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服務的機關需要交個作業,「請親友寫下他們認識的你」。目的大概是讓邀約者發現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差異。
作業在族群邀約,只說這是作業、這是實驗,幾日後仍無啥人回應。
我想到,多年前我的老師曾說,真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哪一面,得好好邀約好友坐下來,面對面,謙卑地問:「請你告訴我,大家都知道,而我不知道的自己」(老師說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盲點,覺知的人盲點少,自我的人盲點可能半天大。)願意告訴你的,大概都是不怕你翻臉的。
每個人都有幾個面向:一是眾人皆知的大部分是基本資料與學經歷,二是別人知,自己不知的部分,也就是盲點。三是自己知,別人不知的秘密。四是自我成長的潛能,這部份自己還沒發現別人也不知。
如果有一天,我也問了人,等了半天,無人回應或可能有讚美,或有打哈哈者,我猜想,大家覺得我只是隨便問問,何必得罪人;也可能覺得平時吃喝一起,但真不熟,說了會不會有命案;或許說個譬喻、講個故事,讓懂得人自己感悟,不懂的人也有故事聽,豈不美哉?!
「我是誰?」若我們不知,有誰知?知了自己原來不知的,若不是要打造更好的自己,問幹啥子?!大家糊塗一點,偶而吃喝就好了!。我若更好,誰是最大受益?他是習慣了,還是接受了,或者放棄有個更好的我?!
之前,也有另一個朋友問過我,我笑笑說:「我們不熟!」真的不熟!沒說前,我不欠你;說了,你不欠我(別砍我!)。這大概為何大家喜歡找人看八字星象或斗數
至少是命理符號說的,不是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