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新書做採訪,用地道人的角度帶大家尋找老派香港。想起老派,我怎麼都一定會從中西上環那一帶開始,那是殖民時代香港歷史的開端。趁著農曆年假期、趁著市面未算太人來人往,為這本書展開序幕,決定周末從西營盤開始。自從有了地鐵以後,西營盤的老東西逐漸褪色,很多地方都逐漸的換上「新裝」,因為這一篇章是說「新舊交融的老派香港」,西營盤是表表者。許多咖啡店也由中環開到這邊來,趁著租金還算便宜過中上環,這帶吸引了不少咖啡店進駐,比起深水埗的「重災區」,這一帶來得較為溫和,至少我還感受到老闆們對咖啡的熱愛,而不是一味跟風照抄讓大家打打卡而已。
付費限定
高街不只有鬼屋 來喝杯新舊交融的咖啡吧﹗SO.HIGH Coffee Ba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沙米@一隅的沙龍
123會員
72內容數
“文房“的成立,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自己在外國去的咖啡館、cafe、文具店、雜貨小舖,也了解許多品牌,也許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文創品牌的故事。
這個地方,把我到過的一隅,用文字和影像一點一滴記錄下來,這裡都是我自己寫的東西,是我的私房筆記本。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以前曾在吳興街商圈生活過,看過這塊街角畸零地最原始的樣貌,對於小川珈琲所能將它整理起來,成為一間特色的外帶咖啡吧,感到嘖嘖稱奇呀!
目測不到兩坪的空間,以前真的很像廢墟小屋,經過巧妙的設計改裝,特別是那三道可以向上開起的木窗,提供了外帶咖啡吧能有更多的彈性運用。
義式濃縮、美式、拿鐵、單品咖啡等

以前曾在吳興街商圈生活過,看過這塊街角畸零地最原始的樣貌,對於小川珈琲所能將它整理起來,成為一間特色的外帶咖啡吧,感到嘖嘖稱奇呀!
目測不到兩坪的空間,以前真的很像廢墟小屋,經過巧妙的設計改裝,特別是那三道可以向上開起的木窗,提供了外帶咖啡吧能有更多的彈性運用。
義式濃縮、美式、拿鐵、單品咖啡等

延續長輩對這塊土地的愛,由孫子改建原本居住的百年三合院,在菜單中放入了阿嬤的手路菜,另外加上嚴選調配的精選咖啡,坐在帶有復古感的空間裡,細細品味屬於這裡才有的美好滋味
進到這裡巷道的時候,紅磚瓦牆的建築讓人感受到古早的氛圍感
建築的設計上有點新舊交錯又不失原本的味道
這裡主打的是咖啡,精品咖啡大約有

延續長輩對這塊土地的愛,由孫子改建原本居住的百年三合院,在菜單中放入了阿嬤的手路菜,另外加上嚴選調配的精選咖啡,坐在帶有復古感的空間裡,細細品味屬於這裡才有的美好滋味
進到這裡巷道的時候,紅磚瓦牆的建築讓人感受到古早的氛圍感
建築的設計上有點新舊交錯又不失原本的味道
這裡主打的是咖啡,精品咖啡大約有

香港是個變化相當大的城市,要新舊交融不容易,特別政府不重視保育,只有靠民間的小店小商家共同努力,才得以保住代表香港的東西。

香港是個變化相當大的城市,要新舊交融不容易,特別政府不重視保育,只有靠民間的小店小商家共同努力,才得以保住代表香港的東西。

前幾天到高雄,抽空找文史達人沈政璋醫師吃飯聊天,他帶著我穿街走巷,來到市場邊,在一條略顯髒亂而且似乎有些怪味的小巷裡,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據說已原汁原味裝潢在此經營將近半個世紀,除了偶爾出現的工讀生,這裡數十年來就是由一對姊妹來經營,近年似乎只看到已有相當年紀的姊妹用酒精燈煮著吸虹式咖啡。

前幾天到高雄,抽空找文史達人沈政璋醫師吃飯聊天,他帶著我穿街走巷,來到市場邊,在一條略顯髒亂而且似乎有些怪味的小巷裡,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據說已原汁原味裝潢在此經營將近半個世紀,除了偶爾出現的工讀生,這裡數十年來就是由一對姊妹來經營,近年似乎只看到已有相當年紀的姊妹用酒精燈煮著吸虹式咖啡。

「HERE &U」是迪化街內預約制咖啡店「HERE&THERE」的分店,在長安西路巷弄內,這區的街屋不比大稻埕迪化街上的氣派豪華,從賣批發物件的太原路繞進來,低調的老宅有著沉穩又神祕的氣氛。 三坪大的老屋空間僅容得下四張椅子,若再加上騎樓上的兩組舊椅子,能夠接待的客人仍是相當有限。

「HERE &U」是迪化街內預約制咖啡店「HERE&THERE」的分店,在長安西路巷弄內,這區的街屋不比大稻埕迪化街上的氣派豪華,從賣批發物件的太原路繞進來,低調的老宅有著沉穩又神祕的氣氛。 三坪大的老屋空間僅容得下四張椅子,若再加上騎樓上的兩組舊椅子,能夠接待的客人仍是相當有限。

沿著重慶南路行走,尋找古蹟咖啡廳,2006年開幕的星巴克重慶門市,是第一間以藝文形象為主題的門市,白色拱形門窗、羅馬造型迴廊,散發巴洛克古典異國風的味道。

沿著重慶南路行走,尋找古蹟咖啡廳,2006年開幕的星巴克重慶門市,是第一間以藝文形象為主題的門市,白色拱形門窗、羅馬造型迴廊,散發巴洛克古典異國風的味道。

淺川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淺川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本文介紹的是筆者很喜歡的一間位於香港上環的咖啡廳。
前兩三年還在深圳工作的時候,由於地緣關係,香港成了同事間很喜歡利用假期快閃一日遊的地方。只要搭乘深圳地鐵到福田口岸通關,到了落馬洲就可以轉乘港鐵四處採點旅遊。後來從深圳北直通香港西九龍的高鐵路線開通後,到九龍、中環一帶就更方便了。

本文介紹的是筆者很喜歡的一間位於香港上環的咖啡廳。
前兩三年還在深圳工作的時候,由於地緣關係,香港成了同事間很喜歡利用假期快閃一日遊的地方。只要搭乘深圳地鐵到福田口岸通關,到了落馬洲就可以轉乘港鐵四處採點旅遊。後來從深圳北直通香港西九龍的高鐵路線開通後,到九龍、中環一帶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