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角度看俄烏戰事

2022/03/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軍事角度以及投資角度,已經有大量專家分析,呢幾日自我隔離在家,都觀摩不少。但係,從家庭理財角度,我想分析一些想法,似乎大眾都忽略左幾個非常重要既影響。點解唔講投資?因為從統計學來說,其實大部份散戶做的主動投資都無功而返,只係市場的雜音。投資在財務策劃來說,就是能否至少獲得市場(經濟增長下,優質公司的盈利及利息)的長期回報,而不幸的是,這個長期回報,將會有極大的變化。
一)軍費增加導致軍備競賽,少了資源解決未來的全球暖化以及退休,醫療等問題。
德國增加了國防預算,西歐增加了防衛裝備。這只會導致別的國家會跟隨,就像一戰之前的惡性循環,更不要說有國家開始考慮金仔的策略了。醫療問題不只是治病;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有財富的個人非常有可能利用仿生學裝備,持續增加競爭力(但更加不會被普及,看看今日公私營醫療的分別便知);而普通人維持普通。另外,打仗期間,仲點會有心機時間研究全球暖化問題?因為這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而全球每一個人,將來有機會需要pay the price。
退休就係另一個問題,本來已經延長退休年齡同鼓勵大家靠自己,今後就更靠自己planning。
二)政府預算的改變,會導致全球稅率的增加,長遠令家庭理財規劃更複雜
如果翻查數據,一次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稅率都非常之高,舉例,美國的稅率曾經高達77%(其實wiki話最高邊際稅率達到94%,實在難以理解如何實行)。多國籍家庭的稅務增加風險不容忽視。舉例,今日你看到英國遺產稅率40%,不代表未來死的時候,一定只係40%,有機會係高於此數。富不過三代,其實不用敗家,簡單地Doing Nothing就必定完成。如果家庭成員有不同地方的國籍身份,就真係要留意如何可以做定準備。
以外國人身份投資海外房地產的重稅風險,就更誇張。如果講加自己市民稅都可以,加外國投資者稅就更加係政治正確的事。尤其房地產是不動產,法規及徵稅都以當地法律為原則,看似美好的回報,將來不容易達成。點解要關注稅?等於投資要關注手續費一樣。2%的手續費對家庭理財來說,已經影響深遠,更何況雙位數字的稅?
(舉例,對比每年6%及8%的複利回報,30年後的價值:6%是增長4.34倍,8%是增長10倍)
p.s. 大部份你「投資」的公司,其實都係環球經營。以上的影響,除了影響家庭及個人,更影響企業的長期利潤。
三)歐洲和美國更緊密合作,代表鞏固了全球最大市場以及美金的地位
更重要既係,之前可能歐美自己都難以想像,原來佢地自己真係唔怕反檯。因此,現時世界的金融秩序及遊戲規繼續加強,貧富懸殊會更厲害。而每個大國,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離岸金融中心,這些行之有效的規則不會改變,亦挑戰不了。因為從SWIFT制裁事件可見,一旦某國想另起爐灶,與世界市場斷開,後果絕非容易承受,亦只會為人民帶來痛苦。富人繼續做好資產配置,財富規劃,利用信託(Trust),Foundation(基金會),保單,離岸公司等工具來組織並傳承財政資源。但是普通人或中產人士,想有效達到財富自由,就必須更有智慧,否則加稅及政府改變資源分配的影響必定層層傳遞,更不要說加上AI同工種消失帶來的影響。
暫時係以上幾點,之後再整理好再補充。
#烏克蘭 #俄羅斯 #家庭理財
程俊昌 Gifford
程俊昌 Gifford
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董事會成員,註冊企業教練,NLP執行師,致力幫助企業家以及專業人士擁有財務富足,有選擇自由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