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茶言觀色品茶趣-台灣茶風味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661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關於台灣茶業的歷史,實在令我自嘆弗如。不過,書中還是有些許值得探討之處。六大茶類的分類方式,一直是茶改場所提倡的,但是這種源自中國的分類方式,對於紅茶的細節(諸如切菁紅茶)或者台灣的特殊茶類(厭氧的佳葉龍茶)或者大陸的工藝茶(繡球龍珠)等面向,難免有遺珠之憾。

白茶類是高萎凋輕發酵這件事,我個人還是有點疑惑。茶葉的發酵既然不是透過微生物發酵,是多元酚氧化酵素與空氣產生的化學變化,同樣是高萎凋的紅茶,為何說是高發酵?若說差別在於攪拌與揉捻,青茶類也有輕中重的發酵差異,同樣的發酵時間,為何青茶類可以達到中度以上的發酵程度,長時間萎凋且達到嫩芽反白、老葉轉紅特徵的白茶卻被歸類為輕發酵呢?有沒有其他的驗證方式(諸如多元酚酵素的數值高低)來判斷發酵程度的高低呢?

烘焙的效果,往往強調跟品質的穩定性有關,並以乾燥度作為論述的佐證。但是,在常溫且無真空的包存型態,無烘焙與重烘焙的茶類所身處的濕度環境應該一致,以茶葉容易吸收水分的情況來看,在這樣的保存環境,兩者的溼度應該差不多,但是走味的程度卻有顯著差異。若從後氧化的角度來看,在同樣條件下兩者都應該會產生後氧化作用,但是兩者風味改變的速度卻不同。我認為有兩個比較可能的原因,一是烘焙後性徵改變,強烈的風味特性弱化了走味的細節變化。二是在烘焙的過程促使兒茶素類乃至多元酚類的數量減少,以致於後氧化作用的原料即便有同樣的時間,卻沒有辦法達到與未烘焙的茶葉同樣明顯的變化。
這個經驗觀察在學術圈應該不是一件難事,但對於烘焙的研究似乎還停留在梅納反應、咖啡因變化的階段。然而肉類、麵粉類、茶類的梅納反應尚有諸多比較研究的空間。

總而言之,茶葉的研究至今仍有諸多尚待解開之謎團,許多解釋理論乍看乍聽似乎相當全面具體,但若仔細推敲似乎仍有說明未全之處,這既牽涉到觀察儀器的科技是否足夠先進,也需要更多有熱情有經驗的人才投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看這本的時候,腦海一直浮現 楚門的世界 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金凱瑞的代表作之一,看片的當下,一直很想知道當他發現自己活在攝影棚,踏出新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然而電影的結尾只是他站在世界的邊緣,道聲早安午安晚安便結束了。
2022新年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到宜蘭度假,偷了閒和岳父一起看這部片。 本來有點擔心他沒看過1、2集會不會看不懂,開始播放之後又擔心劇情似乎有點陳悶,似乎有違過去華麗爽片的風格。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乍看書名讓我聯想到以前的這本 (我好像念過但基本上已經忘了內容,可見得寫書評還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幫助自己建立記憶點)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網路上讀書心得很多,大部分都專注在要跳脫舒適圈、勇於改變,當你的環境已經改變(房價已經一去不回頭?),想要傻傻等待乳酪回來是不太可能的事,不如重新去找一個新
這是一本值得買的書。 禪宗的世界,總是說空道無;他們想透過各種故事案例來說明,語言文字只是表達的工具,其中的道理依然隱藏在生活之中。所以,繞了一大圈,生活還是生活,只是並不只是那樣而已。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探討實在有講跟沒講一樣,說道最後,只好歸結於自己沒有“慧根”。殊不知,即便“知道”了,也
看這本的時候,腦海一直浮現 楚門的世界 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金凱瑞的代表作之一,看片的當下,一直很想知道當他發現自己活在攝影棚,踏出新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然而電影的結尾只是他站在世界的邊緣,道聲早安午安晚安便結束了。
2022新年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到宜蘭度假,偷了閒和岳父一起看這部片。 本來有點擔心他沒看過1、2集會不會看不懂,開始播放之後又擔心劇情似乎有點陳悶,似乎有違過去華麗爽片的風格。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乍看書名讓我聯想到以前的這本 (我好像念過但基本上已經忘了內容,可見得寫書評還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幫助自己建立記憶點)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網路上讀書心得很多,大部分都專注在要跳脫舒適圈、勇於改變,當你的環境已經改變(房價已經一去不回頭?),想要傻傻等待乳酪回來是不太可能的事,不如重新去找一個新
這是一本值得買的書。 禪宗的世界,總是說空道無;他們想透過各種故事案例來說明,語言文字只是表達的工具,其中的道理依然隱藏在生活之中。所以,繞了一大圈,生活還是生活,只是並不只是那樣而已。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探討實在有講跟沒講一樣,說道最後,只好歸結於自己沒有“慧根”。殊不知,即便“知道”了,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大盤動向 隨美股反彈,台股也緩
Thumbnail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教學大綱 封關後大盤籌碼資金流
Thumbnail
大盤動向 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終止連六賣,回頭買超 253.52 億元
Thumbnail
子標題:研發經費高的公司的缺點?優點? 前言 接續上次的內容,了解這檔ETF的亮點,跟適合投資的人大概追求那些內容。 這篇來討論研發經費高的公司,有何優點跟缺點? 到底以這樣的投資論點做投資有沒有道理? 畢竟這個就是核心精神。 大綱: 1.前言 2.WHY 美
Thumbnail
前言 最近這檔新的ETF社群朋友在討論,想看看威利的心得分享。這個ETF主要是以研發費用佔銷售額來做篩選,做市值排序前50名,作為成分股。 我的疑問是WHY看研發費用佔銷售額?有什麼優點跟缺點? 應該是一個有趣的議題。研發越多就代表越厲害嗎? DM的心得,就是看心得的評語。 大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大盤動向 隨美股反彈,台股也緩
Thumbnail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教學大綱 封關後大盤籌碼資金流
Thumbnail
大盤動向 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終止連六賣,回頭買超 253.52 億元
Thumbnail
子標題:研發經費高的公司的缺點?優點? 前言 接續上次的內容,了解這檔ETF的亮點,跟適合投資的人大概追求那些內容。 這篇來討論研發經費高的公司,有何優點跟缺點? 到底以這樣的投資論點做投資有沒有道理? 畢竟這個就是核心精神。 大綱: 1.前言 2.WHY 美
Thumbnail
前言 最近這檔新的ETF社群朋友在討論,想看看威利的心得分享。這個ETF主要是以研發費用佔銷售額來做篩選,做市值排序前50名,作為成分股。 我的疑問是WHY看研發費用佔銷售額?有什麼優點跟缺點? 應該是一個有趣的議題。研發越多就代表越厲害嗎? DM的心得,就是看心得的評語。 大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