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四十三、奇幻閒談─奇幻不都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真的存在規則嗎?
付費限定

四十三、奇幻閒談─奇幻不都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真的存在規則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奇幻不都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真的存在「規則」嗎?

寫完上面這段內容,我才想起以前就曾用「天花板」來形容規則了;只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那套說法指的就是規則(好吧,搞不好有,只是我沒印象)。我非常確信以前撰寫的觀點與我當時的看法是完全悖離的......關於這點,我不否認自己很矛盾。

是的,奇幻確實是天馬行空的幻想所誕生的產物。但要明白的是,奇幻小說、戲劇、漫畫所呈現的奇幻景象都只是「表面的結果」;與其說是「天馬行空」,更該說那是作家們藉由嚴謹的奇幻規則所建構的成果。

奇幻並非是信手捻來隨便拼湊便可塑成。每發想一樣元素,其實背後都存在一套對應的規則,以便讓這些元素能夠合理存在、合理被使用。因此,奇幻確實是有規則的。

如果還是不明白規則之於奇幻的重要性,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國小營養午餐,全班三十人,雞腿三十隻。為了讓每位同學都有雞腿吃,所以這裡的規則是每人只能拿一隻雞腿。可是如果有人突然破壞規則多拿一隻,就會有某位同學吃不到雞腿。全班都有雞腿吃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如果有一個人多拿雞腿,三十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吃不到雞腿;如果多拿雞腿的人呈現複數,那吃不到雞腿的人理所當然會增加......這就是一齣大型連環車禍現場,而缺乏規則遵守的奇幻小說,就是會發生這種慘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奇幻寫作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3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這就是奇幻生物的由來。它的由來已經無法考證,也因此我們無從得知它的真實性與可溯源性。我們不曉得它是否真實存在過,因此我們僅能透過「幻想」,去添補與之相關的印象;這也正是奇幻生物之所以為奇幻生物的原因:它是由「Fantasy」這個詞彙概念所構成的存在。
這次以《沙丘》為題目寫奇幻閒談,並不完全是出於我的私心。《沙丘》電影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能夠作為小說創作者絕佳的參考範本。在這篇文章,我試著舉出幾個例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有不少作者都會特別強調「保持專業」這回事。就好比說,寫文盡量不要錯字,語句結構要明確,談論題目要清晰明瞭......這些我都同意。不過,我並不堅持要維持專業外表,奇幻閒談從過去以來一直都是以「隨興」為出發點在寫的,只是隨著對自我的要求,後來有將近二十篇左右的文章,我都會忍不住想提供較為認真的內容。
即便如此,多元價值依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有別於傳統奇幻非善即惡的平板設計,我們能夠使用更為複雜的情感與價值角度,來刻寫故事人物的心境。從而使其行為動機更讓人認同,產生情緒共鳴──
過去在設計奇幻世界觀的時候,我最常遇到的自我懷疑叫做: 「這樣寫合理嗎?」 即便我們都知道,奇幻本身就是一個常存不合理與超脫現實的虛幻環境,但身處在「現實」的我們,總是會忍不住想要服從現實,因為「對世事常理的理解,是深受現實世界所打造」。這些都是所謂的「人類之心」。但卻也是不太必要的自我設限。
人物要表現出上述特色,除了台詞的配合外,攝影機的分鏡、拍攝角度,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從雙眼透露的情感,都會將這一列特質表現出來。 現在關鍵來了:就如前所述,要在鏡頭下展現人物特質,勢必得仰賴文字輔助;而我也說了,拍攝後的結果,正是文字所期望的畫面效果;也就是說,完成的畫面正是文字的具現化。
這就是奇幻生物的由來。它的由來已經無法考證,也因此我們無從得知它的真實性與可溯源性。我們不曉得它是否真實存在過,因此我們僅能透過「幻想」,去添補與之相關的印象;這也正是奇幻生物之所以為奇幻生物的原因:它是由「Fantasy」這個詞彙概念所構成的存在。
這次以《沙丘》為題目寫奇幻閒談,並不完全是出於我的私心。《沙丘》電影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能夠作為小說創作者絕佳的參考範本。在這篇文章,我試著舉出幾個例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有不少作者都會特別強調「保持專業」這回事。就好比說,寫文盡量不要錯字,語句結構要明確,談論題目要清晰明瞭......這些我都同意。不過,我並不堅持要維持專業外表,奇幻閒談從過去以來一直都是以「隨興」為出發點在寫的,只是隨著對自我的要求,後來有將近二十篇左右的文章,我都會忍不住想提供較為認真的內容。
即便如此,多元價值依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有別於傳統奇幻非善即惡的平板設計,我們能夠使用更為複雜的情感與價值角度,來刻寫故事人物的心境。從而使其行為動機更讓人認同,產生情緒共鳴──
過去在設計奇幻世界觀的時候,我最常遇到的自我懷疑叫做: 「這樣寫合理嗎?」 即便我們都知道,奇幻本身就是一個常存不合理與超脫現實的虛幻環境,但身處在「現實」的我們,總是會忍不住想要服從現實,因為「對世事常理的理解,是深受現實世界所打造」。這些都是所謂的「人類之心」。但卻也是不太必要的自我設限。
人物要表現出上述特色,除了台詞的配合外,攝影機的分鏡、拍攝角度,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從雙眼透露的情感,都會將這一列特質表現出來。 現在關鍵來了:就如前所述,要在鏡頭下展現人物特質,勢必得仰賴文字輔助;而我也說了,拍攝後的結果,正是文字所期望的畫面效果;也就是說,完成的畫面正是文字的具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