一方面可緩和物價上漲的衝擊,一方面還能為民眾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清照.E得到了父親首肯,便回到自己閨房開始冷兵器的製造大業。 林燃拿出手機,翻了翻維基百科後悠悠說道。「嗯!宋朝其實冷、熱兵器都不差呢!所以我建議先不用研發新武器,在舊有的弓弩、炮彈上改良即可。」 「也是,宋朝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和亂臣。戰爭嘛!就是兵卒參差不齊和良駒的不足;看來我嫁進去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清照.E得到了父親首肯,便回到自己閨房開始冷兵器的製造大業。 林燃拿出手機,翻了翻維基百科後悠悠說道。「嗯!宋朝其實冷、熱兵器都不差呢!所以我建議先不用研發新武器,在舊有的弓弩、炮彈上改良即可。」 「也是,宋朝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和亂臣。戰爭嘛!就是兵卒參差不齊和良駒的不足;看來我嫁進去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