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類固醇製劑是很好用、很廣用的藥品,但長期使用或濫用的話,卻也是造成皮膚最多問題與傷害的藥品。由於這類藥品的通路很廣泛,民眾要取得並不難。不同科別的醫師也都會使用,加上藥價不貴,所以開立給患者的機會也相當多。而且因為藥品效果很好,於是皮膚相關的疑難雜症,很容易在沒有經過詳細確認鑑別就使用類固醇來處理。因為擦起來很舒服對皮膚病改善也很快於是很多患者很愛用,結果就這樣一路用下來,皮膚就被迫陷入類固醇依賴/上癮的陷阱。
付費限定
如何避免外用類固醇依賴/成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5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33.4K會員
311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在醫美市場大家常會發現這時候流行這種、那時候流行那種的狀況。產品剛上市的時候都被吹捧的很神奇,好像原本難治的問題只要靠這種處理就會好。
2025/04/29
在醫美市場大家常會發現這時候流行這種、那時候流行那種的狀況。產品剛上市的時候都被吹捧的很神奇,好像原本難治的問題只要靠這種處理就會好。
2025/04/17
我想很多民眾都已經知道,乾癬、白斑與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才行。現在很多人也已經理解痘痘、肝斑(黃褐斑)、脂漏性皮膚炎與慢性蕁麻疹,也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調理體質(膚質)才行。但我發現,這幾年大家雖然對於玫瑰斑已經越來越熟悉,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玫瑰斑也是皮膚慢性病。
2025/04/17
我想很多民眾都已經知道,乾癬、白斑與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才行。現在很多人也已經理解痘痘、肝斑(黃褐斑)、脂漏性皮膚炎與慢性蕁麻疹,也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調理體質(膚質)才行。但我發現,這幾年大家雖然對於玫瑰斑已經越來越熟悉,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玫瑰斑也是皮膚慢性病。
2025/03/27
有時候在搜尋資訊的時候,常會看到內容中提到某某成分因為具有「光敏感」特性所以不建議在白天使用,但仔細探查以後才發現,文章中所指的「光敏感」跟皮膚科學中的「光敏感」其實有著不小的差異,一旦理解錯誤常會造成更大的誤解與迷思。
2025/03/27
有時候在搜尋資訊的時候,常會看到內容中提到某某成分因為具有「光敏感」特性所以不建議在白天使用,但仔細探查以後才發現,文章中所指的「光敏感」跟皮膚科學中的「光敏感」其實有著不小的差異,一旦理解錯誤常會造成更大的誤解與迷思。
你可能也想看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這幾年台灣藥局的數量已經超越7-11,成為街頭上最常見的風景。也就因為如此大家要購買藥物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方便。但自己在臨床上也常看到,民眾遇到皮膚問題就自行到藥局買藥來用,結果不但原來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產生更多的狀況。
飲鴆止渴的狀況
這幾年台灣藥局的數量已經超越7-11,成為街頭上最常見的風景。也就因為如此大家要購買藥物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方便。但自己在臨床上也常看到,民眾遇到皮膚問題就自行到藥局買藥來用,結果不但原來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產生更多的狀況。
飲鴆止渴的狀況
很多東西都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乳液(霜)也不例外…
大家想要幫皮膚加強保溼的話,通常會先想到擦乳液或乳霜。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做法一般的確不會出什麼問題,但對少數人來說,則有可能產生過敏或敏感反應,結果是不擦還好,擦了後反而造成皮膚越擦越癢或是起紅疹的狀況,這在臨床上是需要謹慎判斷的。
很多東西都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乳液(霜)也不例外…
大家想要幫皮膚加強保溼的話,通常會先想到擦乳液或乳霜。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做法一般的確不會出什麼問題,但對少數人來說,則有可能產生過敏或敏感反應,結果是不擦還好,擦了後反而造成皮膚越擦越癢或是起紅疹的狀況,這在臨床上是需要謹慎判斷的。
這幾年市場上精華類產品越來越常見,每一種產品所宣稱的活性成分濃度也越來越高,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可以賺到效果,但在實務上、安全上與臨床上卻不見得是如此,而是濃度越高對皮膚反而越容易造成傷害。
這幾年市場上精華類產品越來越常見,每一種產品所宣稱的活性成分濃度也越來越高,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可以賺到效果,但在實務上、安全上與臨床上卻不見得是如此,而是濃度越高對皮膚反而越容易造成傷害。
在門診中看到患者拿先前用過的藥物來當作參考時,其中常會有複方藥膏,不僅是嬰幼兒、小朋友、甚至是成人與老人,好像只要皮膚出了問題,無論是過敏、紅疹、尿布疹、口水疹、胯下癢、甚至皮膚癢,用了複方藥膏就會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門診中看到患者拿先前用過的藥物來當作參考時,其中常會有複方藥膏,不僅是嬰幼兒、小朋友、甚至是成人與老人,好像只要皮膚出了問題,無論是過敏、紅疹、尿布疹、口水疹、胯下癢、甚至皮膚癢,用了複方藥膏就會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類固醇的前身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醣類皮質激素)」,也就是我們身體會分泌的賀爾蒙之一,但由於生理性的類固醇抗發炎效果比較弱,於是經過很多科學家的研究嘗試,將原本類固醇的化學結構調整後,就產生了很多新的類固醇種類,不但強度可以有所差異且吸收快、作用時間也可以更長效。
類固醇的前身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醣類皮質激素)」,也就是我們身體會分泌的賀爾蒙之一,但由於生理性的類固醇抗發炎效果比較弱,於是經過很多科學家的研究嘗試,將原本類固醇的化學結構調整後,就產生了很多新的類固醇種類,不但強度可以有所差異且吸收快、作用時間也可以更長效。
在這其中最令醫師傷腦筋的就是過敏反應,尤其是藥物過敏不良反應。因為醫師開藥本來是為了治療疾病,但在此同時,卻對於某些人可能會產生急性(第一型)或慢性(第四型)過敏反應,造成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上的威脅...
在這其中最令醫師傷腦筋的就是過敏反應,尤其是藥物過敏不良反應。因為醫師開藥本來是為了治療疾病,但在此同時,卻對於某些人可能會產生急性(第一型)或慢性(第四型)過敏反應,造成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上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