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讓我照顧你/老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兩本書都是關於老年狀態的。<老樣子>比較特別,書名一語雙關;不變的樣子/變老的樣子,<讓我照顧你>則是從照護員的角色出發,看待在醫院的一些長者故事。


最近照護員角度寫的書好像不只一本,在佛陀悉達多的故事裡,他也是見識過生老病死之苦才悟了苦寂滅道。當然,這些關於死態的描述多少讓我有點感觸:我們常在問:到底退休要多少錢才夠用?或者,到底是錢先花完還是命先沒了? 到了生命的終站,我們既擔心沒有足夠的收入保障自己,也擔心會帶有遺憾地離開。然而,在我所遇到的情況裡,有錢甚至未必有太大的用處。你以為請一個外勞可以協助生活,但他可能只是把你推到公園就顧著自己跟別人聊天。可能向仲介投訴你毛手毛腳性騷擾,要求更換雇主。當你只是一個失智老人,忘記自己有多少錢、忘記昨天到底發生甚麼事,別人對你的指控、偷竊、汙衊,大概都只能概括承受或是否認到底,真相卻永遠說不明道不清。如果所有的事都要子女親力親為伺候,那不是更加感到自己的罪過,好好一個人和自己綁在一起,又談甚麼建功立業有上進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再多的錢又能保障什麼呢?更何況孤獨死的狀況已經逐漸越來越常見…


所以,看這種從照護員出發的書,其實是讓我們更了解生活中有各種的苦,作為一種緩解自身狀態的安慰劑,在難言之隱的照護地獄裡,並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奮鬥苦戰。


話說回來,老年到底怎樣定義的呢?其實我們對於世界的想像總是隨著器物的進展有所改變。天動說當然是很有名的例子,以一個茶葉的例子來說,茶葉曾經都稱之為茶,因為紅茶的出現,才有相對照於紅的稱呼出現綠茶的描述。又或者,球型烏龍茶的出現,需要各種器械的完備,才能將葉子搓揉成顆粒狀的。我們能將茶葉做各種層級的分類乃是基於工具帶來的便利,進一步習慣將事物區分成我們習慣的樣子,諸如發酵度或顏色來分類大多數的茶葉。或許這樣還是不太明白,就可以透過<老樣子>一書看作者引經據典,從希臘神話、羅馬哲學、莎士比亞、科學革命的培根、工業革命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依然愛麗絲>中,關於老年議題的描述,究竟隨著時代有甚麼樣的改變。


在這本書中主要有兩個地方我覺得比較印象深刻:一、作者提到霍布斯的<利維坦>內容雖講述國家權力的起源以及社會契約論,但其理念無疑是建立在笛卡兒機械論的基礎之上。串連多人身體的集體生命,例如國家與聯邦就是統整許多個別身體的集體身體,具有大型人造人的概念。 (P.133)我一直覺得社會契約論過於浪漫詭異,到底個人怎麼可能和國家訂定契約成為韭菜?原來是受到這樣氛圍的影響,然而這種扭曲的幻想甚至時至今日依然在政治哲學裡可能被許多人所信奉著,豈不荒唐可笑?!


二、作者為<依然愛麗絲>的作者潔諾娃抱不平;幾近公式化的寫作模式,是潔諾娃再一些批評家眼裡難以己身傑出作家行列的原因,也使得他始終無緣獲得重要的文學獎項。…嚴肅文學與流行文學孰優孰劣的論證並非我的重點。我要強調的是,潔諾娃大受讀者歡迎,背後所彰顯的寓意。任何一位單一作品銷售量超過200萬本、公開演說吸引800萬次聽眾點閱的作家,他的寫作價值都不應該被輕易的貶抑、低估;我們研究任何文學作品,也都不應該忽略孕育作品的社會背景與文化價值。(P209-210)


我覺得這固然有類似於甚麼才叫民意基礎的思辨,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始終堅持散播一些關於信念的事物,有沒有可能跨越黨派種族的立場而達到全人思考的價值取向?或許從記憶切入到自我認同與自我完成的議題會是其中一個吧!


當生命逐漸延長,認識老年變成一種新的課題,讓我們有機會更完整的去認識生命、認識自己,或許能從中找到真正值得一生守護的價值。



avatar-img
38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三本與人生整理、遺物處理和死亡意義相關的書籍,分別來自臺灣、韓國和日本。透過不同文化背景,作者探討死亡的啟發,以及對遺物整理的情感和經濟價值的不同看法。文章強調,死亡不僅是生命的終結,更是對生者的一種啟迪,透過整理亡者的遺物,我們能夠學會生命的珍貴與脆弱。讓讀者反思生與死之間的微妙關係。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穀倉效應對公司治理和社會文化有重大影響。本文從布赫迪厄的人類學觀點出發,探討穀倉效應對企業犯錯的影響。同時,提出以人類學方法破除穀倉的建議,並闡述未來思考對穀倉觀唸的重新審視,引起對於穀倉是否必要和如何破除的討論。
閱讀這本書讓我覺得有點延續之前的討論,當我們要探討怎麼補償遭到政治迫害的人才叫做正義的時候,總會牽涉到金錢數字,談錢很俗氣,但是當生命逝去,能留在世上的或許也只有這些身外之物可言。 這本書的切入點是九一一攻擊事件,對比其他恐怖攻擊政府採取國賠的方式處理,而非資本主義式的-飛機事故由航空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三本與人生整理、遺物處理和死亡意義相關的書籍,分別來自臺灣、韓國和日本。透過不同文化背景,作者探討死亡的啟發,以及對遺物整理的情感和經濟價值的不同看法。文章強調,死亡不僅是生命的終結,更是對生者的一種啟迪,透過整理亡者的遺物,我們能夠學會生命的珍貴與脆弱。讓讀者反思生與死之間的微妙關係。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穀倉效應對公司治理和社會文化有重大影響。本文從布赫迪厄的人類學觀點出發,探討穀倉效應對企業犯錯的影響。同時,提出以人類學方法破除穀倉的建議,並闡述未來思考對穀倉觀唸的重新審視,引起對於穀倉是否必要和如何破除的討論。
閱讀這本書讓我覺得有點延續之前的討論,當我們要探討怎麼補償遭到政治迫害的人才叫做正義的時候,總會牽涉到金錢數字,談錢很俗氣,但是當生命逝去,能留在世上的或許也只有這些身外之物可言。 這本書的切入點是九一一攻擊事件,對比其他恐怖攻擊政府採取國賠的方式處理,而非資本主義式的-飛機事故由航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前幾年,醫院來了個“貼心”的政策,敬老,80歲以上的長者,可以優先看診,只是,可能後來爭議太大,所以不強制執行,雖然預約單上還留有長者會優先看診 對於老年人,我絕對尊重,尤其有些老人家其實還蠻可愛的,跟她/他們說話,有時說著說著,我都會笑了起來,另一種就是坐輪椅或以推床來就診的長者,我都盡量會讓他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 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前幾年,醫院來了個“貼心”的政策,敬老,80歲以上的長者,可以優先看診,只是,可能後來爭議太大,所以不強制執行,雖然預約單上還留有長者會優先看診 對於老年人,我絕對尊重,尤其有些老人家其實還蠻可愛的,跟她/他們說話,有時說著說著,我都會笑了起來,另一種就是坐輪椅或以推床來就診的長者,我都盡量會讓他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 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