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臺灣詩集出版導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詩集出版導覽」構想參考自詩人楚狂每個月的「盤點出版新詩集」,期待透過個人簡短的介紹與評論,讓剛出版的詩集能有更多不同觀點的對話。

觀察臺灣當代詩的出版狀況,2022年1月除了有嚴忠政、吳錦發、鄭智仁等臺灣詩人推出個人詩集,寶瓶文化也出版了由陳黎與張芬齡翻譯的《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出齊了四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詩人譯作。

中國詩人在臺灣的出版,則有釀出版徐訏(1908-1980)的《鞭痕集》與《輪迴》、獵海人出版劉向陽(1967-)的《地老天荒:劉向陽詩選》,以及港澳雙棲詩人韓牧(1938-)的《愛情元素》等。


▎默言《默》(白象文化)

默言在作者簡介自陳「年紀即將邁入三十歲」,推測這本《默》應為其出版的第一本詩集。特別的是,作者認為「而我不太擅長幫它取名字,若有人願意就幫它取名吧」,也因此全書內的詩作皆沒有單獨的詩題,形成了類似「組詩」的形式。節錄第三組:

你知道嗎?
你和你修剪花瓶裏的花一樣美!
只是我沒有勇氣告訴你!
就像現在我委婉表達,
你就像那朵花一樣!

《默》結合了繪畫,讓讀者在文字外有更多視覺體驗。然而就文學性來觀察,近似散文的敘事方式,讓詩作在詩學上較難有可深入探討之處。
 ⠀​

▎吳俞萱《交換愛人的肋骨》十週年紀念版(斑馬線文庫)

《交換愛人的肋骨》絕版多時,今年在斑馬線文庫再版,並進入博客來的暢銷榜。以下節錄詩作〈愛情常態:餵養〉:

前天,我的狗來了
是隻鬥犬
三條腿瘸坐在門外
我還來不及回神
此刻牠已經趴在我心上
聆聽我最可恥的願望

相較於其他詩人,吳俞萱在《交換愛人肋骨》中,對於動植物與身體賦予了更多的空間,敘事情節設計引人入勝,在現實與想像中建立起強烈的個人特色。
⠀​ 

▎嚴忠政《時間畢竟》(時報)

同樣在暢銷榜上的還有嚴忠政的新詩集《時間畢竟》。在李進文、蔡淇華、陳政彥的推薦加持下,這位「抒情巫師」、「詩中俠客」如何在詩中埋伏時光命題,則成為了值得讀者關注的焦點。觀察詩作〈畢竟〉:

郵差沒有等到自己的信
像他書寫的許多詩
大海寫過了,也就過了
他說,風有真相
一個酒杯要習慣各種水平
邊界有愛情非法入境
雲不能阻止另外一朵雲
人間住址就只是人間
畢竟。時間畢竟
 ⠀​
畢竟結局不若以往
他看一個故事看到受傷
無可轉圜的
時間讓一個人孤單
於是喜歡死亡的最短暫
而其他,名字都太長

在後記中,嚴忠政主張:「『之間』是一種美學樣態,它召喚意義,但秘而不宣。」明確而有別於自己過去詩作的美學觀,真切地實踐在《時間畢竟》中,這是這個月不可忽略的一部作品。
⠀​ 

▎馬尼尼為《姐姐的空房子》(斑馬線文庫)

在書籍介紹上,便表明了「這是由一首詩擴大而成的繪本」。透過版畫,馬尼尼為以橡膠版、手工拼貼與數位拼貼,完成了這本跳脫文字的詩集。節錄書中詩句:

空的屋簷上有鳥糞
空的牆上有壁虎
外面有青蛙大聲唱
唱了三百六十天
野草和野貓說
芒果成熟了
落了滿地厚厚的葉
落葉下有一條通道
通去蚊子的家
從這裡飛去那裡
蚊子問蜘蛛
你會寫詩嗎
在一張空的椅子上
在一張空的床上
我把詩寫好了

黃錦樹評論,這是馬尼尼為最「思無邪」的一首詩。詩人在加入了文字以外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後,如何延續這種詩意?馬尼尼為以《姐姐的空房子》回答。
⠀​ 

▎吳錦發《母親》(玉山社)

小說家宋澤萊在書中的的推薦如此寫道:「由地上寫到天上,裡面有世間最重要的公義心,也有出世間的來自於上帝的智慧,合成了一本有立體感的了不起的書。」1954年出生的吳錦發已出版多部文學著作,這本詩集則選擇聚焦於個人對生活與情感的的觀察,以〈故意〉一詩為例:

故意寫信到超商
我沒忘記家的地址
我是為了爸爸的健康
醫生說:他要多走路
 ⠀
​我不是寫錯字
我心存故意
媽媽說:爸爸視力越來越不好
我不相信
我不是不會賴
我是故意用古老的信紙
為我有一天和父母一樣老的時候
有個美麗的記憶
 ⠀
​一切都是我的故意。

這首詩在附註上說明:「記郭漢辰的女兒寫給她母親的信,她總把信寄到她家附近的超商。」藉由書寫的視角去代言他人,是吳錦發在詩裡表現情感的寫作策略。《母親》中的詩作扣合了他的詩觀:希望藉由「言靈」的力量,帶來一個加倍幸福、純然的國度。在2022年4月的《文訊》雜誌第438期中,有向陽專文〈愛與智的感悟──讀吳錦發詩集《母親》〉 可以參考。
⠀​ 

▎蔡沐橙《聽夜在說話》(釀出版)

身為新銳藝術家,蔡沐橙透過圖像與文字的對話,推出了第一本圖文詩集《聽夜在說話》。節錄詩作〈是為了這一條線姑且活著〉:

難道不為想著
「為了什麼活著」而活著嗎?
綿延的生命
從母體那裏得到的血與肉
怎麼呼吸怎麼感受怎麼情感戰鬥
為了找到活下去的原因
只好先暫時活著

對世界規則的扣問、對情感追索的質疑,蔡沐橙在《聽夜在說話》中,以散文式的敘述方式,找尋自己存在的原因。
⠀​ 

▎鄭智仁《時間的節拍》(時報出版)

和嚴忠政《時間畢竟》同樣以「時間」為書名,東華中文博士、在學院中任教的鄭智仁,第一本詩集《時間的節拍》便獲得了第五屆周夢蝶詩獎首獎。除了有凌性傑、唐捐、嚴忠政的重量級推薦,還有向陽、須文蔚的推薦序文,是一本值得矚目的詩集。向陽指出,這本詩集在語言意象、結構形式、節奏聲韻上「相當成熟」。節錄詩作〈渡船〉來觀察:

這時,渡船頭的人群
如一雙雙筷子,正往返
海上乳白色的碗碟
吞嚥滿天的藍
餐飲花草山水的秀色
嘖嘖有聲,若且有所思

對於這本詩集,須文蔚在推薦序點出書中「大篇幅觸及時間」,而鄭智仁「建議讀者返回虛無國度,以緩解時間的摧毀力量」,可以說是一種特別的寫作觀。除了針對作品題材進行分析,須文蔚更進一步認為「鄭智仁出手謹慎」。身為一位學院詩人,鄭智仁有絕對的能力經營形式上完整成熟的詩作;但要如何持續經營、走出一條更為醒目的個人風格之路,值得讀者繼續關注。
⠀​ 

▎陳銘堯《星星的孩子》(釀出版)

雖然陳銘堯(1947-)在過去已出版四本詩集,但並未活躍於當代詩的社群場域,許多讀者對這個名字可能尚且陌生。在詩觀上,陳銘堯主張形式與技巧以外,應該要以「內在精神為核心而驅動其創造力」。節錄其詩作〈生之謎〉為例:

我不確定要探索的是否真的存在
也不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
但他似乎又是另一個我的存在
長久以來的一種渴望
催促我踏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就像面對一個難解的謎
你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也不知道是否真有一個答案

從實際的文本來觀察,可以發現陳銘堯的詩作在敘事上偏向散文式的邏輯,而詩中也沒有其他元素補足缺乏的詩意,造成了無法成「詩」而淪為「分行散文」的嫌疑。從詩作上來論,《星星的孩子》在文學性上有許多可以發展的空間。
⠀​ 


2022年1月的詩集出版概況如上,有許多詩集都選擇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2月詩人零雨即將推出新詩集《女兒》,相信值得讀者更多的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2會員
112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宜農跨足歌手、演員、作家⋯⋯等身分,在宜農的多重宇宙裡,她以溫柔的眼神訴說話語,用充滿力量的嗓音,輕輕擁抱載浮載沉的我們。宜農在《孤獨培養皿》中寫道:身而為人,內心即是黑色的洞,我只希望藉著書寫,在這片黑暗中點燃一抹燭光。
Thumbnail
宜農跨足歌手、演員、作家⋯⋯等身分,在宜農的多重宇宙裡,她以溫柔的眼神訴說話語,用充滿力量的嗓音,輕輕擁抱載浮載沉的我們。宜農在《孤獨培養皿》中寫道:身而為人,內心即是黑色的洞,我只希望藉著書寫,在這片黑暗中點燃一抹燭光。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水牛公園賞景〉/洪明珠 ●〈酒性〉/李淑貞 ●〈熱天ê雨〉/許玉霞 ●〈In Tī Tó-ūi?〉/Chiúⁿ Ûi-bûn ●〈時間ê樣貌〉/吳家銘 ●〈走路〉/曾江山 ●〈過年〉/楊振裕 ●〈真熱〉/江遲 ●〈流失〉/陳俐雯 逐家來phò-tāu Lán來講看māi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水牛公園賞景〉/洪明珠 ●〈酒性〉/李淑貞 ●〈熱天ê雨〉/許玉霞 ●〈In Tī Tó-ūi?〉/Chiúⁿ Ûi-bûn ●〈時間ê樣貌〉/吳家銘 ●〈走路〉/曾江山 ●〈過年〉/楊振裕 ●〈真熱〉/江遲 ●〈流失〉/陳俐雯 逐家來phò-tāu Lán來講看māi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小暑到大暑〉/龔乾權 ●〈熱天ê月光暝〉/黃靜惠 ●〈Guán兜有不速之客〉/日出辰 ●〈日頭出--來--ah〉/魏素湄 ●〈厝〉/曾江山 ●〈Guá〉/邱碧華 ●〈打狗山頂〉/吳家銘 ●〈「固園」戀情〉/黃月春 ●〈心情〉/蘇晏德 ●〈風颱〉/陳美圓 囡仔詩 心內話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小暑到大暑〉/龔乾權 ●〈熱天ê月光暝〉/黃靜惠 ●〈Guán兜有不速之客〉/日出辰 ●〈日頭出--來--ah〉/魏素湄 ●〈厝〉/曾江山 ●〈Guá〉/邱碧華 ●〈打狗山頂〉/吳家銘 ●〈「固園」戀情〉/黃月春 ●〈心情〉/蘇晏德 ●〈風颱〉/陳美圓 囡仔詩 心內話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Tng崙背櫸起世界〉/徐夢陽 ●〈Lim酒人ê khuì口〉/洪錦田 ●〈鐵炮百合〉/袖子 ●〈雲梯風雲戀〉/楊國明 ●〈Gōng-gōng等〉/蔡雲雀 ●〈Hām阿母peh山〉/顏安廷 ●〈酒〉/蘇晏德 台文青年 台灣人寫真 ●〈印象上深ê一个人〉/黃明勝 生活ê藝術 心內話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Tng崙背櫸起世界〉/徐夢陽 ●〈Lim酒人ê khuì口〉/洪錦田 ●〈鐵炮百合〉/袖子 ●〈雲梯風雲戀〉/楊國明 ●〈Gōng-gōng等〉/蔡雲雀 ●〈Hām阿母peh山〉/顏安廷 ●〈酒〉/蘇晏德 台文青年 台灣人寫真 ●〈印象上深ê一个人〉/黃明勝 生活ê藝術 心內話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庄跤ê月光〉/徐夢陽 ●〈無妨〉/陳政亮 ●〈出路——hōo龍山寺街友〉/杜信龍 ●〈短截〉/曾江山 ●〈傘〉/徐品浩 台灣人寫真 ●〈Guá ê guā-má〉/高嘉徽 ●〈老母kap我——陳秀英阿媽告別式紀念文〉/陳榮廷 ●〈我上愛看ê花〉/吳易蓁 心內話 台文青年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庄跤ê月光〉/徐夢陽 ●〈無妨〉/陳政亮 ●〈出路——hōo龍山寺街友〉/杜信龍 ●〈短截〉/曾江山 ●〈傘〉/徐品浩 台灣人寫真 ●〈Guá ê guā-má〉/高嘉徽 ●〈老母kap我——陳秀英阿媽告別式紀念文〉/陳榮廷 ●〈我上愛看ê花〉/吳易蓁 心內話 台文青年 演講稿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詩一首:鳳凰花開 人間落 鳳凰花開,離別季節 天之涯、地之角 人間 落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詩一首:鳳凰花開 人間落 鳳凰花開,離別季節 天之涯、地之角 人間 落
Thumbnail
在二戰之後,到跨越語文障礙之前,當本土的「國語」教育仍顯貧瘠荒漠之時,一群在戰後渡海來臺的女作家們,包括張秀亞、艾雯與胡宗智(蕭白夫人)等人,她們各個妙筆生花、唯美感性,手持那把猶如筆桿、釘耙,雅緻中帶著婉約的——「文扇」,在拂扇生風之間,提筆耕犁這片文壇。
Thumbnail
在二戰之後,到跨越語文障礙之前,當本土的「國語」教育仍顯貧瘠荒漠之時,一群在戰後渡海來臺的女作家們,包括張秀亞、艾雯與胡宗智(蕭白夫人)等人,她們各個妙筆生花、唯美感性,手持那把猶如筆桿、釘耙,雅緻中帶著婉約的——「文扇」,在拂扇生風之間,提筆耕犁這片文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