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火塘|原住民身分認定之論者所謂的「漢姓擴張」有何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今天是愚人節,也是憲法法庭就《原住民身分法》宣判的日子。雖然我們燒火時刻判決尚未出爐,還是來談一個與本案相關的話題。
raw-image

何謂漢姓擴張?

許多原住民就憲法法庭審理《原住民身分法》案件發表評論,其中有一種說法支持現行法的「從姓」規定,也就是原漢混血兒若不使用傳統名字,就必須從具有原住民身分的父母一方的漢姓,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例如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在《自由時報》的一篇文章中主張,從原父原母漢姓而取得原住民身分對原住民族整體有「停止新漢姓數量以及人口在原住民族中擴張」的好處,且「原住民族漢姓已適應並維持著部落秩序功能」。

Ljegay Rupeljengan 所謂的「漢姓數量擴張」意思並不明白。我們推敲認為,他指的應該不是漢姓「種類」的數量擴張,因為原住民的漢姓有 100 個還是 98 個全然無關緊要。合理的解釋是,他指的是「使用漢姓名的原住民數量的擴張」。

但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1953 年強制原住民使用漢姓,全台灣就沒有不使用漢姓的原住民,百分之百使用漢姓的原住民「擴張」,那就是人口擴張。在《姓名條例》和《原住民身分法》制度施行後,有近三萬人回復傳統姓名,雖然只有一成「漢譯並列族名拼音」,那也是使用漢姓的原住民數量萎縮,而不是擴張。

當然,我們可以更近一步揣測,Ljegay Rupeljengan 可能意指「原住民使用來自非原住民的漢姓」。但本來所有的漢姓都是外來,計較這一點有何意義?


切忌我族中心主義

我們想指出,許多就《原住民身分法》一案發表意見的人,或者本身是原住民,或者有原住民伴侶或好友,其實多半從個人人身經驗在談論力求普適的法律問題(案件聲請人也是如此)。囿於識見經驗實屬正常,人人難免,問題是在這麼熱烈的討論當中,卻始終沒意識到「原住民族身分認定」標準的檢討不該自我中心,發言者也不該以習慣或直覺來替代邏輯

所謂自我中心,所謂以習慣或直覺替代邏輯,除了上述的 Ljegay Rupeljengan,又例如鄒族的台灣原社社長汪明輝(Tibusung'e Vayayana)。日前他與幾個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支持現行法的從姓規定,他說:

今日鄒族已經將漢姓與傳統氏族名連結,即使聽到漢姓也知道是哪一個氏族的成員,會有自己的名字,會有哪一塊土地,絕對不單單是個人身分證上的漢名而已,也因知道自己是哪一氏族,才可能參加 Homayaya(小米收穫祭),否則根本進不了祭屋,而最重要的 Mayasvi 祭典中,五大氏族各有各的分工,不能混淆,若放寬漢父漢母姓認定原住民,氏族功能將被完全破壞。

相比於台灣各原住民族,鄒族的氏族、家系制度維持得相當完整,漢姓與家姓和氏族名的對應非常清楚,但這不表示其他原住民族也是如此。鄒族人聽到「汪」姓就知道必然屬於 Peongsi 一系(汪明輝本人的家姓 Vayayana 屬於這一系),不是憲法法庭認定漢姓對所有原住民的家系都有鞏固作用的理由。而能夠連結一個人的漢姓及其所屬氏族,也不代表漢姓就是族內認定身分的唯一標準。

舉例來說,鄒族歌手高蕾雅順利產下健康寶寶,她的父親是排灣族的 Baobu Badulu,漢名黃廷堯。因為父母都是原住民,孩子的身分不成問題,但假設這孩子從父親漢姓黃,難道高蕾雅帶夫婿和女兒回特富野,鄒族人會因為女孩姓黃就不知道 Homeyaya 她該進哪家祭屋?任何人恐怕都很難相信鄒族人是看著身分証上的漢姓來認定族人身分(部落的認定與國家的認定往往不同標準)。

汪明輝所謂「放寬漢父漢母姓認定原住民,〔鄒族〕氏族功能將被完全破壞」是誇張之詞(忘記傳統氏族結構,才會破壞鄒族的氏族功能,而漢姓的使用有可能助長這一點,儘管目前看來,這很幸運的並未發生在鄒族),此外鄒族也不是台灣原住民族的全部。過去鄒族就有強力主導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將鄒族領域觀套上所有民族的前例,現在正是提醒不要重蹈覆轍的時候。


正視問題最根源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上文的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設想有一天,台灣原住民個個能講母語,歲時祭儀不必壓縮,都能如願舉行,屆時名字還是問題嗎?今天大家為了名字吵成這樣,不正是因為除了名字,幾乎已經沒有足以表彰身分與認同的東西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健保和監理機關現在信誓旦旦,說原住民在任何證件上登記名字都得和身分證上一模一樣,果真如此的話,之前發出去的單列族名的證件豈不違法?這兩者當中只能有一個合法,不知道相關機關究竟承認哪一個?
Thumbnail
健保和監理機關現在信誓旦旦,說原住民在任何證件上登記名字都得和身分證上一模一樣,果真如此的話,之前發出去的單列族名的證件豈不違法?這兩者當中只能有一個合法,不知道相關機關究竟承認哪一個?
Thumbnail
近年來已有族人成功在健保卡、行駕照甚至銀行帳戶上單獨使用以族語書寫的本名。不過最近台南市議員 Ingay Tali(穎艾達利)發現監理機關拒絕族人以族語族名核換發行駕照,為此召開記者會提出糾正批評,監理機關則以核發行駕照之姓名登載需符合《姓名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為由,堅持族人不得單獨使用族語族名。
Thumbnail
近年來已有族人成功在健保卡、行駕照甚至銀行帳戶上單獨使用以族語書寫的本名。不過最近台南市議員 Ingay Tali(穎艾達利)發現監理機關拒絕族人以族語族名核換發行駕照,為此召開記者會提出糾正批評,監理機關則以核發行駕照之姓名登載需符合《姓名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為由,堅持族人不得單獨使用族語族名。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