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列寧》|以愛編織的甜蜜謊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89年,克莉絲蒂是東德崇尚社會主義的單親媽媽,卻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夕因為心臟病昏倒了。八個月後甦醒的她,錯過了兩德統一、錯過了世界劇變,孝順的兒子亞利為了不讓媽媽再度受到刺激,只好聯合周遭進行一連串偽裝行動,彷彿讓時間停留在過去,假裝媽媽深愛的祖國從未改變⋯⋯

raw-image

《再見列寧》是德國導演沃夫岡貝克的電影代表作,它以幽默筆觸勾勒出一面歷史稜鏡,帶著觀眾遠觀整個社會情勢與文化的變遷,也細看小家庭的情感羈絆,當我們因為亞利「創造歷史」的逗趣行動捧腹大笑,又會在下一秒因為電影刻畫的親情情誼而為之動容。

編導在籌備階段更為歷史考察下足功課,不僅仔細考究史實與檔案、也從訪問東德人民的經驗中推敲、重現當代的社會氛圍。諸如東德歌謠、Spreewald 牌酸黃瓜、金摩卡咖啡粉等等,電影復刻了許多現實世界已不復存在的元素,喚起昔日東德人民的集體記憶。

raw-image

當資本主義跟著漢堡王、宜家家具的腳步踏上東柏林街頭,社會隨之而來的震撼與轉變透過亞利的引述記錄在電影之中。然而,資本主義捎來的巨變不全然都是美好的,我們看見當代年輕人對世界、對未來的視野逐漸開闊,也不乏看到了念舊的人們、或是大企業的侵入下失業的人們。

整部電影帶有一點緬懷的意味,零碎的新聞及歷史片段穿插更提醒觀眾,這就是昔日社會主義的最後一片日常。因此不難想像《再見列寧》在德國上映時曾打敗《鐵達尼號》等票房大片,甚至在歐洲席捲起一場「懷舊東德」熱潮。在電影問世20年後的今日觀看仍不覺過時,即使是不太清楚歷史背景的觀眾也能輕鬆走入其中。

raw-image

「這是個不曾存在的國家,卻跟著母親一起住進我的記憶中。」

亞利的偽裝行動看起來荒謬而令人會心一笑,越看卻越感受到其中的暖意。他穿梭在大街尋找從前熟悉的食品;也拍攝假新聞、扭曲歷史,試圖將媽媽的疑慮迎刃而解⋯⋯那是為了舒緩媽媽病情的溫柔,而創造一個不存在的時空陪伴母親,也像是一個念舊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步調緩緩向著舊時代告別。

「謊言」同時也是克莉絲蒂長久以來守護整個家庭的方式。看到後面我們發現爸爸其實不是因為外遇而逃至西德,而是迫於國家情勢,一家人不得不分隔兩地,克莉絲蒂儘管不捨丈夫、即使朝思暮想著全家團圓,仍然堅持著謊言,只為構築孩子的美好童年。

最終,媽媽選擇不戳破亞利的偽裝行動(筆者從幾個眼神中猜測媽媽已經知道真相),用沈默捍衛兒子的孝心,而亞利也暗自與爸爸和解,促成雙親會面完成母親最大的心願。

他們以愛編織謊言,而將那個只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時空,一同收拾進記憶中。

The country my mother left was a country she had believed in, and which we kept alive until her last second. A country that in fact never existed like this. A country that in my memory will always be connected to my mother.


▎《再見列寧》已經在3/11數位修復重映,歡迎大家前往電影院觀看!


▎再見列寧 𝐆𝐨𝐨𝐝 𝐁𝐲𝐞 𝐋𝐞𝐧𝐢𝐧!

歷史、劇情|德國|2003.
導演:Wolfgang Becker
主演:Daniel Brühl、Katrin Saß
3/11 上映 現正熱映中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Instagram😍:movie.audien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放映中
28會員
43內容數
「人之所以走進電影院,往往因為渴望時間,為了失去或錯過的時光,為了未曾擁有過的時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
時光放映中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今年有幸參與金馬獎的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一次完食所有入圍本屆最佳劇情片的電影。這次選出自己最喜歡最掙扎的三部,與大家簡單分享我的觀後感💭
Thumbnail
2024/11/24
今年有幸參與金馬獎的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一次完食所有入圍本屆最佳劇情片的電影。這次選出自己最喜歡最掙扎的三部,與大家簡單分享我的觀後感💭
Thumbnail
2024/07/24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2024/07/24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2024/02/25
寂寞狗狗厭倦了孤獨,於是購買高科技機器人作伴,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陪伴,彷彿黑白世界粉刷上了多彩的顏色。然而,命運卻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等待中徒留無限想念,他們幻想著重新聚首的那天來到……
Thumbnail
2024/02/25
寂寞狗狗厭倦了孤獨,於是購買高科技機器人作伴,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陪伴,彷彿黑白世界粉刷上了多彩的顏色。然而,命運卻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等待中徒留無限想念,他們幻想著重新聚首的那天來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1989年,克莉絲蒂是東德崇尚社會主義的單親媽媽,卻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夕因為心臟病昏倒了。八個月後甦醒的她,錯過了兩德統一、錯過了世界劇變,孝順的兒子亞利為了不讓媽媽再度受到刺激,只好聯合周遭進行一連串偽裝行動,彷彿讓時間停留在過去,假裝媽媽深愛的祖國從未改變⋯⋯
Thumbnail
1989年,克莉絲蒂是東德崇尚社會主義的單親媽媽,卻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夕因為心臟病昏倒了。八個月後甦醒的她,錯過了兩德統一、錯過了世界劇變,孝順的兒子亞利為了不讓媽媽再度受到刺激,只好聯合周遭進行一連串偽裝行動,彷彿讓時間停留在過去,假裝媽媽深愛的祖國從未改變⋯⋯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Thumbnail
柏林圍牆開始建造的前五年,一群東德的高中生得知匈牙利的反蘇聯運動遭到鎮壓,決定在課堂上以「沉默」表示聲援,沒想到這單純的舉動引來當局的調查。言論自由或轉型正義這類主題的影劇,對台灣人而言總多了一份複雜的感受。
Thumbnail
柏林圍牆開始建造的前五年,一群東德的高中生得知匈牙利的反蘇聯運動遭到鎮壓,決定在課堂上以「沉默」表示聲援,沒想到這單純的舉動引來當局的調查。言論自由或轉型正義這類主題的影劇,對台灣人而言總多了一份複雜的感受。
Thumbnail
像哈西迪社群這樣牢牢記得集體受害的過往,將之刻印成血脈相承的傷痛與憤怒,這讓社群無比團結,卻排外並整肅異己。於是,艾絲蒂的出逃,她到了柏林後的自由,發揮音樂天賦時的快樂,不僅是身為一個女性反抗了保守的宗教傳統,同時也是身為集體受害者的後代,勇於以自我、而非群體的面目而活。
Thumbnail
像哈西迪社群這樣牢牢記得集體受害的過往,將之刻印成血脈相承的傷痛與憤怒,這讓社群無比團結,卻排外並整肅異己。於是,艾絲蒂的出逃,她到了柏林後的自由,發揮音樂天賦時的快樂,不僅是身為一個女性反抗了保守的宗教傳統,同時也是身為集體受害者的後代,勇於以自我、而非群體的面目而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