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本質,是不分性別的|讀《科學愛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重讀後不得不讚嘆珍奈如此實驗性的著作,不僅將《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的時空、心境,與現代跨性別者芮•雪萊交錯安排,以兩者相呼應「性別不分男女,陽剛與陰柔為一體兩面」的概念,還透過男主角維多傳遞哲學家尼采的思想,而男配角朗恩對性愛機器人的看法也值得探討。

「不過就關於性愛機器人,加之重塑文學經典《科學愛人》的現代仿作。」這是我第一次讀《科學愛人》的心得,那時候我還未閱讀巴代伊《眼睛的故事》、伊娃‧易洛斯《為什麼不愛了》,以及珍奈‧溫特森的其他著作,幸好參加[月讀。書咖]週三讀書會,讓我有機會重讀,深刻地反思肉體與情愛的關係,以及性別對社會角色形塑的影響。

《科學愛人》有著大量對話,對話沒有上下引號,且不說明是哪個人物說話,很挑戰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其中有兩個時空穿插:《科學怪人》瑪麗‧雪萊創作之時和現代芮‧雪萊醫生。以剛看完《幽靈社團》來說,這種穿插寫法已經算是「小咖」了!《幽靈社團》不僅時序混亂、設定模糊,還不時出現令人噁心的畫面,連《科學愛人》突如其來的性愛場面都相對很不驚嚇了。

書中有另一條支線「貝德拉姆」,乘船的旅客讀了來自維多‧弗蘭肯斯坦的日誌,他讀到日誌裡的悲傷,日誌主人維多以為自己尋覓的是生機,其實是自己的死亡,因為唯有死亡,才能與失去的人們團聚,然而對旅客來說,他不會刻意追尋死亡,也不害怕將帶來平靜的死亡,這段話恰恰與《科學怪人》探尋生死之意義相輔相成。

作者珍奈透過瑪麗‧雪萊說道,「我有愛,但在這充滿死亡的世界裡,我看不見愛的真義。真希望能有一個沒有嬰兒、沒有肉體,只有心智存在,以思考美與真理的世界。假使不是肉體束縛著我們,我們就不會遭受如此的折磨痛苦。」這與瑪麗著作中「科學怪人」設定卻是衝突的。

科學怪人的肉身是由多個死屍所拼湊出來,他獲得了生命,體驗了「人」生,前段話卻否認肉體的意義,讚嘆靈性的存在,回顧怪人汲汲營營找尋的生命答案,不就是「具有靈魂的肉體是否才是『真人類』?」

珍奈沒有在小說給予讀者任何的解答,她反而藉由熱愛自己身體與身份的芮,告訴讀者何謂愛的本質──不分性別與性徵,願意相信、付出,勇於接納、包容另一人的一切,那就是愛。

👩‍🔬幕後花絮

我對珍奈在《科學愛人》所傳達「愛的宗旨」感到不可思議;年二十五時的成名半自傳小說《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五十五歲時補述母愛創傷《正常就好,何必快樂?》,有著優美對白的多短篇小說《The PowerBook》,拿破崙時代下男女依附又開放的關係《激情》,每一本著作都有著對性別議題與社會刻板印象的衝撞,珍奈的膽大與熱情藉由人物、情節和時空肆意奔放,說她是性別探索小說作家中的「芙烈達」一點都不為過。

我對珍奈作品的期待與喜愛,已經遠遠超過愛特伍,愛特伍的反烏托邦和厭女情節,儼然滿足不了我對性別議題的執著與研究啦!

我必須說自己寫這篇心得時有點任性,任由自己漫談珍奈及詮釋小說,若有冒犯或誤解,歡迎大家提出討論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享閱沙龍的沙龍
16會員
38內容數
文章題材出自《642件可寫的事》 挑戰自己的文筆與想像 歡迎回覆分享創作想法
享閱沙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非常的驚喜,兩個半小時的劇情真的是非常之飽滿,劇情地點從倫敦到里斯本到海上郵輪到驚鴻一瞥的亞力山卓再到巴黎,最後回到倫敦,展現出了多元的風貌。 故事明顯設定在約19世紀的蒸氣龐克世界,蒸氣馬車、蒸氣纜車、蒸氣郵輪,展現出了與現存世界截然不同的可能性,這也是科幻故事的醍醐味。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非常的驚喜,兩個半小時的劇情真的是非常之飽滿,劇情地點從倫敦到里斯本到海上郵輪到驚鴻一瞥的亞力山卓再到巴黎,最後回到倫敦,展現出了多元的風貌。 故事明顯設定在約19世紀的蒸氣龐克世界,蒸氣馬車、蒸氣纜車、蒸氣郵輪,展現出了與現存世界截然不同的可能性,這也是科幻故事的醍醐味。
Thumbnail
大家都說人類因為具有七情六慾的心性才成為萬物之王,那麼是否萬物中就只有人類才真正地能擁有「心性」呢?如果人類也製作了一款號稱也可以表達心性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可否可能完美地詮釋「心性」嗎?這本書的結局似乎暗示了答案。
Thumbnail
大家都說人類因為具有七情六慾的心性才成為萬物之王,那麼是否萬物中就只有人類才真正地能擁有「心性」呢?如果人類也製作了一款號稱也可以表達心性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可否可能完美地詮釋「心性」嗎?這本書的結局似乎暗示了答案。
Thumbnail
殭屍,狼人,吸血鬼還有科學怪人,哪一個可怕?按我說,每個都很可怕。最大的差別點是,科學怪人是人所刻意創造出來的,它的生跟死,都有點哲學的味道在裡面。
Thumbnail
殭屍,狼人,吸血鬼還有科學怪人,哪一個可怕?按我說,每個都很可怕。最大的差別點是,科學怪人是人所刻意創造出來的,它的生跟死,都有點哲學的味道在裡面。
Thumbnail
重讀後不得不讚嘆珍奈如此實驗性的著作,不僅將《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的時空、心境,與現代跨性別者芮交錯安排,用兩者相呼應「性別不分男女,陽剛與陰柔為一體兩面」的概念,還透過男主角維多傳遞哲學家尼采的思想,另外男配角朗恩對性愛機器人的看法也值得探討。
Thumbnail
重讀後不得不讚嘆珍奈如此實驗性的著作,不僅將《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的時空、心境,與現代跨性別者芮交錯安排,用兩者相呼應「性別不分男女,陽剛與陰柔為一體兩面」的概念,還透過男主角維多傳遞哲學家尼采的思想,另外男配角朗恩對性愛機器人的看法也值得探討。
Thumbnail
珍奈.溫特森,重構了兩百年前的這個夏夜,一道道閃電劈裂天空、湖上雷聲轟隆作響之際,「科學怪人」如何從瑪麗.雪萊的夢魘裡誕生。 這是十足十的後設,但後設並不是玩弄技巧,而是透過概念,連結不同的事物。 到這裡,我不禁想著:神造出人的時候,難道,他其實要造的是跟自己同一屬性的造物,神嗎?
Thumbnail
珍奈.溫特森,重構了兩百年前的這個夏夜,一道道閃電劈裂天空、湖上雷聲轟隆作響之際,「科學怪人」如何從瑪麗.雪萊的夢魘裡誕生。 這是十足十的後設,但後設並不是玩弄技巧,而是透過概念,連結不同的事物。 到這裡,我不禁想著:神造出人的時候,難道,他其實要造的是跟自己同一屬性的造物,神嗎?
Thumbnail
《克拉拉與太陽》的敘述視角讓人聯想到《長日將盡》中盡心盡責卻又寡言冷漠的高級管家。題材上面則是讓人聯想到描繪複製人主題的《別讓我走》,因為這部作品最後要回應的問題似乎是:讓人們獨特的事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克拉拉與太陽》的敘述視角讓人聯想到《長日將盡》中盡心盡責卻又寡言冷漠的高級管家。題材上面則是讓人聯想到描繪複製人主題的《別讓我走》,因為這部作品最後要回應的問題似乎是:讓人們獨特的事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 ●2021商周出版小說 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 Klara and the Sun】也許行得通,那我就有辦法愛妳了 【克拉拉與太陽 Klara and the Sun】,這大概是目前為止,我讀過把「主角」擬人化到一種極致新境界的小說。 我常常忘記小說中的「克拉拉」不是「人」...
Thumbnail
​​ ●2021商周出版小說 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 Klara and the Sun】也許行得通,那我就有辦法愛妳了 【克拉拉與太陽 Klara and the Sun】,這大概是目前為止,我讀過把「主角」擬人化到一種極致新境界的小說。 我常常忘記小說中的「克拉拉」不是「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