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祀(Tsi̍t-lâng tsi̍t-ke-tāi, kong-má suî-lâng-tshā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今天「培墓puē-bōng」了嗎?

今天一早起床陪家人去掃墓,想起大學時,「阿祖(曾祖母)」出錢把家族墓翻新,亞爸帶著我去看新建好的墓,開心的跟我說「你看!咱墓仔翻kah按爾新新新,加偌四序,而且恁後代ê位嘛攏留好矣,此格是你ê。」一邊說他還一邊指著「墓龜(bōng-ku,墳頭)」壁上刻著前幾代姓名的石牌,上頭還預留了不少空格……(可以不要這麼早告訴我嗎?)

raw-image

在我家族墓的隔壁有著另一座墓(沒意外的話以後我們就是鄰居了),想起我在S03EP41〈陳林李,結生死-宜蘭氏族之爭〉裡提起的,宜蘭是少數「游」能排上前十大姓的縣市,原因就是清領時期來到宜蘭的漢人族群中,就有著一大批來自「詔安」的漳州游姓客家族群(也就是漳客),詔安也被稱為「詔邑」,也就是圖片裡這座墓的家族來源地(漳泉移民會在墓碑上刻上來源地,至於粵客則還會再加上「堂號」)。

墓地,經常是認識當地族群結構、遷徒與歷史的好材料(但我也沒有想一直去就是了)。

至於圖片裡這句諺語「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祀(Tsi̍t-lâng tsi̍t-ke-tāi, kong-má suî-lâng-tshāi.)」則是我平時就滿常講的一句話,這句話原本指的是當家族「分家」之後,各自「拜公媽」,少了共同的祭祀,此後也就互不干涉,各自視為獨立的家庭看待了。

這樣的現象除了分家外,由於早年的各種過房、招贅、過繼等習俗,甚至導致親兄弟之間的「姓」也不同(跟現在登記父親或母親的姓的概念不一樣),自此姓什麼就掃什麼姓的墓,標準的公媽隨人祀,例如我家族光是父親這邊,就有三個姓,感受深刻。

這句諺語的延伸意義則帶有一種「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感覺,不論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遇得到熱心的人,也遇得到冷漠的人,有時太熱心的人不請自來的幫忙,反而會惹得其他人不開心,最後搞得自己心灰意冷,這時我總會忍不住勸這些熱心的人:

「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祀,你萬事插到到,到時是有功無賞,拍破愛賠,做kah流汗,閣予人嫌kah流瀾,你何必苦?」

不過有時我也在想,我是不是多管閒事了呢?

你掃墓了嗎?你的家族墓上寫著什麼字樣呢?

--

【亞特聊聊天Podcast】

亞特聊聊天是一個聊天型的podcast聲音頻道,目前以台語話故事單元為核心,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前往「亞特聊聊天podcast」頻道,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特聊聊天丨台語Podcast放送】播音室
13會員
40內容數
2025/04/10
時至今日,網路辭典已經有許多可以參照的來源了,舉例來說 ,不論是《甘字典》或《臺日典》都只收錄「si̍t」這個正音,《教典》則多收了tsi̍t/ti̍t做為俗音,俗音指的是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唸錯,日常生活也就這樣過。
Thumbnail
2025/04/10
時至今日,網路辭典已經有許多可以參照的來源了,舉例來說 ,不論是《甘字典》或《臺日典》都只收錄「si̍t」這個正音,《教典》則多收了tsi̍t/ti̍t做為俗音,俗音指的是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唸錯,日常生活也就這樣過。
Thumbnail
2024/12/02
「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Tíng-káng ū miâ-siann, ē-káng siāng tshut-miâ.」很多網路文章引交通部航港局的社群平台發文,認為頂港指的是淡水港與基隆港,下港指的是安平港與高雄港,這是一百多年前台灣幾個國際型商港的稱呼。 但,真的是這樣嗎?
2024/12/02
「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Tíng-káng ū miâ-siann, ē-káng siāng tshut-miâ.」很多網路文章引交通部航港局的社群平台發文,認為頂港指的是淡水港與基隆港,下港指的是安平港與高雄港,這是一百多年前台灣幾個國際型商港的稱呼。 但,真的是這樣嗎?
2024/10/23
牛粒/gû-lia̍p,據說是日本時代隨著喫茶店文化來到台灣的小西點,一說原型是法國的手指餅乾「biscuits à la cuillère」(雖然cuillère原意是湯匙),當年台語取其最後一字發音譯為「牛粒」或「牛力/gû-li̍k」
Thumbnail
2024/10/23
牛粒/gû-lia̍p,據說是日本時代隨著喫茶店文化來到台灣的小西點,一說原型是法國的手指餅乾「biscuits à la cuillère」(雖然cuillère原意是湯匙),當年台語取其最後一字發音譯為「牛粒」或「牛力/gû-li̍k」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回到老爸的故鄉—雲林口湖鄉掃墓,一個靠海物資很貧乏的小鄉鎮。   我家歷代的祖先安放在「蚶仔寮萬善祠」,也是當地鄉民重要信仰中心。 往年都是由小弟(男丁)代表回鄉掃墓,近年,隨著母親年事已高,也偶爾陪她回鄉看看。在時間洪流裡,一甲子人事的凋零,亦顯得微不足道。   因為在高雄出生長大,
Thumbnail
今天回到老爸的故鄉—雲林口湖鄉掃墓,一個靠海物資很貧乏的小鄉鎮。   我家歷代的祖先安放在「蚶仔寮萬善祠」,也是當地鄉民重要信仰中心。 往年都是由小弟(男丁)代表回鄉掃墓,近年,隨著母親年事已高,也偶爾陪她回鄉看看。在時間洪流裡,一甲子人事的凋零,亦顯得微不足道。   因為在高雄出生長大,
Thumbnail
寺廟開塔門的日子,一年兩次。塔門意思為靈骨塔門,說明我們家一年只有兩次的祭拜機會。同時也代表著,我家一年兩次固定的郊遊時光,上午祭拜完,下午都會順道去走走,泡溫泉吃牛肉麵喝紅茶。
Thumbnail
寺廟開塔門的日子,一年兩次。塔門意思為靈骨塔門,說明我們家一年只有兩次的祭拜機會。同時也代表著,我家一年兩次固定的郊遊時光,上午祭拜完,下午都會順道去走走,泡溫泉吃牛肉麵喝紅茶。
Thumbnail
我們的堂號雖是穎川堂,但這裡居住的15戶大家族,都是以穎川為群望姓氏的賴姓族人;而這個廳堂就是大家共同的祭祀廳堂。
Thumbnail
我們的堂號雖是穎川堂,但這裡居住的15戶大家族,都是以穎川為群望姓氏的賴姓族人;而這個廳堂就是大家共同的祭祀廳堂。
Thumbnail
  我的出生地位於水裡港,這是我的第一個故鄉。水裡港是龍井鄉麗水村的舊地名,歷史十分悠久,你甚至可以在清朝的《台灣輿圖》看到這個名字。我的祖先剛到台灣時,住在水裡港外一個叫塗葛堀的聚落,後來塗葛堀常常做大水,許多先民便四散到各地,我的家族已經在水裡港住了七代,祖厝推測是在光緒三十二年建的,在我們庄裡
Thumbnail
  我的出生地位於水裡港,這是我的第一個故鄉。水裡港是龍井鄉麗水村的舊地名,歷史十分悠久,你甚至可以在清朝的《台灣輿圖》看到這個名字。我的祖先剛到台灣時,住在水裡港外一個叫塗葛堀的聚落,後來塗葛堀常常做大水,許多先民便四散到各地,我的家族已經在水裡港住了七代,祖厝推測是在光緒三十二年建的,在我們庄裡
Thumbnail
金門家廟族譜現況,關於姓氏、宗祠、堂號的故事。
Thumbnail
金門家廟族譜現況,關於姓氏、宗祠、堂號的故事。
Thumbnail
在我家族墓的隔壁有著另一座墓(沒意外的話以後我們就是鄰居了),想起我在S03EP41〈陳林李,結生死-宜蘭氏族之爭〉裡提起的,宜蘭是少數「游」能排上前十大姓的縣市……
Thumbnail
在我家族墓的隔壁有著另一座墓(沒意外的話以後我們就是鄰居了),想起我在S03EP41〈陳林李,結生死-宜蘭氏族之爭〉裡提起的,宜蘭是少數「游」能排上前十大姓的縣市……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