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靈光:讀漫漁詩集《夢的截圖》
avatar-img
林宇軒

生活的靈光:讀漫漁詩集《夢的截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漫漁《夢的截圖》(聯合文學,2023)

漫漁《夢的截圖》(聯合文學,2023)

出生於台北、長居於香港的詩人漫漁在2023年出版了詩集《夢的截圖》,是繼《剪風的聲音:漫漁截句選集》之後的一次詩藝展現。在推薦語當中,我寫道: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不同於前作的截句,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閱讀詩集內許多帶有議題性的詩作,可以發現漫漁往往以戲劇性的方式傳達出自身的觀點。2023年的台北詩歌節,詩人潘家欣在NUKI Coffee以「拼貼詩」的方式,帶領讀者們「玩詩句、感知詩句」,透過觸覺和味覺享受讀詩的過程,便選擇了漫漁的短詩〈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為素材:

爸媽說
我只能是橘子
皮下多汁
身體柔軟
成熟時,腹中多子
 
老師說
我只有一種味道
只有一種栽植法
只能被吃
吃完只剩下皮和籽
 
他們說
維他命 C 對身體有益
聖經是唯一真理
傳宗接代是人生必須
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風乾的我
剝開自己
一片一片
 
(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英國作家 Jeanette Winterston 在198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書中描寫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性取向受到家庭、教會、父權社會壓制的種種。)

這首詩用「詠物」的形式讓潘家欣深有所感──「為什麼我們要符合橘子的標準?橘子並不是唯一的水果,為什麼每一個女人都必須是橘子?」社會不斷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多子的「好橘子」,這首詩在溫柔且堅定的叩問中,揭露了世界對女性身體與身分的想像框架。

綜覽整本詩集,被選錄於《2022台灣詩選》的詩作〈過站提示音〉或可作為其中的代表。儘管不明言「生活」,但整本詩集可說是以「生活的靈光」來貫穿,出自日常的題材配合語言的使用,讓閱讀體驗平緩而充實。

avatar-img
林宇軒
81會員
111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宇軒 的其他內容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以詩學研究與評論為人所知的楊宗翰, 2023年在聯合文學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早在學者的身分之前,楊宗翰就已經開始寫詩,甚至在世紀之交參與了當時重要文學社團「植物園詩社」的運作。《隱於詩》作為楊宗翰的第一本詩集,看似「隱藏」了自我,實際上卻「顯露」了他對創作的抱負與胸懷。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以詩學研究與評論為人所知的楊宗翰, 2023年在聯合文學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早在學者的身分之前,楊宗翰就已經開始寫詩,甚至在世紀之交參與了當時重要文學社團「植物園詩社」的運作。《隱於詩》作為楊宗翰的第一本詩集,看似「隱藏」了自我,實際上卻「顯露」了他對創作的抱負與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