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諺語小詮說 (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豬攑灶,從囝不孝

台灣先民在撫養子女方面,有很多生動的諺語。比如說:「不是號(哭),就是笑,不是屎,就是尿。」 簡潔反映出撫養過程之辛苦。再如「從豬攑灶,從囝不孝」,則提醒天下父母,不可寵溺子女,否則會養出不孝子來。

但為什麼要「以豬為喻」、而且還說到:不能「從豬」?乃因台灣民間多半養豬為副業,從鄰里蒐集殘羹剩飯、或者種植番薯摘取其藤葉(俗稱「豬菜」),以大鍋灶烹煮餿水,作為豬隻的主食。如果家主寵倖豬隻、未留心關鎖豬圈,牠們聞到烹煮餿水的味道,很可能衝出豬圈,頂翻鍋灶。

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情況,卻相當程度凸顯先民的教養觀念。亦即:縱容子女忤逆,不加管治,絕非好事。因為「細漢偷挽瓢,大漢偷牽牛」,放任孩提時代的小奸小壞不加管治,極可能在長大之後變成匪類,令父母追悔莫及。

一隻牛,牽到北京也是牛

改變習性甚為不易,甚至比登天還難。佛教以「等流習氣」彰顯世人除非自我覺醒,否則一生也難以改變習性,甚至「帶業」到下一生。聖經的教導也鼓勵將身、心、靈都完全交託,求神來幫忙,單靠自我的力量很難改變習性。

習性是人一生要對付的重大課題。面對紛紜世事,人們或基於社會生活需要,暫時改變習性以為應對,但終究會在其他地方顯露原形。人生在世成敗得失的關鍵,往往就在習性這一端。

「一隻牛,牽到北京也是牛」這一條諺語,以簡易的比擬,就道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喻意,意象鮮明,涵義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牛牽去的地方是「北京」,而不是「東京」喔!則台灣先民歷經殖民統治50年,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國族認同」究竟如何?實在不言可喻。

樹頭顧乎在,毋驚樹尾做風颱

台灣諺語中還有很多前人留下的智慧結晶,可供後人作為生活指引,例如「上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道出分層負責、授權管理的精髓。大家各司其職,各盡所長,尊重各級主管的節制,共同達成目標,不亦善哉!

再如:「一牽成,二運命,三才情。」道出每個人在科層組織當中能否飛黃騰達,牽涉到三大關鍵因素:1.有無栽培你的人?2.機遇好不好?3.自身的才情高不高? 至於「樹頭顧乎在,毋驚樹尾做風颱(按:即颱風) 」這一條諺語,雖然也十分俚俗,卻意蘊深刻。按:《論語.學而篇》有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而這條諺語強調:基礎打得穩固,就無懼突發的危機,恰恰與孔夫子的教導原則相符相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nobite-avatar-img
2022/02/12
寵,thiong2, 倖,hing6 -> hing7,複字詞,寵倖,中文多用寵,閩南語用倖!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13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八篇上从部:「從,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 據林寶卿《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作:「從猪入灶,從囝不孝。」可参。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12
谢谢您的指點。我有注意到本條谚语的流傳版本中,「寵」字另作「倖」字,我為此躇蹰良久。還是遵循您的建議,加以修改。再謝。🙏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8K會員
86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2/02/03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移民社會,移民社會大都重視族群關係、更為體貼人情世故,台灣的先民自不例外,相關的諺語也特別多,畢竟「人情往來」是維繫關係的「潤滑劑」,既不能免,也不可不顧。 床頭相打,床尾講和 查晡莫學百里奚,查某學買臣妻
Thumbnail
2022/02/03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移民社會,移民社會大都重視族群關係、更為體貼人情世故,台灣的先民自不例外,相關的諺語也特別多,畢竟「人情往來」是維繫關係的「潤滑劑」,既不能免,也不可不顧。 床頭相打,床尾講和 查晡莫學百里奚,查某學買臣妻
Thumbnail
2022/01/28
媒人嘴,胡累累 台灣先民的婚娶,大半不是親自為之,而是委託媒人代勞。從問名(議婚.送八字)、送定(訂盟.合婚)、完聘(具帖.送聘禮)、迎親(新郎迎娶新婦)、做客(婚後三日夫妻偕至女家)等等程序,都可能仰賴媒人。 棺材扛上山,無燒也得埋。 買賣算分,相請無論。
Thumbnail
2022/01/28
媒人嘴,胡累累 台灣先民的婚娶,大半不是親自為之,而是委託媒人代勞。從問名(議婚.送八字)、送定(訂盟.合婚)、完聘(具帖.送聘禮)、迎親(新郎迎娶新婦)、做客(婚後三日夫妻偕至女家)等等程序,都可能仰賴媒人。 棺材扛上山,無燒也得埋。 買賣算分,相請無論。
Thumbnail
2022/01/25
一鄉,一俗;一家,一業。 但是台灣先民這個諺語,還是帶一點「世故的」見地,並非強調鄉俗的「歧異性」,而是歧異既然存在,予以尊重便是;同樣的,不同人家,有其不同的家業,他人要幹什麼勾當,要做好做歹,與我什麼相干,何必多管閒事? 。 九甲戲,崑腔做。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
Thumbnail
2022/01/25
一鄉,一俗;一家,一業。 但是台灣先民這個諺語,還是帶一點「世故的」見地,並非強調鄉俗的「歧異性」,而是歧異既然存在,予以尊重便是;同樣的,不同人家,有其不同的家業,他人要幹什麼勾當,要做好做歹,與我什麼相干,何必多管閒事? 。 九甲戲,崑腔做。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客家人有一句關於婦德的俗諺,「針頭線尾、田頭園尾」,意指一個女人要內外皆能承擔才有資格嫁人,跟「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大同小異,差不多意思。 以前的人很「認份」,自己的責任不假他人扛,一飲一啄也只認自己的這一份,對其他人的不貪不求。做人做事一切照規矩來,萬事便能成方圓。心中自有丘壑,善緣就來結,
Thumbnail
客家人有一句關於婦德的俗諺,「針頭線尾、田頭園尾」,意指一個女人要內外皆能承擔才有資格嫁人,跟「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大同小異,差不多意思。 以前的人很「認份」,自己的責任不假他人扛,一飲一啄也只認自己的這一份,對其他人的不貪不求。做人做事一切照規矩來,萬事便能成方圓。心中自有丘壑,善緣就來結,
Thumbnail
『尺度』是人與人相處很難拿捏好的分寸;『適度』卻是人與人相對待,必須拿捏準確的情感。
Thumbnail
『尺度』是人與人相處很難拿捏好的分寸;『適度』卻是人與人相對待,必須拿捏準確的情感。
Thumbnail
接受委託創作 一句臺灣俗語的啟示/閩南語演說稿 (爸爸語氣)安安啊!咱人阿,做雞就要慶,做人就要翻。彼咧吼,萬事沒艱苦頭,哪有快活尾。咱就要接受考驗,才有法度突破難關。你尬看覓,路邊ㄟ草ㄚ支,經過風吹日曬雨擱淋ㄟ考驗,無管是點仔膠路,紅毛土壁滿四界都有伊ㄟ影跡。無驚大水抑是涸旱。(妹妹語氣)伊攏嘛是
Thumbnail
接受委託創作 一句臺灣俗語的啟示/閩南語演說稿 (爸爸語氣)安安啊!咱人阿,做雞就要慶,做人就要翻。彼咧吼,萬事沒艱苦頭,哪有快活尾。咱就要接受考驗,才有法度突破難關。你尬看覓,路邊ㄟ草ㄚ支,經過風吹日曬雨擱淋ㄟ考驗,無管是點仔膠路,紅毛土壁滿四界都有伊ㄟ影跡。無驚大水抑是涸旱。(妹妹語氣)伊攏嘛是
Thumbnail
難怪總有人說,養小孩啊~ 就照豬養唄~~ck ck
Thumbnail
難怪總有人說,養小孩啊~ 就照豬養唄~~ck ck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古時候相比,「孝順」兩個字在現今社會已衰退許多。從前有二十四孝,是「孝順父母的孩子」;現在也有二十四孝,但反過來,是「孝順孩子的父母」。 一、驕寵:有時驕寵是因為家長偏心,喜歡這個孩子,不喜歡那個孩子,沒有公平、正直、威嚴、講道理,一驕寵就失去了公正。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古時候相比,「孝順」兩個字在現今社會已衰退許多。從前有二十四孝,是「孝順父母的孩子」;現在也有二十四孝,但反過來,是「孝順孩子的父母」。 一、驕寵:有時驕寵是因為家長偏心,喜歡這個孩子,不喜歡那個孩子,沒有公平、正直、威嚴、講道理,一驕寵就失去了公正。 (分享完畢)
Thumbnail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 台灣先民在撫養子女方面,有很多生動的諺語。比如說:「不是哮(哭),就是笑,不是屎,就是尿。」 簡潔反映出撫養過程之辛苦。再如「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則提醒天下父母,不可寵溺子女,否則會養出不孝子來。 樹頭顧乎在,毋驚樹尾做風台。
Thumbnail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 台灣先民在撫養子女方面,有很多生動的諺語。比如說:「不是哮(哭),就是笑,不是屎,就是尿。」 簡潔反映出撫養過程之辛苦。再如「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則提醒天下父母,不可寵溺子女,否則會養出不孝子來。 樹頭顧乎在,毋驚樹尾做風台。
Thumbnail
媒人嘴,胡累累 台灣先民的婚娶,大半不是親自為之,而是委託媒人代勞。從問名(議婚.送八字)、送定(訂盟.合婚)、完聘(具帖.送聘禮)、迎親(新郎迎娶新婦)、做客(婚後三日夫妻偕至女家)等等程序,都可能仰賴媒人。 棺材扛上山,無燒也得埋。 買賣算分,相請無論。
Thumbnail
媒人嘴,胡累累 台灣先民的婚娶,大半不是親自為之,而是委託媒人代勞。從問名(議婚.送八字)、送定(訂盟.合婚)、完聘(具帖.送聘禮)、迎親(新郎迎娶新婦)、做客(婚後三日夫妻偕至女家)等等程序,都可能仰賴媒人。 棺材扛上山,無燒也得埋。 買賣算分,相請無論。
Thumbnail
一鄉,一俗;一家,一業。 但是台灣先民這個諺語,還是帶一點「世故的」見地,並非強調鄉俗的「歧異性」,而是歧異既然存在,予以尊重便是;同樣的,不同人家,有其不同的家業,他人要幹什麼勾當,要做好做歹,與我什麼相干,何必多管閒事? 。 九甲戲,崑腔做。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
Thumbnail
一鄉,一俗;一家,一業。 但是台灣先民這個諺語,還是帶一點「世故的」見地,並非強調鄉俗的「歧異性」,而是歧異既然存在,予以尊重便是;同樣的,不同人家,有其不同的家業,他人要幹什麼勾當,要做好做歹,與我什麼相干,何必多管閒事? 。 九甲戲,崑腔做。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
Thumbnail
一個人有四兩福 每個人多少會有一點福氣,誰說我會「落衰」到底﹖「衰藪」一生﹖台灣諺語說得好:「乞食也有三年好光景」、「歹船也會遇著好港路」,正透露出:「人不會永遠倒楣」的訊息。 可是話說回來,福氣也不是隨便就降臨到你身上,多少還要看自己懂不懂得珍惜。臺灣的社會富裕了,然而,不知惜福的現象也令人怵目驚
Thumbnail
一個人有四兩福 每個人多少會有一點福氣,誰說我會「落衰」到底﹖「衰藪」一生﹖台灣諺語說得好:「乞食也有三年好光景」、「歹船也會遇著好港路」,正透露出:「人不會永遠倒楣」的訊息。 可是話說回來,福氣也不是隨便就降臨到你身上,多少還要看自己懂不懂得珍惜。臺灣的社會富裕了,然而,不知惜福的現象也令人怵目驚
Thumbnail
在我們的成長之中,不少長輩都會循循善誘,給我們不同的教誨。小時候的教誨都很簡短,言簡意賅。但我們又給過小孩甚麼教誨呢?在小孩的心裏,會不會只有天爸的怒哮「快一點」「乖一點好不好」「安靜一下」⋯ 以前長輩的教誨你又記得多少?有哪一些是受用終生的?有哪些是因為時移世易而不再有意義?
Thumbnail
在我們的成長之中,不少長輩都會循循善誘,給我們不同的教誨。小時候的教誨都很簡短,言簡意賅。但我們又給過小孩甚麼教誨呢?在小孩的心裏,會不會只有天爸的怒哮「快一點」「乖一點好不好」「安靜一下」⋯ 以前長輩的教誨你又記得多少?有哪一些是受用終生的?有哪些是因為時移世易而不再有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