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小结

2022/03/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这个口罩戴了一个多月,鼻梁上的金属条都断了,仍然舍不得扔。
  • 支出:
因为年前的提成并没有发完,因此2月虽然没去过一天公司,工作量也难讲饱和,但收入并未受很大影响。说白了,发到手的钱,是以前挣的。
而支出,是去年七月开始还贷款以来最少的一个月,第一次月盈余为正,虽然也就几百块。这自然,也是拜疫情所赐:每天宅在家里,路费省了,自己做吃的,少了交际应酬,钱,自然也就省下来。
不过,明天要正式复工了,又不大方便赶地铁,每天的汽油和停车费,就会花掉三四十块。
  • 跑步:
也是因为疫情,二月的跑量,达到180公里,几个月以来的最多。平均每两天一次,每次12公里左右,有一天晚上,还跑了个半马。很久没有自己跑半马了,刚开始跑步那一年,经常报名线上半马,报了就尽量完成,攒了不少线上的奖牌,后来都成了灰尘收集器。从去年开始,渐渐对线上活动失去兴趣,再没报过名,也就再没有动力跑长距离。
因为防疫加紧,一开始出门直接不戴口罩,后来,总是看到有人因为不戴口罩跟人起冲突,加上各种宣传攻势,渐渐有了心理压力。为了别人的感受,只好戴口罩出门,跑步的时候就取下来拿手里。
有一次晚上九点过在公园里碰见保安,远远地就喊我把口罩戴上。其实,别说晚上,疫期的公园,就算白天,也几乎遇不到几个人。可是民众的理智,是很脆弱的,尤其是中国人。还有一天下午,绿道上的保洁大姐,也是电动车都开过了,还专门停下来冲我嚷嚷。
自那以后,跑步时间都固定在了天黑以后,也几乎不去预期可能碰见保安的地方。偶尔会碰见一两个憋不住出来放风的路人,大部分都是我一个人,像在无人的山野里。有时候会听见远远的狗叫声,担心会追过来,好在从来没有。还有时候,跑过树木,或者漆黑的下穿,会想起鬼,汗毛一阵倒竖,赶紧加快脚步。好在,鬼也从来没真正现过形。
  • 读书:
按道理,多数时间宅在家里,正是读书好光景。然而,二月份读完的,也就只有两本,二月才开始读的,更是一本都没有。
《五香街》,残雪作品。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去年诺贝尔造势期间,据说她是文学奖提名候选人之一。我们在群里讨论,多数没听过这个人。后来朋友给我的kindle推送了这本书,一看,作者就是传说中的残雪。书的语言很优美,形式很新颖,很不接地气,是中国文学作品里少见的那种飞扬跋扈。然而,也因为故事太不接地气,而显得特别话唠,那么一个大部头,仿佛是翻来覆去讲一件事,很难专注其中。因此,后半部,全是靠我独自在黑夜里奔跑的时候听完的。有时候想想,人家大白天都不敢出门,你一个人大晚上跑去公园,又听那么奇怪的书,你说说,这还能好吗?
另一本是《未解的宇宙》,作者是我关注的一位科普作家,汪洁。买书,算是对长期白嫖人家播客的一点补偿。读完才发现,书本身的读者群,应该是中学生之类,对我这样的老人家来讲,不读,也不会损失什么。
  • 电影:
看了十部电影,当然都是在家里看投影。
其中《指环王》三部区还有《我是传奇》属于旧梦重温,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复习,别有一番滋味在尽头。比如看到三教九流同仇敌忾对抗黑暗魔君、威尔史密斯孤独对抗世界的时候,都能比当年更多一些感同身受。
《少年的你》果然很像东野圭吾,原著作者逃脱不了“抄袭”嫌疑,然而中国的社会,这种行为一般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因此还多了些话题,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久闻大名的《阳光普照》,也没带来预期的观影感受。可能是电影本身要表达的东西太隐晦了,很难共情。相较而言,去年金马的最佳影片《大佛plus》,看完之后深陷那种情绪很久。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很少看到台湾的商业类型片,似乎这些年看到的多是这种偏文艺向的。是真的少,还是因为我没关注到?
  • 其它:
经历了忐忑的等待,拿到签证的短暂喜悦,到重回忐忑,直到机票被取消,还心里怀着希望,希望中国的疫情好转,还能买到便宜的机票,顺利去到将会是我大半生里去到的最远地方的巴塞罗那。然而,随着机票越来越贵,疫情也越来越向世界其它地方蔓延,希望之火渐渐熄灭了。昨天,退了住宿,安慰自己,权当省了一大笔吧。
老爷子二月初开始,扶着助步器练习走路,从一开始需要人紧跟在身旁,到现在可以独立行动,虽然进展缓慢,但总在向好。护工来了之后,我就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一两天过去一次看看他们,送点吃的喝的。工作没那么忙,晚上又不跑步的时候,会叫上老妈一起去小区外面散散步,聊聊天,比从前轻松些。
这个月开言英语全勤,并且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坚持下去,希望多少有些收获。
(2020年3月1日首发于matter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电影以及电影带来的思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