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老飯骨」鄭秀生先生

2022/02/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飯骨」鄭秀生先生
剛開始看「老飯骨」系列影片的時候,純粹當作看廚藝傳承。那時所謂「老飯骨」有三位,都是家裡叔伯長輩年紀,鏡頭前於是以大爺、二伯、三叔等暱稱來自稱或互稱。後來,三叔另起爐灶,就由前兩位當家。
按對岸唸法,用以區隔輩分的「伯」唸如「掰」,倒也暗合人經歷得多了,張口就是細緻的道理;而不只二伯能「掰」,大爺同樣一肚皮經驗,講解與實作俱見功深。
畢竟,大有別於其他家常廚藝等級的YouTuber,這兩位都是資歷完整、各擁桃李的大廚。儘管我後來較少看了,最初看到的幾道「文思豆腐」、「三不沾」、「開水白菜」,或考較技法,或講究火候,都非尋常菜色可及,至今印象深刻。
一段段影片,一道道大菜或手藝菜,食材該怎麼處理、家中不比飯店後廚周全又該如何變通......一樣樣掰扯開來講清楚,再調和盤鼎成佳餚。有人嫌,中菜油太多、鹽太多、糖太多,但事事先存成見,再厲害的師父也領不進門,只能在門牆外瞎嚷嚷。
不過,師父終究上了年紀。尤其是大爺,時而難掩衰態。然則師者講解、實作時的仔細,徒弟輩客串示範時的敬謹,都讓人對這位憨容討喜的老先生在親近之餘又感敬重。人老了,手不免抖了,但領受其言教、身教,又有誰會/誰敢因形體必然的衰朽而稍起輕蔑。
「大爺」鄭秀生主廚於一月三十日過世。我今天才輾轉得知這消息。於各色料理很會「掰」也很會煮的老大爺少了一位。但老大爺的叮嚀,看過「老飯骨」的都不會忘。
「我們好好做菜,你們好好吃飯。」
敬悼。
圖片取自網路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二月五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28會員
165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