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掃除,但家裡的東西好像無性繁殖似的越來越多……丟了又長,長了又丟,陷入不斷整理的困境……有整理的念頭是值得肯定的,但若不能有意識的看待物品,讓自己時時處於斷捨離的狀態(斷捨離並不是一次性的整理或打掃,而是有意識、持續性的管理自己的物品),那麼雜物就會伺機而生,一個不留神,越來越多。
Netflix紀錄片《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的主角Joshua Fiels Millburn提到,物品可以分為三類:必要品、非必要品、垃圾。(容我稱它為物品三分法)
- 必要品:維持生理機能、滿足生活需求的物品(食物、衣物、遮風避雨之住所等)
- 非必要品:此類物品能提升、增加我們的生活體驗。我們擁有此類物品是因為想要,而非需要。(杯子→必要品;看起來很帥氣、保溫效果也很好的stanley保溫杯→非必要品)
- 垃圾:我們(以為自己)喜歡,但實際上無法為生活增添價值的物品。我們擁有的多數物品都屬於此類。關鍵是要處理這類的物品,騰出空間給其他有價值之物。
每個人因為生活方式、價值觀或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對於什麼是必要品、非必要品或垃圾的認知有所差異,同一項物品在不同人眼中的分類結果可能不盡相同。因此沒有所謂的完美居家用品清單,告訴我們客廳、廚房、衣櫥等各區區塊的必要物品是什麼。但我們都能使用物品三分法對擁有物進行分類。
將物品三分類後,我想加上居家整理小仙子(笑)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法則來增強物品分類的精準度(怦然心動法則:只留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其他的通通丟掉!),在必要品及非必要品間經過精心挑選,只留下(超級)怦然心動的物品。
過去整理廚房的時候,常覺得某些鍋具因為顏色、造型甚至功能不盡完美,不會讓我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依照麻理惠的法則,應該要丟棄,但對於蠻常煮食的我來說,它們又被歸類為必要品,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丟還是不丟呢?
我希望能盡量在愛物惜物(省錢)與邁向怦然心動生活中找到平衡,如果對於某個物品有了這樣的意識,就能提前規劃,在能使用前盡情使用,等到要淘汰的時候,務必尋找一個會spark joy的替代品。
此外,曾經有價值的物品,隨著年紀增長、工作轉換、個人喜好改變或生命歷程上各種變化等原因,能帶給我們的價值可能隨之減少,甚至產生負價值。(物品的價值除了實質上的用處,所帶來的精神上的影響,也是它的價值。如果看到廢渣劈腿前男友送的精美首飾,就會燃起無名火,那首飾就是負價值,丟了吧~)
斷捨離的過程中(大概是一輩子)最好要能持續保有上述思考模式,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