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史(1)】文化根源:基輔羅斯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15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後,就在莫斯科市中心、克里姆林宮松林門旁樹立了弗拉基米爾大帝的塑像,雕像的第一塊奠基石更取自弗拉基米爾受洗的所在地克森尼索,藉此強調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的歷史根源,和民族身分認同不可或缺的元素,也為普丁實現「歷史正義」以完成民族統一找到歷史藉口。

然而,基輔羅斯究竟是什麼?又為什麼會是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三國共同的根源?又怎麼成為俄羅斯入侵的藉口?這一切都要從歷史去追尋。

基輔羅斯

位處歐亞大草原西側的烏克蘭,是由兩條經常變動的人文與自然界線所構成:第一條是大草原與東歐稀樹草原—即是游牧與定居人口的界線,第二條是東西方基督教的分界線,也代表著歐洲東、西方的政治文化分野。兩條界線構成烏克蘭各地區複雜的歷史、文化與社會,令它過往與現今豐富多元,卻也使它現今陷入了危機。

烏克蘭,是古希臘、羅馬人筆下「西方文明」的邊界,與各族群遷徙入歐的必經門戶。斯拉夫族群選擇留下定居,與拜占庭帝國、後來進入的族群交錯融合,基輔即在西元六世紀前建立。而烏克蘭、俄羅斯和白羅斯三國共同歷史背景的「羅斯」公國,即是在歐洲進入「維京時代」後誕生。

八世紀起,維京人馳騁歐洲的陸地與海洋。在東歐,他們被稱為瓦良格人(Varangians),統治北至波羅的海、南抵黑海與多瑙河的大型政治聯合體「羅斯(Rus’/Rhos,划船的人之意)」,從波羅的海沿著水道南下,838年抵達君士坦丁堡,隨後佔有基輔,令當地斯拉夫人納貢稱臣,統治著當地貿易路線。

當時統治諾夫哥羅德、開創留里克(Rurikid)王朝的奧列格(Oleg,?-912)佔領基輔後,成為第一位大公。之後,羅斯更摧毀當時歐亞草原最強大的可薩汗國,將東斯拉夫部落納入麾下,版圖直抵多瑙河,擴張直到最後一位維京式統治者斯維亞托斯拉夫(Sviatoslav,942-972)戰死後才停止。

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兒子「大帝」弗拉基米爾(Volodymyr,958-1015)和孫子「智者」雅羅斯拉夫(Yaroslav,978-1054)致力於鞏固羅斯國土,將羅斯轉型為中世紀國家。

弗拉基米爾首先選擇以拜占庭為師,進行政制、建築、宗教等全面變革,全面改造羅斯國度,並以羅斯基督教化影響最為深遠。

當時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急需弗拉基米爾協助鎮壓叛亂,而弗拉基米爾請求與其妹安娜聯姻,但在叛亂弭平後,遭到拜占庭拒絕。因此他立刻率軍攻下克里米亞的拜占庭城市克森尼索(Chersonesus),巴西爾二世也立刻同意了婚事,條件是羅斯的基督教化。弗拉基米爾同意了,他得以與拜占庭公主安娜聯姻,拜占庭則得到他受洗成為基督徒、和全體羅斯人民基督教化的回報。

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基輔設立「羅斯都主教區」,協助弗拉基米爾由上至下推動全羅斯國度的基督教化,開啟基督教化的進程。而克森尼索至此成為一個象徵,成為普丁入侵克里米亞後,取得東正教文化象徵的地方。

雅羅斯拉夫更進一步,他仿效君士坦丁堡,將基輔營造成日後全羅斯城市模仿的首都,建設聖索菲亞大教堂,知名的洞穴修道院(Kyivan Cave Monastery)也在1051年建立,他也親自任命第一位由羅斯出身、非希臘血統的主教伊拉里翁(Metropolitan Ilarion)。

雅羅斯拉夫更將860年西里爾(Cyril,826-869)和美多德(Methodius,?-885)兩位拜占庭教士所創造、轉譯希臘經文的格列哥里字母(Glagolitic alphabet)轉變為教會斯拉夫語,使之成為基輔羅斯的官方語言,開啟了羅斯人掌握讀寫能力的開端。他所編纂的法典《羅斯正義》,成為羅斯世界乃至立陶宛法律的基礎。而他更賦予諾夫哥羅德自治的自由,並與歐洲各國聯姻,將羅斯公國融入基督教世界,被後世史家稱為「歐洲的岳父」。

雅羅斯拉夫死後,王位政爭、新政經中心的興起、忠誠的下降,以及無力抵抗遊牧民族入侵等因素,最終使羅斯走向分裂。

分疆裂土

大公之位首先在雅羅斯拉夫的兒子們之間展開爭鬥,平行轉移的制度構成威脅,在基輔—切爾尼戈夫—佩列亞斯拉夫三位大公構成了三頭政治,並以三個都城構成了「羅斯國土(Rus' Land)」的核心。

面臨王公矛盾、叛亂與遊牧民族庫曼人的入侵,被稱為「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Volodymyr Monomakh,1053-1125)」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二世將羅斯王公聯合起來,擊敗庫曼人、弭平叛亂,並在1097年廢除過去的繼承制度。但是他卻沒有建立健全的繼承制度,基輔大公之位此後37年內易主18次,直到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Vladimir-Suzdal,位於俄羅斯境內)的王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Andrei Bogoliubsky,1111-1174)才改變現況。

安德烈是對基輔及大公之位毫無興趣的第一代。他們鞏固並壯大自己的領土,從基輔獨立出來。安德烈將首都從蘇茲達爾遷到弗拉基米爾,這是一座依照基輔的規劃建立的都城,他建立新都即是表示自己已經獨立於基輔。而莫斯科則由安德烈之父在1147年建造。

然而,基輔與羅斯的身分、宗教和政治認同感並未因此消失。宗教與教會斯拉夫語言的廣布,使得人們對基輔羅斯、斯拉夫身分及基督教的認同,仍然凝聚著分疆裂土的公國。弗拉基米爾以基輔為模範建造,即是明證。

1240年12月7日,蒙古入侵摧毀了基輔公國,各公國中不是遭到摧毀,就是選擇投降。而東方最強大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Vladimir-Suzdal)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在首都遭到摧毀後,與西方最強大的哈利奇/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Halych/Galicia–Volhynia)大公丹尼洛(Danylo,1201-1246),兩人在戰鬥之後,最後都選擇蒙古效忠。

丹尼洛是利維夫的建造者。在金帳汗國的庇蔭下,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不斷成長,丹尼洛更有意藉機擴大疆土,因此策畫與教皇聯盟,取得西方國家的支持。但此舉招來君士坦丁堡牧首、羅斯東正教會的緊張,以及金帳汗國的敵意。

這導致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與蒙古發生戰爭,更導致羅斯都主教駐地從加利西亞遷移至莫斯科。此時莫斯科王公亦從眾公國中脫穎而出,擔任金帳汗國任命的羅斯大公,政治、宗教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成為當時東北羅斯的領導者。

羅斯都主教駐地雖不停往東遷移,卻仍保留全羅斯都主教區的名銜。作為補償,1303年君士坦丁堡在加利西亞亦設置都主教區「小羅斯都主教區」。 「小羅斯」概念從此誕生,並成為烏克蘭民族身分論爭的焦點,烏克蘭人更在20世紀稱呼親俄派為「小羅斯人」

而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的存續,始終得利於蒙古金帳汗國治下的和平。當秩序改變、子嗣斷絕等傷害衝擊公國後,公國最終遭波蘭和立陶宛瓜分。波蘭佔領加利西亞,立陶宛則佔領沃里尼亞(Volhynia)和基輔。波蘭治下的羅斯人民逐步波蘭化,立陶宛大公國則逐漸羅斯化,並成為羅斯公國實際的繼承者。

結語

到了19世紀,學者們創造出「基輔羅斯(Kyivan Rus')」這個名詞,用來形容10世紀末到13世紀這段期間羅斯土地上的政治聯合體。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紛紛從公國尋找自己身分認同的根源:弗拉基米爾 — 蘇茲達爾公國被視為莫斯科大公國的雛型,並成為今日俄羅斯的前身;白羅斯從波洛茨克(Polotsk)公國尋找根源;烏克蘭則從加利西亞 — 沃里尼亞公國挖掘民族建構的基石。

基輔羅斯成為民族主義政治爭奪的象徵之一。例如「智者」雅羅斯拉夫的遺骨在蘇聯軍隊進逼俄羅斯時,由逃離祖國的烏克蘭大主教帶到美國布魯克林聖三一教堂,至今仍拒絕歸還。這並非美國帝國主義作祟,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對誰是基輔羅斯正統繼承者的爭論中沒有結論,若歸還基輔,他們害怕遺骨將落入俄羅斯之手。

雅羅斯拉夫自己、他的前人、後輩以及其臣民究竟是誰?這是無解的後世紛爭。然而羅斯的崩解開啟了另一個時代,羅斯的歷史與地理遺產上誕生了烏克蘭、白羅斯與俄羅斯,就如同西歐的加洛林帝國崩解後催生了法國與德國等國家一樣。他們雖然源自民族主義時代之前的中世紀大國,但未來卻不是同一個國家,如同台灣、蒙古、西藏、新疆等地與中國的關係。

而在1470年基輔公國被波蘭王國廢除後,基輔羅斯王公時代自此終結,羅斯國土進入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的時代,翻開烏克蘭土地上波蘭人、立陶宛人、哥薩克人、俄羅斯人、土耳其人等多方交錯的歷史新頁。

擺脫金帳汗國、走向獨立,號稱「全羅斯君主」的莫斯科沙皇國意圖統一羅斯國土,他們向東方的進攻,最終導致波蘭與立陶宛結為聯邦,共同對抗莫斯科。而在這些國家之下的烏克蘭人,又會如何應對呢?這將是下一篇的重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黎胖書房
104會員
80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黎胖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5/03/06
民進黨如何在1993年攻下台南縣、1997年再下台南市後,將台南由藍轉綠,成為國民黨每選必敗的綠營基地?丁仁方、趙卿惠、李依霖三位研究者這篇〈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臺灣基層民主轉型--臺南經驗的啟示〉,從侍從體制變遷視角切入。
Thumbnail
2025/03/06
民進黨如何在1993年攻下台南縣、1997年再下台南市後,將台南由藍轉綠,成為國民黨每選必敗的綠營基地?丁仁方、趙卿惠、李依霖三位研究者這篇〈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臺灣基層民主轉型--臺南經驗的啟示〉,從侍從體制變遷視角切入。
Thumbnail
2025/03/02
朱雲漢教授〈寡佔經濟與威權經濟體制〉針對國民黨戰後的變化,以及如何在不影響經濟成長下,如何巧妙運作、分配政治特權與寡佔經濟資源,搭配統治技術,以此凝聚支持者、掌握社會和籠絡地方派系,做了精闢扼要的敘述。
Thumbnail
2025/03/02
朱雲漢教授〈寡佔經濟與威權經濟體制〉針對國民黨戰後的變化,以及如何在不影響經濟成長下,如何巧妙運作、分配政治特權與寡佔經濟資源,搭配統治技術,以此凝聚支持者、掌握社會和籠絡地方派系,做了精闢扼要的敘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俄羅斯建立、擴張的過程中,很尷尬地是,無論是民族主義,還是普世帝國,俄羅斯的論述都建立在一個不屬於她的城市:基輔上。 若是強調俄羅斯是古羅斯人的繼承者,建造羅斯民族主義,並以此為宣稱「收集」羅斯人的土地,俄羅斯就必須追溯到最早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上,同時面對一個事實:莫斯科在基輔羅斯之時出現
Thumbnail
在俄羅斯建立、擴張的過程中,很尷尬地是,無論是民族主義,還是普世帝國,俄羅斯的論述都建立在一個不屬於她的城市:基輔上。 若是強調俄羅斯是古羅斯人的繼承者,建造羅斯民族主義,並以此為宣稱「收集」羅斯人的土地,俄羅斯就必須追溯到最早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上,同時面對一個事實:莫斯科在基輔羅斯之時出現
Thumbnail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以弗所在201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遺跡還原程度很高,有華美的圖書館立面、城市大街、馬賽克人行道、可愛的露天廁所。彷彿拿條布披在身上就能秒變阿部寬走在羅馬街道。這篇文章會從以弗所最早有人類定居開始介紹,看他如何迎來第一批愛奧尼亞新移民?如何掀起古希臘世界大戰?如何在強權中不斷尋求獨立?
Thumbnail
以弗所在201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遺跡還原程度很高,有華美的圖書館立面、城市大街、馬賽克人行道、可愛的露天廁所。彷彿拿條布披在身上就能秒變阿部寬走在羅馬街道。這篇文章會從以弗所最早有人類定居開始介紹,看他如何迎來第一批愛奧尼亞新移民?如何掀起古希臘世界大戰?如何在強權中不斷尋求獨立?
Thumbnail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在景點看過,石頭上或公共設施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塗鴉,回想起來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種無聊的抒發行為在維京時代或許也不例外,分享兩個一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街頭塗鴉藝術。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在景點看過,石頭上或公共設施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塗鴉,回想起來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種無聊的抒發行為在維京時代或許也不例外,分享兩個一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街頭塗鴉藝術。
Thumbnail
《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這本書的原文書名為《歐洲之門 (The Gates of Europe)》。如同書名,烏克蘭不論就地理或歷史而言,始終位於東西方文明的交界地帶,也是各時期各大帝國的邊陲地區。......
Thumbnail
《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這本書的原文書名為《歐洲之門 (The Gates of Europe)》。如同書名,烏克蘭不論就地理或歷史而言,始終位於東西方文明的交界地帶,也是各時期各大帝國的邊陲地區。......
Thumbnail
俄國侵略烏克蘭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俄羅斯大外宣,不再以「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歷史敘事下的烏克蘭史」去認識烏克蘭,不落入普丁用來侵略的歷史藉口,而以烏克蘭自身主體視角去認識烏克蘭、身分認同的成長與變化、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遭逢苦難的歷史,和戰爭的遠近原因呢?自本篇起的烏克蘭史系列將是對藥症下的良方。
Thumbnail
俄國侵略烏克蘭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俄羅斯大外宣,不再以「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歷史敘事下的烏克蘭史」去認識烏克蘭,不落入普丁用來侵略的歷史藉口,而以烏克蘭自身主體視角去認識烏克蘭、身分認同的成長與變化、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遭逢苦難的歷史,和戰爭的遠近原因呢?自本篇起的烏克蘭史系列將是對藥症下的良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