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青年革命的勝利者:裴秀】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西元239年前後,魏蜀吳三國不約而同的進入了世代交替的時期。
其中,曹魏以大將軍曹爽為首,對老一輩的臣子發起了反撲。

最終,曹爽被老臣司馬懿政變誅殺。
但世代交替的浪潮,並未就此平息。

該死的,終究要死。

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本身就是這一波青年改革浪潮中的佼佼者。
而接下來的曹魏政局,也就此以司馬家為核心展開。

能夠一路陪著司馬師、司馬昭,甚至司馬炎取代魏國,榮華富貴的朋友,自然不會是行將就木的老頭子。
到底有哪些人,那是一個族繁不及備載。

不過《魏晉風雲》這樣下來,也是有許多只聞其名不知其人的「要員」。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前面的主幹是《三國志》。

《三國志》魏書的結構,可以大略看作:
一,帝王后妃篇。
二,曹操的敵人與功臣。
接著以曹魏諸親王為界,後面主要是魏朝臣子傳。

晉朝功臣傳?那就不是陳壽的功課了……更別說陳壽是這些人的下屬。

總之,我們大概來看幾個人。
一步一步慢慢聊。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師的左臂右膀,是傅嘏跟鍾會。
傅嘏也是青年派知名的領袖級士人,但在曹爽當政期間,他正面對著爽哥親信五大寇幹,被免了官職。

司馬懿適時伸出援手,把傅嘏拉入旗下。
知遇之恩不報,傅嘏的聖賢書也是白讀了,就此為「司馬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是的,傅嘏不但是司馬師的最高參謀,在司馬師死後,朝廷欲拉攏他來反轉司馬政權時,傅嘏仍然選擇幫助司馬昭奪政。
此功,讓傅嘏得封鄉侯。
不過在司馬昭接棒後不久,傅嘏就過世了。

沒有傅嘏,就沒有晉朝。

後來司馬昭改五等爵制,一樣讓傅嘏的兒子「祗」轉任子爵。
是這樣,曹魏侯分三級,縣鄉亭。
五等爵分十級,郡公、縣公、大國侯、次國侯、大國伯、次國伯、大國子、次國子、大國男、次國男。

公是特制,比方劉禪就是安樂縣公。這種不是一般臣子可以上去的位置。
只看後面八級,子爵就跟原本的鄉侯一樣,是在中間層級。

傅祗後來也當上了西晉司空,傅家大富大貴。

鍾會就悲劇得多。
事實上,鍾會比當時的青年派要小了一輩。
大體來說,鍾會的年紀都可以叫司馬師啦傅嘏啦一聲爸爸。

不過實際上鍾會的爸爸是比司馬懿還要大一輩的鍾繇,七十歲才生了這個小兒子。
只能說貴圈真亂。

鍾會的地位不高,但智力據說是當時司馬師陣營中最高的。
基本上就是一個諸葛孔明。

鍾會當時除了擔任參謀,常駐的職務其實是陪伴皇帝--情報,是一切策略的基礎。
特別是高貴鄉公曹髦為帝的時間,鍾會絕對是司馬兄弟用來監督皇帝的重要人物。
之一。

還可以注意到王沈跟裴秀。

王沈比較難認定,他是一開始就是司馬昭的人馬,還是在曹髦之亂中立功所致。
他是魏朝大將王昶的姪兒,在一開始的青年革命中,其實是曹爽派的人馬。

曹爽被誅後,王沈也遭免官。
但之後能夠於禁宮任職,要說他沒跟司馬兄弟有些交易,好像也不太自然吧?

王沈跟裴秀,都是開晉四大功臣之一。
裴秀的父親裴潛,在【鮮卑梟雄軻比能】的篇章有提過,乃曹操手下一邊疆大將。
最高當到尚書令,以公正嚴明廉潔出名。

很多人都認為,裴潛絕對有資格升上三公。
其實裴潛的父親,在漢獻帝手下也是大官,但是因為裴潛少年放蕩是個賠錢貨,就被他爸斷絕了關係。

曹操不會在乎這種事,爸爸好用用爸爸,兒子好用用兒子。
但這件事不僅是裴潛心中的痛,更是當陳群制定九品官人法後,裴潛出身的一大劣勢。

你再怎麼有能力,卻只能獨立於家族之外,在那個年代就是一個可悲的人。

即使如此,當裴潛的父親過世,裴潛還是按照禮法,為父服喪,辭去了尚書令一職。
正當大家認為他洗清了汙點,重回朝堂必有一番作為時,青年革命也展開了。

裴潛是老頭子,但也有好兒子。

他的兒子裴秀,從小就好學有禮。但由於裴潛被家族排擠,所以裴秀也只是個鄉下秀才。
青年革命時期,毌丘儉把裴秀推薦給了曹爽,在大將軍府底下任職。

所以大家才會覺得裴潛要發達了……有能力,重回家族,兒子又得大將軍重用。
結果裴潛就死了,沒戲。

五年後,曹爽倒台,裴秀也受到了牽連。

但裴家的不走運,也到此為止。
正當司馬懿大權在握,司馬師在背後壯大自己勢力的同時,司馬昭看上了裴秀。
都說「三馬食曹」,最後一口咬下的,終究是司馬昭這一脈。

在司馬昭被派任安東將軍,前往「預防」王凌之亂的時候,裴秀就成為了司馬昭的軍師。
這個才是真正屬於司馬昭的心腹參謀。

由於曹髦一度打算在司馬師過世時,奪司馬家軍政大權,你說,司馬昭能不防嗎?
但,這個「防備」,或許就出自於鍾會的提議。

鍾會調到曹髦身邊,裴秀,也跟著去了。
想像成司馬師的頂尖謀士,跟司馬昭的頭號軍師在此時展開角力,感覺會更精彩一些。

更精彩的是,接下來諸葛誕引爆淮南第三叛,司馬昭帶著皇帝曹髦跟皇太后親征。
裴秀跟鍾會「被曹髦」轉上前線,給司馬昭出謀劃策。

上面也說了,鍾會被評為當時第一,人們都說他智比張良。
陳壽也表示,此戰鍾會「謀居多」。

戰平後,司馬昭要鍾會任太僕,算是最親近皇帝又最高級的官員,但鍾會拒絕。
裴秀,則僅是轉任尚書。

龍虎之爭,高下已現。

但司馬昭是怎麼想的?
司馬昭認為,軍事面是鍾會較強,但裴秀的政務面,仍有發揮的餘地。

謀害曹髦之後,裴秀升任尚書僕射,進入政務核心的殿堂。
另一邊,鍾會則倡議滅蜀。

他們都知道,司馬昭的目光,已經看向了皇帝的位子。
裴秀還能做些甚麼,來挽回頹勢嗎?

自然就是拉攏太子。

當時司馬昭較喜愛過繼給哥哥的次子司馬攸。
裴秀就找上了司馬炎,擬定了「非人臣之相」的說詞,成功打動了司馬昭。

加上鍾會西征叛變,司馬昭更是看重忠心又能做長遠打算的裴秀。
咸熈元年,官位較低的裴秀,竟也能與荀顗、賈充展開了新一波的改革。

這不是為了復興魏朝,而是要幫將來的新王朝鋪路。

司馬昭所恢復的五等爵制,也是由裴秀所擬定。
而隨著司馬昭過世,爭儲有功的裴秀,被調至晉國為尚書令、右光祿大夫,並得自開府取士。

同時,司馬炎也給予裴秀能夠進出禁宮,與自己議事的權力。
司馬炎篡魏,裴秀也得封為開國九公之一。

這樣的殊榮,你怎能說裴秀不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呢?

但其實我們也不難看出,裴秀這個人挺小人的。
很快,就有人檢舉他開後門任用官員,又私佔官田。

一條又一條的罪名,就是要裴秀下台。

可你知道,在晉代史料中,司馬昭跟司馬炎父子之所以能取魏代之,很大原因就是他們的「寬大仁厚」。
說到這裡,我好像有點明白篡漢而立,進行多種改革,為隋唐盛世奠基的魏文帝曹丕這個人了。

《三國志》沒有書明當時曹丕的改革,有沒有臣民反對不安。
但卻著重於描寫:曹丕心眼很小。

充滿猜忌懷疑的魏之王朝,被寬大仁厚的晉之王朝所取代,真的是非常具備文學性與戲劇性的「天意」啊。

司馬氏有多仁厚?一言以蔽之,護短。
司馬炎一次又一次的為裴秀開脫,更讓他升上三公之一的司空。

再讓我岔一下題,這個「帝王仁厚」,在政治教育底下,都是優良特質。
但其實就明顯種下了西晉王朝的敗亡之因。

國家不是依靠領導者的英明神武所運作,更重要的是制度、律法,與政府結構。

漢武帝窮兵黷武又暴躁,但他總不逾法。
兩漢更是幼帝少帝滿地爬,何以能維持四百年國祚,僅王莽曹丕得篡?

漢朝的政府,長期擁有即使缺少皇帝也能運作的能力。
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它其實偏向法治國家。

但畢竟不是輸入超級電腦,數百年來維持不變公正行事。
當權力越來越往「英雄人物」的身上傾斜,漢朝也一點一點的敗亡了。

曹丕雖然大刀闊斧的要修正政府制度,但他真的很短命。
我開始懷疑他是因為太多事情要做忙死的了。

正因為人治的情況,以及對英雄的期待沒有改善,所以曹魏並沒有翻轉這個亂世,只是成為一個過度。
一個新亂世的開端。

不過,從一波又一波政治鬥爭中摸滾打爬出來的裴秀,也是有真才實學的。
這也很重要,就是因為司馬炎身邊還有這一票精英,才能夠開創西晉短暫的太平盛世。

然而,一世二十年。
這一票正始青年革命的英才,大約在西元260年左右進入中年,並且展開他們的精華時代。

很顯然,下一次世代交替,將會出現在西元280年左右。
那肯定會是西晉由盛轉衰的時間。

而且,司馬炎不是讓裴秀「審判無罪」,是有罪,朕不追究。
在權謀上,這無疑是優秀的手段。

裴秀也再次為我們呈現了「私德不佳,無損其才」的典範。
「秀儒學洽聞,且留心政事,當禪代之際,總納言之要,其所裁當,禮無違者。」

他不僅是個優秀的大官,更是當代十分重要,甚至影響後代的地理學者。
先秦兩漢的地理學,是滿落後的。

《山海經》至今仍然無法被分辨所敘述的確實範圍,就是因為在裴秀之前,中國對於方位,距離測量,繪圖比例都很隨便。
甚至地名。

這些事情,方方面面的顯示在史書各種政治與軍事面上。
比較明顯有在注意地理學的皇帝,可能就是秦始皇。

他所建造大量的「人工設施」,對於地域的界定與距離測量,有絕對性的幫助。
而且秦始皇還統一了度量衡呢。

照裴秀的說法,蕭何當年應該有從咸陽城中搶下秦朝的地理資料,不過到了晉朝,那是幾乎都喪失了。
經歷更始滅新莽,光武立洛陽,董卓遷長安,曹操移許都,曹丕再搬回洛陽……

除了曹丕那是和平轉移,前面基本上都很難完整傳承資料的。

地理學不僅對承平年代的地域管理重要,對於戰爭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三國時代自然也有英雄們會注意到這個部分。

曹魏來說,賈逵,鄧艾,都是在生平記錄中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研究的專長。
但要像裴秀這樣好好做下來整理文獻圖紙,那就不是戰亂之世的人可以做到的事了。

裴秀整理了過去的文獻,並且根據當時近代的測量,重新繪製中國十六州地圖。
並制定「製圖六體」,以為後世製作地圖的標竿。

「製圖之體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數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

前面三個他都有細細說明,所以我們知道:分率是比例尺,准望指標定的方向,道里就是距離。

後面三個,裴秀表示「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險之異也」
那我自己理解一下。

高下很簡單,就是高度在圖面上的呈現。
當時沒有「海平面」的觀念,所以只有相對高度,而沒有海拔高度,因地制宜。

方邪應該就是角度,迂直就是曲度。
從上帝視角(鳥瞰)要取出這些東西很容易,但在地平面上的觀察角度就不容易了。

當人類在感覺自己走直線的時候,實際上並不見得……這是在叢林跟山路中最容易迷失的原因。

這時候就需要:指南針!
以記錄來說,中國要到北宋才製作出精度比較高的人工指南針。
漢代所使用的「司南」到底是什麼,目前還不能說有個定論。

同樣的,也不用想說裴秀新作這套《禹貢地域圖》就是劃時代的革新天下無敵像GPS一樣精準了。

但這個新的標準化規格,對接下來的中國是否有什麼影響呢?
或許在後面的戰爭時代,能夠更好的體現出來吧。

《禹貢地域圖》序言裡面還有一段饒富趣味的話:「文皇帝乃命有司,撰訪吳蜀地圖。蜀土既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圖記,罔或有差。」

文皇帝就是晉文帝司馬昭,改朝換代了嘛。
這意思是說,司馬昭在三國鼎立時期,就已經開始繪製全國地圖。

消滅蜀國後,對照行軍資料重新校驗過了這些部分。
而裴秀寫下這個序文的時候,吳國還好端端的在那裡。

這是不言而言:江東的地圖,不能做準滴。

相對來說,《禹貢地域圖》的誕生,其政治意義恐怕也是:應當平定吳賊,完成這空前大作。
為什麼說也是?因為我其實相信,《三國志》的編寫展開,同樣有著:「應當平定吳賊,完成這空前大作。」的政治宣傳在。

這個判斷我們可以從蜀漢滅亡前的國內爭論來做對照。
主和派會覺得,三國鼎立,誰也拿不下誰,我們為什麼還要終日北伐,不好好安穩過日子呢?

吵是沒有結果的。

但透過政治宣傳,來讓更多人知道「統一」的利益所在,那風向就會促使「表決」變得有意義。
決策沒有對錯,票多的贏。

一邊要讓群臣百姓認為,晉朝是個安居樂業好所在。一邊又要宣傳統一的重要性。
武統威嚇對於司馬家的統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應該不難明白。

不過,裴秀並沒有迎來滅吳之戰。
司馬炎篡魏後的第七年,裴秀服了寒食散,又喝了冷酒,就掛了。

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是過去曹魏第一美男子何晏最喜歡的藥物。
服用後提神醒腦,血行加速,長期使用更能使皮膚白皙。

在何晏的大力推廣下,實為曹魏時尚圈中盛行的「毒品」。
當然啦,也有助性的效果(無錯字)。

由於寒食散讓人燥熱,所以需要吃冷的食物,洗冷浴等來發散藥性。
偏偏只有酒應該喝熱的。

這個《紅樓夢》有說過:「酒性最熱,若熱吃下去,散發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

寒食散吃下去之後,需要散熱。
喝了冷酒,熱性就反而往腸胃去,散不出,就暴斃啦。

但要說裴秀一時搞錯也太扯了。
考慮到寒食散的問世,以及裴秀的出身,這東西他肯定從二十幾歲吃到四十幾歲。

更不要說酒溫有差,難道他喝下去一點感覺也沒有嗎?
不會吐掉逆?又不是八九十歲的老人。

記史的,跟寫史的,即使在《晉書》也不是同一個人。
在裴秀的過世與司馬炎頒布的詔令後,就還多了這麼一段敘述。

「初,秀以尚書三十六曹統事准例不明,宜使諸卿任職,未及奏而薨。其友人料其書記,得表草言平吳之事。」
「孫皓酷虐,不及聖明禦世兼弱攻昧,使遺子孫,將遂不能臣;時有否泰,非萬安之勢也。臣昔雖已屢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篤不起,謹重屍啟。願陛下時共施用。」
詔報曰:「司空薨,痛悼不能去心。又得表草,雖在危困,不忘王室,盡忠憂國。省益傷切,輒當與諸賢共論也。」

裴秀那時候是要整頓一下尚書省,但他的報告做好了還沒呈上,就掛掉了。
而他的朋友幫他整理「上傳」的時候,就多了這麼一份「請帝伐吳書」。

伐吳,就這麼成了當世名公裴秀的遺志。提上了晉朝的日程表。

是誰,拿裴秀的命,來請天子的劍?
西晉,就在這片爾虞我詐的疑雲中,揭開了序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8會員
83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你就算封鎖了言論自由,我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Thumbnail
avatar
韓俊碩
2024-05-05
至十二月第五周(至12/31)更新進度報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諸位呱友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 千山萬水總是情,時差十二小時的馬里蘭,都有蛙友記得在中午,跟咱說聲Merry Christmas,而今晚一起呼吸著冷冽的空氣,早一個小時散會回家,其實源自始終思念…… 聽席琳迪翁《The Power Of Love》,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崛起與消逝……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12-24
當名人帶頭嗑藥,造就一個「發狂」的時代:何晏與五石散,至死不休的魏晉服散風潮魏晉時代竟然有一個男子,不僅自己改良出新式補(毒)品,還親身代言,到最後開啟了「大嗑藥時代」? 何晏改良出了「五石散」,發現它有強身健體的好功效,沒想到身體卻越吃越糟,最後甚至面色慘白,長得跟鬼一樣。 不料,這種嗑藥的風氣卻越來越盛行,就像一個漩渦,把跟風的士大夫都捲了進去,淹沒在時代的狂潮之中。
Thumbnail
avatar
文學碎碎念
2023-11-12
閉嘴的藝術:以退為進的刻意沉默,讓你趨吉避凶,家庭與事業如沐春風 當台上的演講者停頓三秒的時候,你會低下頭做別的事情,抑或是更專注於他接下來所要講的話?曾經看過犯罪溝通談判專家表示,當怎麼樣嚴刑拷問都無法讓嫌疑犯說出任何一句話的時候,不如在他面前保持沈默良久還來得容易讓對方主動開口。 當我們都在鼓勵每個人必須勇於表達自我的同時,很容易忽略適時「閉嘴」也同樣重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3-09-09
閉嘴的藝術:以退為進的刻意沉默,讓你趨吉避凶,家庭與事業如沐春風學會閉嘴讓你煥然一新。 近半年開始大量參加社交活動, 我說了比以往更多的話, 然後好幾次想賞自己巴掌。 有次不小心講錯話, 明顯感到現場氣溫下降二十度, 當下希望可以把那句話吞回去。 還有次在聚會中, 我回應對方的話, 繼續往下說, 結果講太多不該說的東西, 瞬間看
Thumbnail
avatar
雞蛋哥
2023-08-02
[阿虛的電子銀杏] 從武漢肺炎本土疫情看都市治理:以雙北及民進黨執政縣市為例 系列3:亡羊補牢(1)—封城爭議、市場管制與實聯制「電子銀杏」第一號長篇系列文,延續既有的脈絡,以2021年台灣首度不幸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這篇主要處理的是當時的封城爭議、市場管制與實聯制,同樣檢討這些措施的得失
avatar
Kyon Smith
2023-02-15
兆豐金 2886 防疫險保單今年 H1 到期,資本風險降低,股息有望?現價買進預估殖利率為?「2023/1/12 更新」本專欄透過各類股票、多家企業、多種 ETF,帶大家從各式各樣公開且可搜尋到的一般性之證券投資訊息來觀察一間公司,並透過資訊歷史資料的彙整,來去整理出明年可能會配發的股息股利、全年 EPS 以及現價買進的預估殖利率。
Thumbnail
avatar
大俠武林
2023-01-12
元大金 2885 仍有豐厚本錢可供盈餘分派,今年股息有望發多少?現價買進的預估殖利率為多少?「2023/1/10 更新」本專欄透過各類股票、多家企業、多種 ETF,帶大家從各式各樣公開且可搜尋到的一般性之證券投資訊息來觀察一間公司,並透過資訊歷史資料的彙整,來去整理出明年可能會配發的股息股利、全年 EPS 以及現價買進的預估殖利率。
Thumbnail
avatar
大俠武林
2023-01-10
【虛擬土地】8個必知的土地價值與獲利機會! 為何匯豐、愛迪達多個大品牌搶著進入?如何高效獲利?現實生活中需要土地去建設,不管是蓋公園、醫院或房子,土地都是很重要的一塊。也因為許多人喜歡投資房地產,所以對虛擬土地的價值可以很快了解。 由於大家對元宇宙的虛擬土地與房產的興趣日漸增加。現行大品牌也陸續進駐,明星也瘋狂。如何在虛擬土地上獲利、建設、遊玩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Thumbnail
avatar
Metaman加密商人
2022-12-27
【數位教養不卡關 #9】曾多聞:數位教養就是在這瘋狂進步的世界裡,持續陪伴孩子面對新的挑戰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展翅協會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