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書系列18-2:《黑道商學院》,馬基維利與所羅門王

嗑書系列18-2:《黑道商學院》,馬基維利與所羅門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二、賭博如深淵

raw-image

在這個篇章中,作者反覆提到「賭博」的嚴重性,會這樣說,我認為是因為「賭博」某種程度是合法的。

賭博是一種講究公平機會的毀滅性武器,不管什麼年紀、膚色、信仰或性別,全都一視同仁。

你很少看到白領或正常人去吸毒或是犯法,但你一定有買過樂透、打過牌、小賭怡情,但一旦跨越某條線,染上「賭癮」,那就跟毒品一樣,會影響某人的一生,逼迫人為了還賭債而做出各種犯罪是事宜。

如銀行家拋空客戶資產、經理人捲款公司資產等,當女性沉迷賭博時,你也更難發現,如果你的組織(公司)有人有賭癮,那你就要擔心組織毀滅的可能性了。

三、人生的抉擇

作者書中不段提到兩派哲學,一個是目的導向的《君王論》作者「馬基維利」,另外一個是「所羅門王」。

馬基維利雕像

馬基維利雕像

簡單的來說,馬基維利派主張,為了成功(成為君王),你要假定這世上人心都是險惡;必要時,你必須要遊走在灰色地帶,要沉著冷酷不留情,唯有這樣,你才能夠掌握一切。

所羅門王畫作

所羅門王畫作

所羅門王派,有些類似儒家哲學,相信一切要從自身作起,越線的事情不可去跨越,堅守道德的底線,以「善良」人性出發,相信最終你將得到你應得的一切。

兩者各有擁護者,尤其是黑道的成員,他們視馬基維利為他們的信仰價值,作者能成為最會賺錢的黑道大老,就是實踐者《君王論》中的句句教導。

但人生後期,尤其是在作者入獄後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遵循馬基維利的原則通常能夠帶給你可觀的財富,但成功就一定要賺得財富嗎?那財富到底多少才夠?

作者發現,不當手段得來的財富,終有一天你要歸還回去

如果你看夠多的黑幫電影、或是毒梟大老的紀錄片,他們通常富可敵國、掌握一切權力,殺人如麻,但他們也時刻提防者仇敵的報復、政府的追補,夜裡他們睡得不一定比較安穩

raw-image

最終,在監獄度過餘生、死於暗殺的佔絕大多數,能夠終老的,少之又少,因為,一但人生的叉路走錯了,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延伸閱讀:https://blog.udn.com/mobile/iink/3126833

#小結

Michael Franzese透過這本書提醒我們幾個重點:

1、熟悉談判技巧,做好準備在談判,如果你很弱,那沈默永遠比多嘴強。

2、千萬不要賭博!它會毀了你的一生。

3、不要為了追逐成功,而本末倒置,財富足夠用即可,能好好陪伴你的家人和愛的事物,並且夜晚入睡能睡得安穩,比什麼都重要。

avatar-img
BR浪逃殺-的沙龍
30會員
113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浪逃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參加過的坐下來『喬』,和我出席過的商業會議次數差不多。有一點確定的:坐下來『喬』用在解決爭議和達成結果這些事情上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率,勝過企業的董事會議。 說真的,有多少次你應邀出席重要的公司會議,但其實只是在桌邊枯坐兩小時,心理不斷懷疑一開始幹嗎要開這場會?
第五章,提升業績的「行銷心理學」 有些人明知道要用功,就是忍不住要耍廢,明知道要運動,卻還是在滑手機;在等幾天,就可以更便宜入手新手機,卻忍不住當天就用較貴的價格買下。 「高估現狀」認知偏誤,指得就是高估「目前狀況」,而低估了未來重要性的心理傾向。 反之,要看克服,最好有一個旁觀人員提供意見。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我參加過的坐下來『喬』,和我出席過的商業會議次數差不多。有一點確定的:坐下來『喬』用在解決爭議和達成結果這些事情上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率,勝過企業的董事會議。 說真的,有多少次你應邀出席重要的公司會議,但其實只是在桌邊枯坐兩小時,心理不斷懷疑一開始幹嗎要開這場會?
第五章,提升業績的「行銷心理學」 有些人明知道要用功,就是忍不住要耍廢,明知道要運動,卻還是在滑手機;在等幾天,就可以更便宜入手新手機,卻忍不住當天就用較貴的價格買下。 「高估現狀」認知偏誤,指得就是高估「目前狀況」,而低估了未來重要性的心理傾向。 反之,要看克服,最好有一個旁觀人員提供意見。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