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愛先生還是把先生當孩子愛?別用「奉獻、付出」當作哄自己的糖衣,其實,你也很想被看見、被愛,只是,你更怕別人當你很「自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因為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那是多麽自尊的崩裂,又是多麽的難以從生命這場戲中,拆出來自己能夠看清的雙方意識。我們希望用覺醒的心來看待生命,也因此,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用母性愛人」的內在意識,試著幫自己更理解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raw-image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很多時候真的就是生命課題的學習。

說穿了,這是妳個性的本質,是你不斷輪迴這場戲又走不出的借鏡,靈魂為了要學習「自我尊重的界線」,因此剛剛好都會遇到另一位「非常尊重自己、我行我素」的伴侶,來幫助我們靈魂學習設下健康界線。

學習自我尊重、學習說「我能做到的到這裡為止」,學習認出「我的需要為何」「我做不到的地方為何」,我知道對母性很強的人,是真的很不容易,因為這樣的女性,總是把伴侶當孩子寵,要她們認清這個事實並拉回自己的專注力,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學習。


減少給予、減少付出、願意說出自己需要 ,成為了母性過強的女性,一次又一次慘痛又血淋淋的生命課題。


心裡想「我只是去愛、我只是善良的付出,為什麼?為什麼我要遇到這些?為什麼被背叛的是我?為什麼被傷害的是我?


然而,「我欲」並不自私
不斷的包容「他欲」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及母性的驕傲裡。


是的,它是一種隱而不說的驕傲,因為「付出者的愛比較高」是你心中無法認出的潛意識,然而,愛沒有高與低之分,愛就只是愛所是的樣子,若不自覺得一直把自己想成「較高、較有品德、比較善良、比較有愛的付出者」,這份生命的輪迴,會不斷地讓你重複看見,用傷得很深的方式,請你從中醒來。


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是第二脈輪臍輪的練習


通常以母性在給予愛的女性,在經濟、創造財富、自我提升、自愛、給自己的享樂上普遍相對不擅長。

因為專注在自己上,對她們感到很自私、很不應該,永遠都先想到家庭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先生的需要,因此,開始練習從「奉獻無私」的高台上走下來
願意承認「我的需要」,會讓你在愛中感受快樂許多,也讓心謙卑許多。

講出「我要什麼」「我需要」 對你而言是相當困難也尷尬無比的 卻又是人生最需要學會的課題與表達。

在愛中,需要讓關係流動,學習接受自己的邊界,邊界就是承認我愛不下去、無法再給予、這種愛我給不出的認知,知道我做不到,或知道我不想要不想給、耗盡了。

這並不丟臉,反而是對愛有一份真實的自我認識。

你並非伴侶的母親、也並非聖賢,用極高的包容接納來無條件地給予,只是讓失去界線的你再次重道覆轍。



弄清楚自己與對方付出的愛的形式是否相近,不然會雞同鴨講許久也對不上頻

弄清楚自己與對方付出的愛的形式是否相近,不然會雞同鴨講許久也對不上頻


在伴侶關係中的自我尊重練習

1.請嘗試寫下關於你所需要的三種愛

2.請寫下對方目前給予你的三種愛

3.練習講出或寫出你想要的這三種愛,但能尊重對方是否能配合,請注意不以「批評責備受害」的心情來進行,而是以「如何能創造彼此更好的關係狀態」為出發點

4.學習溝通兩方期待不同之處,請試著找到互相的灰階
自己並不是全正確、對方也不是全正確,才能找到相容的平衡點

以奉獻、付出為自我認同的女性,會對於愛的付出很細膩。因此,幫自己與幫助伴侶,聚焦在三種你們彼此主要渴望的愛上,找出共同主要的焦點,會更容易對頻溝通,而不是在很多稀碎瑣事上,列出了20點讓你想指責對方的事,但最終20點的內在意識都是在講「你沒有關心我,我需要你重視我的存在」。

讓我們舉例如下:

1.渴望陪伴:希望假期能有人陪伴、出去走走
2.傾聽的渴望:希望在忍不住抱怨工作時,不會被強烈指責,能給予傾聽
3.互相合作:希望能在家事上能夠分工


當我們如此進行時,最好先幫自己寫下來自己所想要的,並且把內容歸類如上,我真正是渴望對方給予什麼?是有時能關心我、有時能陪伴我、有時能傾聽我、有時能跟我一起做一些新奇的嘗試,那我們就不會過度的在生活瑣事上面糾纏,而溝通的前提是,不以「指責」的姿態來進行,而是以「我們要如何達成彼此共同接受的平衡點」,並且在生活中實際的調整,那麼就能開啟兩人之間能量的變化、轉動。


「自我尊重」與「尊重他人」是一樣的重要,當我們看清楚這兩者在蹺蹺板的兩邊,才不會總是抓住自己的一邊,大力抨擊指責對方的不是,若真正的面對自己,其實,是自己也是沒有勇敢往另一邊挪移。



不是只有給出才是比較好的愛

「付出才是愛」是不斷奉獻者內心的潛台詞,這是很難認出而藏起的驕傲,但唯有真誠的認出來這份內心的想法,你才能真正地從這個生命課題中解套、釋放,再次成為自由而完整的愛與自己。



和解療癒工作室

我們的使命,是帶領大眾學習自我和解,
讓人人能回到愛中、遇見自己。

raw-image




自我陪伴、自我和解體驗活動

6/26線上自我陪伴冥想
6/28脈輪瑜珈&自愛陪伴課程體驗課


自我和解工作坊

6/26自我和解一日實作工作坊:找回自我安全感

raw-image
raw-image





為愛,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和解療癒Hsin老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in老師|和解療癒的沙龍
72會員
129內容數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是不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你比較不愛我? 近期處理學員內心深層情緒,面對了一個傳統的老議題「重男輕女」,雖說是老議題,但因為自己在家族中也深深體驗過,雖不是直接,但間接的多重感受,當父母重年輕女時,對身為女兒的角色,有多麽的錯愕、無法理解、無法接納這樣的情感差異,是因為一個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性別」。
Thumbnail
是不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你比較不愛我? 近期處理學員內心深層情緒,面對了一個傳統的老議題「重男輕女」,雖說是老議題,但因為自己在家族中也深深體驗過,雖不是直接,但間接的多重感受,當父母重年輕女時,對身為女兒的角色,有多麽的錯愕、無法理解、無法接納這樣的情感差異,是因為一個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性別」。
Thumbnail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 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 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母性愛人方式的內在意識 可以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Thumbnail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 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 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母性愛人方式的內在意識 可以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Thumbnail
這是一個美好的世代,充滿各式的療癒方式與可能性。我自己通常會在一天清晨醒來之際,便先做一段簡短的冥想,為一天美好的開始創造愛的能量。感受大自然的愛、宇宙的愛、造物的愛以及周遭身邊親友、夥伴對我的愛。 懂的接受被愛,才有能力去愛人! 第一、不要急著書寫「感恩被愛的自己」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Thumbnail
這是一個美好的世代,充滿各式的療癒方式與可能性。我自己通常會在一天清晨醒來之際,便先做一段簡短的冥想,為一天美好的開始創造愛的能量。感受大自然的愛、宇宙的愛、造物的愛以及周遭身邊親友、夥伴對我的愛。 懂的接受被愛,才有能力去愛人! 第一、不要急著書寫「感恩被愛的自己」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Thumbnail
後來才想起,女孩兒/女人們還缺乏某一種「相信自己能被愛」的能力,最常忘記的是無論如何自己還能被自己愛的能力。寫給我命中每一個女人。我愛過的那些。(親人的、友情的、愛情的。)不煩,妳還有我。(妳也還有妳自己!)
Thumbnail
後來才想起,女孩兒/女人們還缺乏某一種「相信自己能被愛」的能力,最常忘記的是無論如何自己還能被自己愛的能力。寫給我命中每一個女人。我愛過的那些。(親人的、友情的、愛情的。)不煩,妳還有我。(妳也還有妳自己!)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很多女人都認為,女人擁有男人就是要男人的疼愛。有點不解的是新女性主義不是追求男女平等嗎?為何在愛情中,女人就應該是那個被呵護的角色?別忘了男人也是需要女人的呵護,只是方式不同,可是大多數的女人都用母親的方式在照顧男人,想想換了是你,你希望你的男人如何來疼愛你?那你就會知道該如何去疼愛你的男人,男人要
Thumbnail
很多女人都認為,女人擁有男人就是要男人的疼愛。有點不解的是新女性主義不是追求男女平等嗎?為何在愛情中,女人就應該是那個被呵護的角色?別忘了男人也是需要女人的呵護,只是方式不同,可是大多數的女人都用母親的方式在照顧男人,想想換了是你,你希望你的男人如何來疼愛你?那你就會知道該如何去疼愛你的男人,男人要
Thumbnail
婚姻、愛情裡,何必怕吃虧?如果唯恐自己是居下風的那方,這種恐懼何嘗不是建立在「自己想要掌握對方、占上風」的設定上?
Thumbnail
婚姻、愛情裡,何必怕吃虧?如果唯恐自己是居下風的那方,這種恐懼何嘗不是建立在「自己想要掌握對方、占上風」的設定上?
Thumbnail
「女人需要被愛,而男人需要被尊重。」這句話我一直到最近才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更正確的來說,女人感受愛的方式是接收看起來像是付出愛的行為舉止,而男人感受愛的方式則是被尊重。但「被尊重」三個字說得輕描淡
Thumbnail
「女人需要被愛,而男人需要被尊重。」這句話我一直到最近才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更正確的來說,女人感受愛的方式是接收看起來像是付出愛的行為舉止,而男人感受愛的方式則是被尊重。但「被尊重」三個字說得輕描淡
Thumbnail
因此不管在哪種價值觀上,男人都沒有可以表達的合理性跟出口,因為女人有「弱勢的優勢」以及政治正確的立場。就像當我們不想孝順時,我們除了跟我們有相同狀況的朋友分享之外,我們很怕講出來會被撻伐,怕被貼上一
Thumbnail
因此不管在哪種價值觀上,男人都沒有可以表達的合理性跟出口,因為女人有「弱勢的優勢」以及政治正確的立場。就像當我們不想孝順時,我們除了跟我們有相同狀況的朋友分享之外,我們很怕講出來會被撻伐,怕被貼上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