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司馬炎篡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西元260年,魏元帝曹奐退位,將帝位讓給異姓權臣司馬炎,結束了曹魏僅僅四十年的國祚。
這是繼魏明帝曹叡後,曹魏第三位有帝號的皇帝。

其理由與追諡漢獻帝相同,是為了正統化司馬家的繼承。

曹奐本名曹璜,是燕王曹宇的兒子。
曹宇則是曹操之子,所以曹璜也算是貨真價實的「第三代」。

之所以改名,跟東漢明帝劉陽的理由有點像。
「古者人君之為名字,難犯而易諱。今常道鄉公諱字甚難避,其朝臣博議改易,列奏。」

曹璜本是常道鄉公,由於前任曹髦為權臣司馬昭派人所弒,而被推舉出來。
過繼到曹叡家族底下,成為曹魏的第五任皇帝。

而「璜」這個字,是古代喪禮用的玉器。
若是要避諱皇帝名號,就得大改。

於是換成形容詞的「奐」。
這是一個「換諱」的重要原則,名詞的特殊性比較強,形容詞的代換則比較便利。

與其讓天下官員百姓都麻煩,司馬昭決定麻煩傀儡皇帝就好。
是的,當時仍是司馬昭當權。
而燕王曹宇,也仍然在世。

雖然曹奐過繼給曹叡,但曹宇到底是生父。
這在過去是一個相當少見的情況。
即使像東漢安帝剛即位時父親仍在,但也不久即逝。

並沒有出現在年度必要文書上,父親向兒子稱臣的情況發生。
如今卻有了。

附帶一提,其實這個情況最早出現在劉邦身上。
所以劉邦的智囊團發明了「太上皇」這個東西。

可曹宇怎樣也只能當親王,司馬昭才沒有吃飽撐著弄個太上皇來。

這個問題,司馬昭認為,應該讓燕王曹宇擁有超然地位,與帝平齊。
合情合理的處置,其實就是司馬昭得掌大權的主要因素。

相比之下他哥司馬師就太張牙舞爪了。

當然,就陰謀論來說,也不能排除司馬昭正在為自己鋪路。
他所走的,是曹操的道路。

來日稱王,有前例可循,自可與皇帝平起平坐,是吧?

不過,司馬昭這時候,連受封晉公都還是拒絕的。
一直到五年後,司馬昭命鍾會鄧艾滅蜀,他才一口氣封晉公,稱晉王。

並奏復五等爵。

這算是三國後期,陳壽最關注的大事。
五等爵就是我們常說的「公侯伯子男」,是「周朝」與戰國七雄使用的爵制。

周朝的部分是有爭議的,知道一下就好。

五等爵屬於古禮,被西漢廢除。
西漢採徹侯制,後來因為漢武帝叫劉徹,所以改為列侯。

簡單說,叫做「通通都是侯」的制度。

可西漢末年有個古儒復辟篡位權臣名叫王莽,就一度恢復了五等爵。

如今,司馬昭又要五等古爵了。
這是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體現?

又或者有什麼實際上的好處呢?

這時候用的,是五等十級爵。
東漢跟曹魏雖然只有侯,但下面有二十等爵。

這五等爵不是廢二十,而是變成了二十五等爵,實際上達三十種的分類。
高層分得更細就對了。

事實上,曹丕篡漢之後,就已經重啟公侯伯三等爵制。
用來幹嗎?分封宗室。

原本的漢制,繼續給功臣們使用。

從這個角度,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出來,司馬昭新增五等十級爵,就是為了要鞏固他的派系。
那些將要支持他成為皇帝的人,需要有新的封賞機制。

雖然有點後事證前,但也可以解釋出,司馬昭將要進行的,不會是曹丕那樣的軍事政變,舜禹之事。
而是王莽之策。

畢竟,晉國才剛剛建立。

跟曹操大不相同的地方在這裡。
曹操原本也是挾持漢室,擁兵自重。但赤壁大敗讓重心有點跑掉。
繼而改以軍閥體制,在北方建立魏國,以魏國為他曹家真正革命的本錢。

但司馬家一直都只有皇城兵權。
所以反過來,司馬家要收買地方諸侯。

那同時也讓我們看出,毌丘儉跟諸葛誕,說穿了就是不接受收買的地方軍閥。
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走上這個王莽套路,符瑞自然也開始出現了。
而一路走來,小心翼翼的司馬昭,也開始扶植自己的繼承人。

司馬昭有九個兒子,但順利長大的只有四個。
長子司馬炎,寬惠仁厚,沈深有度量,曹芳為帝的嘉平年間,就已經受封亭侯。
怎麼想都應該是他吧?

不過,司馬師沒有兒子。
當司馬師因為急病過世,司馬昭就把二兒子司馬攸擺出來,作為哥哥的繼承人。

那時,司馬攸只有十歲。
現在已經二十歲了。

日漸長大的司馬攸「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
司馬攸的才幹跟人望,都在司馬炎之上。

司馬昭更常常說,「這天下,是我哥哥打下來的,不是我的功勞。」
這也表示著,司馬昭認為,以後這個權相之位,該屬於司馬攸。

不是說說而已,司馬昭先讓司馬攸進散騎歷練,接著派升步兵校尉,統領禁軍一營。
這年重開五等爵,司馬昭更直接任命阿攸為衛將軍。

司馬師,司馬昭,都是走這個衛將軍路線,先掌握禁軍再上大將軍,繼而管政。
可以說,禁軍就是司馬家政權的命脈。

司馬攸,已經做好準備了。
而司馬炎,只是禁軍人事三大主管之一的中撫軍。

但就像曹操有意立曹植,一些老臣出來反對,自然這時也有一些挺長子司馬炎的派系。

「中撫軍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髮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看起來很瞎機八的理由,卻打動了司馬昭。
「非人臣之相」

司馬炎不能屈居在弟弟之下,也不會屈居在曹奐之下。

下了決定,司馬昭升阿炎為撫軍大將軍。
這個位子,比衛將軍更富司馬家的歷史意義。

那是曹丕發明的大將軍職,是特別為司馬懿所設的大將軍職。
司馬懿過世後,司馬師也從衛將軍升為撫軍大將軍。

這是司馬家在曹魏掌權的開端。

同時,司馬炎也被任命為副相國,自然,亦為晉國世子。
等到司馬昭像曹操一樣,改王國世子為太子,也沒有改變心意。

然而世事最奇妙的地方,就在於三個月後,司馬昭過世了。
隴西出現了「巨人」,身高六米多,著黃衣,戴黃巾。

黃巾巨人告訴當地人:「天下,要太平了。」

從黃巾起義開始的時代,由黃巾巨人宣告它的終結。

司馬炎繼承了晉王位,魏相國,把原本在朝廷擔當三公,支持他成為世子的何曾找來擔任晉丞相。
一切如曹丕,除了帶兵進攻首都。

賈充當上了衛將軍。
王沈為御史大夫。
裴秀為尚書令。

各自開府。

護軍改為四人,統領洛陽禁軍。
太保鄭沖出來宣讀詔令,表示司馬家輔政多年,應該治理天下。
何曾王沈等人附議,司馬炎勉為其難的接受了。

十二月,魏元帝設壇禪讓。
除了魏朝文武百官,南匈奴與四方蠻夷使者也均列席,就不知道是不是臨時演員了。

司馬炎即帝位,改元泰始,大赦天下。
賜人爵五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穀,人五斛。
復天下租賦及關市之稅一年,逋債宿負皆勿收。

除舊嫌,解禁錮,亡官失爵者悉復之。
就連王凌跟鄧艾的家族,也得到了赦免。

追封司馬家先烈宗室,加各功臣官職進爵。

司馬昭與民生息多年,僅一次大舉伐蜀。
司馬炎亦能善待天下百姓,反正按《晉書》說,天下,要太平了。

然而,吳國派了使者,來參加迎司馬懿司馬昭入宗廟典禮時,司馬炎拒絕了。
「你如果是屬國,歡迎光臨。要跟我平起平坐,辦不到。」

是的,戰爭,還沒有結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0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曹操,東漢末年超世之傑。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權傾天下卻未篡漢,子曹丕代漢而立,讓我們對於曹操的內心世界,又多了無限想像。 不論曹操是忠是奸,曹魏終究是建立了半壁江山王朝。 然後就被司馬家照樣篡掉了。 兩晉年間,劉氏之後紛起,就連匈奴人也要打著漢室招牌反抗司馬暴政。怎麼就沒人心念前朝呢?
Thumbnail
曹操,東漢末年超世之傑。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權傾天下卻未篡漢,子曹丕代漢而立,讓我們對於曹操的內心世界,又多了無限想像。 不論曹操是忠是奸,曹魏終究是建立了半壁江山王朝。 然後就被司馬家照樣篡掉了。 兩晉年間,劉氏之後紛起,就連匈奴人也要打著漢室招牌反抗司馬暴政。怎麼就沒人心念前朝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