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閱讀週紀錄
閱讀雖然已經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但我仍會訂定每月閱讀本數,刻意提醒自己要維持習慣,不能因為工作忙碌或精神狀態而怠惰。從前能一天閱讀12本,現在11本已經是極限,可能是類別更多元,所以腦袋所能承受的資訊量,和使用的專注力有限。週日晚上我固定整理書單與檢視吸收狀況,計算本數才發現打破過往紀錄,我竟然達到47本!待會兒趕快來做個本週閱讀推薦排行和極短評。發現自己每次拖到每月推薦,推薦的都會是月底的書。
✨挑戰跨出舒適圈
這週閱讀的類別以文學為大宗,挑戰科幻大作《沙丘》,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柯慈和萊辛作品,說好這輩子絕不讀的哈金。其實我最開心的不是突破本數,而是突破閱讀主題與作家的舒適圈。鮮少涉略科幻的我,一會兒在《沙丘》流浪,一會兒在劉宇昆《隱娘》裡迷路,然後是在菲利普《尤比克》裡嗑藥;平時我會跳過西方重要作家,以前總覺得很難與這些作品產生共鳴,然而萊辛《金色筆記》、喬治‧歐威爾《向加泰隆尼亞致敬》都讓我雙手扶地、跪拜大嘆「神作」!
✨掰掰安撫之書們
《賣書成癡的真心告白》提及個人會有一本安撫之書,我看完這一章停下、站起,接著走向書櫃,我滿意地點點頭,驕傲自己不只有一本安撫之書。然而在聽完新手書店鄭宇庭店長肯定地說自己這輩子的安撫之書為《絕代雙驕》,我忽然在心底反駁。
「不!我這輩子的安撫之書不會只有一本,更甚在不同時期與經歷之下的自己會有其他書來到身邊。」考量自己不常重讀,收藏往往是癖好,且有時會因為藏書類別與主題,而限制自己對閱讀的想像與涉略,我忽然決定將那些曾經撫慰過自己的書籍送出。
書櫃需要新血和呼吸!整理後的藏書僅剩29本,但每本都是我目前重要的安撫之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的閱讀經驗與我的重疊,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恐懼》、《非關命運》中的戰爭描述和死亡恐懼讓我震撼;《我的米海爾》、《激情》中的情感使我重新塑造對兩性交流的印象;《埋伏》中的社會現象與殺人理由令我腦洞大開,開始喜歡「嚐試」特殊閱讀主題的書籍。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