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本都是屬於社工類的書籍,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之前看遺物整理師的延伸;遺物是死者的殘留物,社工則是回到那些孤老殘貧的人身上。
說實在,我自己恐怕也是屬於歧視的那一塊,看到那些在街上無故咆嘯或是無家可歸者,總有敬而遠之&想要防衛自己的心情湧現。
在閱讀這兩本書的過程,更令我在意的是兩者書寫方式截然不同。 [我們貼滿了標籤]一書,很明確地寫下個案的樣貌、型態,以及社工的無奈。諸如;一家之中只有一位智能正常的人,變成父母兄弟姊妹的依靠者。因病成疾的人,不論是作為夫妻或親子之間的掛念與無奈。有些孤獨老者,為了要符合低收入戶的資格,必須透過訴訟讓法院認證自己不是個好父母,子女沒有扶養的義務。 社會資源有限,社工能力有限,但是這些事情就是確實發生,我們一方面透過文字感受他們的人生經歷,一方面思考關於自身的未來與社會福利政策是否有可能調整。因為現在眼前傷老孤殘的景況很可能是未來超高齡社會的日常。
在李佳庭的筆下,就更多偏向個人感受的描述,可能會有髒話,也可能寫到上廁所擔心某鬼魂來偷窺的異想,乃至那些矛盾的掙扎:對於那些明顯屬於好吃懶做的遊民,將勸募來的資源花費在他們身上,難道不是一種社會不公的展現?難道自己勸募包裝的話術不是詐騙集團的一份子嗎? 以至於我還滿好奇她是否還在芒草心工作。(這本書初版於2019年,目前google看起來她似乎還在芒草心服務。)也還滿有興趣去體驗這種街友導覽活動(對於青少年探索自我生命意義好像也有幫助)。
話說回來,這兩本書的另一個差異則在於書寫對象。[貼滿了標籤]一書偏向因為重大傷病需要社會福利援助的對象,[他會在這裡躺多久]則偏向街友這塊。雖然都屬於社會福利工作者,因為服務對象的不同,能處理的方式也就有所差異。傷病殘疾的部分,多半是引介社會福利制度提供基本人道救濟。但因為他們個人的病況不同(智障/心理障礙/肢體傷殘)社工也只能盡力讓他們有安身立命的處所&盡可能有穩定工作收入。街友的部分就要面對各種看似明明好手好腳,卻仰賴各種資源的維持生活所需,往往心理上有幾分過度樂觀,花錢沒有節制甚或賭博吸毒惡習,不幫助他們對社會是一種不良影響,幫助他們又覺得未必能夠完全認同自己的行為是在行善積德。
感想:這些書中所描述的傷老病殘其實都是人生可能的面向之一,誰能保證自己一生永遠一帆風順,又或者充其量自己也不過是幸運的精子,當我們面臨那樣的窘境,誰也不希望遇到周遭的人只會給予歧視與冷漠的對待,可是政府的資源終究有限,社工也不是神,作為不需要幫助的我們,有沒有其他的可能對他們多一點包容與溫暖?有沒有可能在還擁有健康的情況下,多一點照顧自己的努力。更有甚者,或許該多一點點關注,探討我們的體制還能怎樣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未來可能的我們。
例如,芒草心現在讓街友可以有熱水澡可以洗,但是採預約&限額制,如果我們希望街道的情況改善,是不是就應該提供足夠的援助,但這援助會不會變成另一種濫用,該如何避免,或許就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聰明的辦法。我相信這個社會才智之士很多,只是我們恰巧沒有投注足夠的關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