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駭客任務》電影裡,生活在母體中,一心追求真相的尼歐最後被帶到莫斐斯的房間,莫斐斯拿出了一顆藍色藥丸和一顆紅色藥丸給尼歐做選擇:吃下藍色的藥丸,他就會忘記一切,回到自己孰悉的日常生活;而選擇紅色藥丸雖然能夠讓他得知母體的真面目,卻也代表他必須前往另一個未知的世界,而且正如莫斐斯所說的:「There's no turning back」,一旦做出選擇,就沒有回頭路了。
在電影裡,尼歐沒有考慮太久,就篤定的拿起了紅色藥丸,但如果你是尼歐,又會怎麼做呢?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其實都必須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有的選擇很容易,比方說「今天早餐吃什麼」,不論我們最後選的是蛋餅還是三明治,內心應該都不會太糾結,畢竟,明天又會再吃一次早餐,有什麼想吃但沒有吃到的,以後還有的是機會。可是,有些選擇就比較困難,比方大學選擇科系、畢業選擇工作,當我們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心力、金錢,去做這種「沒有回頭路」的選擇時,就必須更審慎的進行考慮。
經濟學中有個重要的原則叫做「trade off」,翻譯成中文,比較近似的概念可能是「取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論我們選擇的是哪條路,雖然都會得到收穫和成果,只是同時也要放棄「如果選擇其他路徑才會看見」的美麗風景,而這些我們為了抓「魚」而捨棄的「熊掌」,就是大家時常聽到的「機會成本」。
經濟學乍聽之下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有位投資的前輩曾告訴我,經濟學說穿了只是在講幾個字:「世界資源有限,人類欲望無窮」,如果想要利用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欲望滿足(在經濟學裡稱為「效用」),我們就必須知道如何做聰明的選擇,而對「成本」的概念有正確的理解,就是做出聰明選擇的第一步。
如果把範圍限縮到投資這件事,經驗不足的投資人可能都會覺得把資金大幅配置在股市風險太高,畢竟,在市場波動性增加的時候,大盤動輒10%、20%的跌幅,的確有可能讓投資人還沒賺錢,就先賠錢。因此,如果以「不賠錢」為原則,許多人談到投資都只會優先考慮定存、儲蓄險這樣的工具。只是,把大部分的錢放在低利的保本型商品,雖然看起來好像安安穩穩的,每年「賺」個2%也很不錯,然而,如果大盤指數長期的期望報酬是10%,套用機會成本的觀念來看的話,因為自己「選擇定存、捨棄股市」而沒有辦法賺到的錢,其實也應當被視作損失的。把錢放到定存的做法,表面上看起來是賺錢,計入機會成本之後,長期下來每年居然會讓投資人倒賠8%,這樣你聽了是不是會覺得有點心痛呢?
除了「機會成本」之外,經濟學中還有「沉沒成本」以及「外部成本」兩個重要的概念,它們也時常造成投資人的盲點,在這裡一併和大家分享:
「沉沒成本」的意思是過去已經發生,不論你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的歷史成本,當我們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切記要把這些成本摒除在所有考量之外,不要受它們的影響,否則常常就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比如說,當你買進了一支股票或基金,假如果這個標的隔天馬上就下跌了10%,人性的弱點通常會讓我們覺得:「我只要慢慢等它漲10%回來,然後趕快賣掉,我就沒有賠錢了」,這便是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而產生錯覺。如果一個比較理性的投資人遇到這樣的情形,雖然可能會小小埋怨一下自己運氣不好,但最後還是會回歸到原本設定的投資策略:例如右側交易者就會在觸及到停損點時果斷出場,將資金抽離去尋找更好的機會,不會不管股價怎麼跌都一直凹下去,而如果進場的理由沒有發生改變,左側交易者就會趁著股價修正時進場繼續抄底,等到股價漲回相對高點(注意不是買進成本)時再獲利了結。
「外部成本」的意思是,當我們評估一個決策的得失時,往往會忽略一些隱性的、不是由我們直接承擔的成本,如果將這些成本納入考量,便可能會改變我們原先的選擇。舉例來說,如果有間黑心工廠的製程會造成汙染,但它卻不願意加裝環保設備,那麼這些汙染最後影響了附近居民的健康,可能造成很高的社會成本,但卻不會反映在工廠的經營績效中,這是十分不合理的。可是,如果增加了安裝環保設備的支出後,原先賺錢的工廠就會變成虧損的話,那這間工廠就不應該繼續經營下去了。
如果知道了「外部成本」的概念,或許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在投資這件事上是否也不知不覺的製造了某些和投資無關的外部成本呢?比方說,如果你採取的是比較主動、短線的投資策略,需要投入比較多看盤、研究的時間,同時也承擔較大的壓力,在你沒有覺察的情況下,這些對你的本業工作、家庭經營、情緒和健康都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此一來,我們就要衡量看看,加計這些「外部成本」之後,自己比較主動的投資策略真的有帶來足夠的超額報酬嗎?如果沒有,或許我們就要想辦法降低這些成本,比方採取比較被動的投資方式;或是努力變得更厲害一點,提升投資績效,讓自己的付出有值得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