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來,最hardcore的在地音樂祭 — 2022蚵寮漁村小搖滾(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蚵寮堤岸邊有著許多釣魚的人潮

蚵寮堤岸邊有著許多釣魚的人潮

2/25小漁滾前前夜祭這天,非常刻意造作地選了拍謝少年《台十七》當背景音樂,妄想著騎著機車在沒太多路燈的路上,沿著台十七慢行,迎著側吹而來的海風 — 結果,我卻跟著奇怪的指引騎到更深的黑夜裡。

「此路已到盡頭」的路標著實將我嚇了一跳,但前頭揹著漁具的阿北卻漸漸沒入樹叢的陰影之中,「賣鬧啊......」立馬回頭是岸,望向手錶似乎即將壓線到達,催了催油門,再次向較多亮光的那條路靠近。而後映入眼簾是熟悉的通安宮牌樓,提醒著旅人們,蚵寮就要到了

前前夜祭的頭陣表演是《拚場piànn-tiûnn》團隊帶來的〈勻境ûn-king〉,以台籍老兵許昭榮自焚的背景為題創作,意透過舞蹈及背景裝置傳達許先生的精神與不被記錄的台籍老兵故事。

廖苡晴柔軟中帶著剛毅的身段,讓人無法從她身上移開目光

廖苡晴柔軟中帶著剛毅的身段,讓人無法從她身上移開目光

舞蹈家廖苡晴執起一紅布條,矇上了雙眼,揮舞著手背上格外突兀的機械裝置,民俗儀式之中又帶著點未來感,領著群眾窺看屬於土地不為人所知的歷史,而現場的觀眾一同屏氣凝神,等著這個宛若文化祭祀的現場,例行的祭典即將展開。

以巫引靈。
觀聽世間百態的臺灣神靈,將踏除所有不義不祥,
釋放歷史中每一雙被矇上的眼、捂上的耳。
勻境神將與編舞家廖苡晴

勻境神將與編舞家廖苡晴

觀看這樣擁有深層台灣文化,結合現代形式的表演,不由得思考起先前大港開唱的Facebook「說唱宇宙」一詞的貼文爭議,對這種中國用詞的入侵其實我沒太多的驚訝,因為早在更多年前早就已經害怕過了。雖然討論多著重在大港開唱的舉辦初衷及價值,應該是更加本土、且與這種用法相牴觸的,到頭來最可怕的應該還是年輕世代默默被中國用語影響,且沒有意識地使用著(平時獲取資訊深受自抖音、小紅書等APP影響),然而義憤填膺的我們是否已成為那個老頑固世代了呢?也許該思考如何讓如此新潮有趣的文化展演,透過年輕世代所熟知的方式被認識,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似乎有些離題,看著表演不得不佩服這個團隊,超級炫的裝置搭配上舞者酣暢淋漓的躍身.以及電子樂的環繞起伏,為整個表演做最完美的妝點,不禁鼓掌起來了。

充滿標語的旗幟與裝置藝術

充滿標語的旗幟與裝置藝術

先前因大雨錯過了三牲獻藝與拍謝少年在駁二的表演,沒想到那天居然風雨無阻地進行,這次能在蚵寮漁村小搖滾看到,團隊原封不動的搬到近一小時車程之遙的港邊,著實非常興奮也很觸動,這麼晚才認識拚場piànn-tiûnn團隊,有些慚愧,所以會後趁著尚沒有太多樂迷到訪前,買了團隊繪製的民主戰士海報(以台灣六位自焚者為創作主角)以表支持,有興趣的人可以私訊他們粉專詢問。

拍謝少年貝斯手薑薑 (抱歉我手殘)

拍謝少年貝斯手薑薑 (抱歉我手殘)

這大概是我第五次在蚵寮看拍謝少年表演,除了第二、第三屆小搖滾外,過去蚵寮也曾以不同的突擊方式舉辦了議題的活動表演:像是為了支持香港反送中抗爭者的快閃音樂活動,或以小太陽協會募款為題的小太陽小搖滾。

蚵寮真的是有夠帥氣的地方,由衷感謝著會長與團隊、在地居民的熱情籌辦,讓我們這些外地人也能從這裡找到一些對於這塊土地的歸屬感。

不知何時開始望著身邊飛舞的泡泡,思緒總能飄向很遠的地方:是14年第一次踏進蚵寮被這裡的海味與波光粼粼震撼;是15年在嘉義藝術紀錄片影展看著《蚵子寮漁村紀事》尋找片中自己的身影;是19年懷抱著愧疚心情來撐香港,聽著〈暗流〉思緒浮沉,看著前方的人揮舞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幟,不禁淚流滿面;是睽違多年再次看到這麼多人聚集在這個地方,為了這個地方而舉辦的活動。

小子的魚頭好像又更升級了一點

小子的魚頭好像又更升級了一點

「我們玩團十幾年,沒有一個舞台像這裡一樣,你可以看你的右手邊、你的左手邊,都是海。」

拍謝少年的表演進行著,後頭會有漁船緩緩經過,在黑暗中閃著格外刺眼的燈光。小子手中的大型泡泡不斷生成,有些快速落地,有些似乎飛到了很遠的地方.舞台藍白燈光交錯,映在台下覆著口罩的每個臉孔,這一切看起來宛若夢境般魔幻。

前前夜祭當天微冷,但好像穿太多了

前前夜祭當天微冷,但好像穿太多了

而前前夜祭其實就湧入不少下班趕來的群眾,在尚空蕩的阿里山帳下,只瞥見臺虎跟拚場團隊的攤位就緒.臺虎精釀蓄勢待發地販售著這次限定包裝的啤酒,然而表演剛結束,攤位前已經是滿滿的買酒排隊人潮,不禁懷疑臺虎酒真的帶的夠多嗎(笑)?

讓我們繼續瞧下去吧!


To be continued......


>> 想要觀看《蚵子寮漁村紀事》的人,可以到Giloo看,裡面著重在蚵寮地區的故事,理解小搖滾活動是怎麼起頭,以及眾多居民參與的初衷及訪談,也能了解漁村人口外移及所遭遇的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ownshale-avatar-img
2022/05/02
(偷偷敲碗下集)
DuJu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4
太感人了吧,最近應該會補哈哈
avatar-img
DuJun的沙龍
7會員
5內容數
難以想像沒有音樂的日子,見過好多音樂場景,也同時見證著他們的消失,如果可以拼拼湊湊起那些看團回憶,建構給未見的新世代樂迷就好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島洋婆娑,是台東夏天的微風。 終於12月眺島耕夢。在龜山島前止息。 海風蘭雨,是宜蘭冬天的水生活。 說期待,說想念。說再見。
Thumbnail
島洋婆娑,是台東夏天的微風。 終於12月眺島耕夢。在龜山島前止息。 海風蘭雨,是宜蘭冬天的水生活。 說期待,說想念。說再見。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喜歡聽聽歌,直到開始工作賺錢才進場聽演唱會,近幾年多聽了一些臺灣獨立樂團,「前進音樂祭」就列入人生待辦清單。要去,就從最耳熟能詳的大港開始吧!票難搶這是一定的,黃牛議題吵翻天,好在友人受到眷顧,居然一次搶到四張。第一次大港遠征隊就這樣成行了。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喜歡聽聽歌,直到開始工作賺錢才進場聽演唱會,近幾年多聽了一些臺灣獨立樂團,「前進音樂祭」就列入人生待辦清單。要去,就從最耳熟能詳的大港開始吧!票難搶這是一定的,黃牛議題吵翻天,好在友人受到眷顧,居然一次搶到四張。第一次大港遠征隊就這樣成行了。
Thumbnail
2/25小漁滾前前夜祭這天,非常刻意造作地選了拍謝少年《台十七》當背景音樂,妄想著騎著機車在沒太多路燈的路上,沿著台十七慢行,迎著側吹而來的海風 — 結果,我卻跟著奇怪的指引騎到更深的黑夜裡......
Thumbnail
2/25小漁滾前前夜祭這天,非常刻意造作地選了拍謝少年《台十七》當背景音樂,妄想著騎著機車在沒太多路燈的路上,沿著台十七慢行,迎著側吹而來的海風 — 結果,我卻跟著奇怪的指引騎到更深的黑夜裡......
Thumbnail
週末去了一趟蚵仔寮,搭著平常不搭的公車,緩緩地、搖晃著,駛入了回憶之地。 2014第一次參加蚵寮小搖滾竟已是7年前,當時我也是與友人搭著公車,抱著滿腹好奇踏入漁港,撲鼻的海鮮味提醒我們,「蚵仔寮到了」。至今仍猶記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演奏時,背後掠過的一整排飛鳥;美秀姐不變的熱情主持......
Thumbnail
週末去了一趟蚵仔寮,搭著平常不搭的公車,緩緩地、搖晃著,駛入了回憶之地。 2014第一次參加蚵寮小搖滾竟已是7年前,當時我也是與友人搭著公車,抱著滿腹好奇踏入漁港,撲鼻的海鮮味提醒我們,「蚵仔寮到了」。至今仍猶記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演奏時,背後掠過的一整排飛鳥;美秀姐不變的熱情主持......
Thumbnail
3/26 下班後衝刺前往台北高鐵站,事實上約莫下午三點時早已坐立難耐,滿心期待大港開唱的到來。 來到台北的這四年去了幾次覺醒音樂祭(最後也成絕響)、簡單生活節、潮州街音樂節、意識不能等各種等大大小小音樂場景及live house,而一半的學生生涯都在港都度過的我,這卻是我第一次去大港開唱。 音樂祭
Thumbnail
3/26 下班後衝刺前往台北高鐵站,事實上約莫下午三點時早已坐立難耐,滿心期待大港開唱的到來。 來到台北的這四年去了幾次覺醒音樂祭(最後也成絕響)、簡單生活節、潮州街音樂節、意識不能等各種等大大小小音樂場景及live house,而一半的學生生涯都在港都度過的我,這卻是我第一次去大港開唱。 音樂祭
Thumbnail
同樣是樂迷的他們,沒想過要把音樂祭變得更大更猛更豪華,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聽獨立樂團的入門第一個音樂祭,讓更多「圈外人」了解獨立樂團文化。
Thumbnail
同樣是樂迷的他們,沒想過要把音樂祭變得更大更猛更豪華,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聽獨立樂團的入門第一個音樂祭,讓更多「圈外人」了解獨立樂團文化。
Thumbnail
到港邊看海,之後又跑到潮境公園附近閒逛,回頭。在這路途中,時間正巧是附近的假日夜市準備擺攤,讓我想起小時候常逛的草屯夜市也有著同樣的情景。而當夜晚到來,大雨滂沱而下,夜市人們要不無奈收著攤,要不繼續呆望,硬撐著頭皮擺下去。三三兩兩,黃黃的光。這,又讓我想起某年颱風到來,老家的夜市也是這副淒涼的樣子。
Thumbnail
到港邊看海,之後又跑到潮境公園附近閒逛,回頭。在這路途中,時間正巧是附近的假日夜市準備擺攤,讓我想起小時候常逛的草屯夜市也有著同樣的情景。而當夜晚到來,大雨滂沱而下,夜市人們要不無奈收著攤,要不繼續呆望,硬撐著頭皮擺下去。三三兩兩,黃黃的光。這,又讓我想起某年颱風到來,老家的夜市也是這副淒涼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