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幾年加密貨幣大爆噴的時候,自建礦場還沒那麼虧本,全盛時期還可以達到挖礦十個月就回本礦場錢的程度,以投機的週期來說著實瘋狂。
那時一個小型的礦場大約五十萬就可以了。
有一個負二代朋友便找我合夥,一人只要出二十五萬,共有一個礦場。
然而先別提我看不看好加密貨幣,我直接就不看好她,還不如我自己弄,於是找個藉口推掉了這個邀約,隨即研究起自幹一個礦場的風險與收益,最後覺得自己拿五十萬出來承擔風險並不妥適,沒做。
很幸運地加密貨幣總體市場沒過一年就崩盤了,崩到很多礦工直接關機,因為連電費都打不平。也不知道那個朋友回本了沒,從當初那個決定以來也兩年多了,目前還是我小贏一些。
也就是在不同選擇中,選擇其一而放棄的其他選項裡,價值最高的一個。
不跳槽自以為圖個安逸、穩定,以為自己不用選擇,留在舒適圈似乎不差,其實每天都在做選擇,每天都在承擔其實可以更高收益的機會成本。
不買投資商品的人可能認為自己手上扣現金,所以低風險。低風險所以低獲益,但「持有現金」仍是投資的一種,現金也有價值增貶的差異。
而按照現在通膨的速率,持有現金幾乎是「穩賠」的投資。
現金就是會一直貶值,若對物價上漲有感,其實可以認知到現金在貶值;又或者對標金價,黃金的特性就是保值,萬年不漲不跌的商品。
你說金價長期線圖一直漲欸?喔沒有,那其實就是你的現金一直在跌的體現。
最近體內的貪狼又開始做妖,回歸投機市場殺得不亦樂乎,目前還小賺了一些。
台灣一位知名政治人物說過:「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一語道盡選舉的本質;而投機市場差不多,就是「漲了就賺錢,跌了就賠錢。」
所以表面上只有兩個按鈕,買進跟賣出,看起來是二分之一。
事實上卻無時無刻都不在抉擇的猶豫之下:
建倉之前:做多、不做、做空?
建倉之後:續抱、平倉、平倉再反手?
隨時在選擇、處處在選擇。
有時候行動了所以賺錢,有時候不行動才是賺錢。
有時候多做多錯,有時候不做就是錯。
你說能不能找到完全不用選擇的路子?錯了,你還是在選擇,每天都在放棄機會成本,你只是遮住自己的眼睛當作自己不用選擇。
至於有人說某某投資找你加入的,若提到「零成本」或「零風險」的,會講這種話的要嘛菜雞,要嘛就詐騙集團。
--更多有關【機率世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