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不畏虎?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是不是常常會看到一些人,明明對某一件事或是專業完全外行,又或是只懂得最基礎的東西,卻講得頭頭是道好像自己已經了解透徹了一樣,自信心爆棚又很自大,如果不是很了解的人常常還會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反觀,有時候會看見某一領域的專家或行家,雖然自己懂很多又事業有成,但為人謙虛或是至少聽得進別人的勸言及建議,不會故步自封、無謂地狂妄、自大,深知自身還有需要加強或是增加新的觀點。
對於這一個現象,已經有一個專為其打造的名詞,那便是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針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往往會高談闊論,甚至會對其他不同的意見進行批鬥,在社群媒體尤其可以看到這類人在留言,喜歡高調談論超出自身能力圈的事物,殊不知可能自己的觀念或意見才是錯的。

然而在社區媒體上還好,如果是在投資理財上呢?

在社群媒體上打打嘴砲、跟人互相謾罵,大多時候也就是過個幾天不了了之,無傷大雅,不會受傷,但在真槍實彈的金融市場當中呢?把可愛的錢錢丟了下去,換回來的卻是更少的錢錢。
舉凡2020年的“天國一輝”、“DR之亂”、2021的“大航海時代”,雖然有很多人一戰成名但更多人則是躺平在沙灘上,許多人在那時候會談論自己從新聞上看見的消息,以為自己看到了這個消息就變成了這個領域的“專家”,殊不知自己與其他人根本沒有差異,將自己可愛的錢錢不斷送入戰場,變成了別人收割的對象,然後情緒崩潰。

「我投降、我不玩了,可以把錢錢還我嗎!」

運氣好的賺到一波,運氣差的大賠出場,運氣用盡的違約交割信用破產。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鄧寧-克魯格效應的影子,只是不會有這麼痛的領悟。
也因此要多多充實自身的知識,武裝自己,謙虛地去學習並接納自己所不了解的東西,這也是我想要在這個平台創作的其中一個想法。
我想,這作為第一篇文章是再好不過了,往後請大家多多照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總感覺自視甚高,對其他人當看不起,一開口就容易得罪別人。例如一聽到別人在投資,就會說投資這個太落伍了,你應該多了解新的東西。或是聽到別人在談論年輕的事蹟,他會嘲笑說以前那麼厲害,現在怎麼會變成這樣。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投機與投資一直是個熱議話題。 本文探討了投資致富的關鍵,並提出早點開始、簡單投資和持續投入的建議。該看待投機的哲學觀,可以從大處著眼,採取宏觀的角度,遠離複雜的交易策略和分析方法。
Thumbnail
在市場行情越好時,投資人越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越容易做出更高風險的投資,而在市場高點作出高風險投資,虧損會被放大,一旦再配合操作的失誤,更可能讓投資的結果更糟,投資的結果甚至可能不如定存。 塔雷伯,風險工程學教授,探討了投資預測、黑天鵝效應和林迪效應,傳達不確定性下投資的危險性和風險預防策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總感覺自視甚高,對其他人當看不起,一開口就容易得罪別人。例如一聽到別人在投資,就會說投資這個太落伍了,你應該多了解新的東西。或是聽到別人在談論年輕的事蹟,他會嘲笑說以前那麼厲害,現在怎麼會變成這樣。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投機與投資一直是個熱議話題。 本文探討了投資致富的關鍵,並提出早點開始、簡單投資和持續投入的建議。該看待投機的哲學觀,可以從大處著眼,採取宏觀的角度,遠離複雜的交易策略和分析方法。
Thumbnail
在市場行情越好時,投資人越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越容易做出更高風險的投資,而在市場高點作出高風險投資,虧損會被放大,一旦再配合操作的失誤,更可能讓投資的結果更糟,投資的結果甚至可能不如定存。 塔雷伯,風險工程學教授,探討了投資預測、黑天鵝效應和林迪效應,傳達不確定性下投資的危險性和風險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