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在體貼與自傷之間,仍然相依緊牽──《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電影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猶記得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成為深夜奇蹟的 2020 年秋天,我們都曾為了兩人單純美好的愛情而心動,因為黑澤腦內勃發的妄想爆笑出聲,以及為兩人對自身性格的自卑感到悲傷。終於,本劇在 2022 年的春天推出了電影版,繼續這段奇幻旅程。

電影版先在片頭以短短幾分鐘帶觀眾回顧日劇版的名場面,以及安達的魔法沒有消失的原因。「魔法」曾令安達感到不安,那是一種認為自己面對感情不夠磊落的愧疚,縱然沒有欺騙對方,卻也沒有盡可能與對方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不能再依賴魔法了!」的心意,同樣也能呼應到許多人們渴望對自己、對戀人都更有信心一些,只是這份心意並不總是能戰勝自卑與不安,尤其當這些心情都隨著自己對戀人的愛意越發濃厚時,更是如此。

raw-image

然而,本劇透過黑澤的行動,給了令安達不安的魔法一個更為有趣、輕鬆的「使用方式」,將人們渴望的「默契」具象化。透過觸碰對方,他們無聲地交談,就像所有望向對方眼底,就能看透對方在想什麼的愛侶一樣,那樣旁若無人,在擁擠的電梯裡、偌大的城市裡創造一個只屬於你我的秘密空間。

本片主要可以分成前後兩段,前段敘述因為安達調職至長崎、不得不和黑澤談起遠距離戀愛,後段則進展至見雙方父母的人生決定和挑戰。安達獲得調派至長崎的機會,他卻猶豫是否要前往,但他不敢與黑澤商量,因為他知道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的黑澤一定會支持他、默默承受孤獨和悲傷,因此他選擇詢問前輩,但黑澤還是透過前輩得知了這個消息。

raw-image

彷彿完全不用思考一般,黑澤大力支持安達把握這個機會,但兩人卻都因為這個決定悶悶不樂。這裡表現了戀人之間必須故作成熟、必須全力支持對方的糾結心理。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戀人、成為一個「好情人」,我們經常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不願被發現自己付出的愛其實伴隨著很多很多期待,期待對方和自己長久的關係、期待對方總是選擇自己會喜歡的行為和決定,甚至反過來推敲對方、進而要求自己:「是他的話,也會這樣做吧?」──於是心中的孩子氣被理性掩蓋,即使對戀人的支持出自真心,卻仍然因為自己心底仍潛藏的私心,而對自己失望。

我們失望於自己的愛原來那樣不成熟,原來自己依舊期待掌控戀人;有些時候,這些支持更來自於「逃避」,逃避脆弱的自己,因為明白自己必須成為對方的支柱,而非絆腳石,因此努力忽略心底的渴望。甚至,這份脆弱也許來自對對方「不信任自己」的不安──正因為深知這份不安對應著自己的私心、對應著對方的體貼,於是更加絞心。

其實,這樣的心緒即使看似不成熟,但並不是奇怪的。當不安與體貼、試探與自卑等等心情都混雜在一起,本來就難以將它們抽絲剝繭、一一理清,而這正是為什麼有時候,愛情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同時必須面對「對自己」和「對他人」的雙重反應和抉擇,這使我們得以長成更好的人。黑澤與安達都為了對方、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份體貼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了彼此;看他們兩人在一進一退、或雙雙退開的過程中神傷,又意外地讓人感受到「愛」最真實、赤裸,以及不那麼美好的樣貌。這一點點的缺陷,完整了兩人如華爾滋般的戀曲,在前進與退後之中,找到適合兩人的節奏和步調。

raw-image

本片後半段也維持了在奇幻情節中描繪現實的特色,且更以安達「失去魔法後」作為切點,是一個劇情線互相呼應、合理的安排。安達因為擔心未來若彼此發生意外,卻因為兩人的戀情沒有告知身旁的人,而無法得知對方的消息,因此下定決心要把兩人交往並決定攜手度過餘生的決定告訴彼此珍視的人,於是有了見雙方家長的安排。

在許多影劇中,「見父母」經常被與「取得認可」連結在一起,因為父母似乎能夠影響子女的婚姻規劃,而這也經常是故事邁向狗血的開端,賦予父母左右子女人生的能力。即使這樣的故事仍然存在於現實生活,但這卻是一個不夠負責任的行為,因為這似乎暗示著子女沒有能力辨別自己的愛人,或代表他們不夠自信能度過未來的難關和變化。反過來說,父母是否就有足夠能力洞悉孩子身旁的人?我們經歷了不同的成長背景,也面臨完全不同的時代挑戰,獲得父母的認可,代表必定能跨過未來的每道難題嗎?

raw-image

本片巧妙地融合了「見父母」可能代表的各種涵義與功能,於是不會顯得老套:安達與黑澤決定向父母介紹戀人的心意不完全是為了「獲得認可」,而是因為他們是戀人珍視的人,因此自己也想一起珍惜,更希望對方不會夾在自己與父母之間,陷入左右為難的窘境。如此「愛屋及烏」的心態或許能帶來完滿的結果,但並非所有人都能與對方父母和平相處,若未能取得共識,也無需太過執著,因為與戀人並肩同行的終究是自己。未來若有一方跌跤落,不要厭煩於扶持和等候;若有一方先放開手,也無需後悔當初的選擇,因為回首來時路,早已走過那繁花盛開的旅途,一切故事終由自己來譜寫。

本片相較日劇版,更為聚焦於黑澤和安達兩人,其他角色的後續發展與性格深化就較為不足,是稍嫌可惜的地方。儘管如此,《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依然維持了其一貫溫暖、體貼旁人的氛圍,甚而更加深入地觸及了這份溫暖自傷、傷人的可能,當我們重溫黑澤與安達的愛情,似乎也再度跟著他們成長了。

全文劇照提供:車庫影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故事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人們會以真實發生的事作為材料,將其構築成能和人們有共鳴,且能實現在現實中無法成真的願望。想像力是自由的,它可以很美、很夢幻、很動人、很天馬行空,生活中遇到任何不順利,都可以在遠離現實的世界中,找到能觸動內心深處的靈魂。
Thumbnail
故事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人們會以真實發生的事作為材料,將其構築成能和人們有共鳴,且能實現在現實中無法成真的願望。想像力是自由的,它可以很美、很夢幻、很動人、很天馬行空,生活中遇到任何不順利,都可以在遠離現實的世界中,找到能觸動內心深處的靈魂。
Thumbnail
黑澤與安達都為了對方、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份體貼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了彼此;看他們兩人在一進一退、或雙雙退開的過程中神傷,又意外地讓人感受到「愛」最真實、赤裸,以及不那麼美好的樣貌。這一點點的缺陷,完整了兩人如華爾滋般的戀曲,在前進與退後之中,找到適合兩人的節奏和步調。
Thumbnail
黑澤與安達都為了對方、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份體貼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了彼此;看他們兩人在一進一退、或雙雙退開的過程中神傷,又意外地讓人感受到「愛」最真實、赤裸,以及不那麼美好的樣貌。這一點點的缺陷,完整了兩人如華爾滋般的戀曲,在前進與退後之中,找到適合兩人的節奏和步調。
Thumbnail
直到30歲還保持童貞的安達清擁有了「碰觸他人即可讀心」的魔法,並因此發現同僚帥哥黑澤優一對自己的愛慕之情…抱持著打發時間的心情開始看,意外除了粉紅泡泡,這部其實是有核心價值的,重點是放在「溝通」與「自信心」吧!(不過該作談的應該是非常低階的交際問題,對於擅長交際的人來說可能不值一提😂)
Thumbnail
直到30歲還保持童貞的安達清擁有了「碰觸他人即可讀心」的魔法,並因此發現同僚帥哥黑澤優一對自己的愛慕之情…抱持著打發時間的心情開始看,意外除了粉紅泡泡,這部其實是有核心價值的,重點是放在「溝通」與「自信心」吧!(不過該作談的應該是非常低階的交際問題,對於擅長交際的人來說可能不值一提😂)
Thumbnail
 若說之前我只有腦補所有劇中男男CP,而或耽改的作品,一直沒有一腳踏入腐圈,正式的看BL連續劇(同志電影反而看過),這部《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就是我的起始之作。也讓我在還沒有入圈前,就三刷了。我會看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本來就很愛動漫改編的真人日劇……。
Thumbnail
 若說之前我只有腦補所有劇中男男CP,而或耽改的作品,一直沒有一腳踏入腐圈,正式的看BL連續劇(同志電影反而看過),這部《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就是我的起始之作。也讓我在還沒有入圈前,就三刷了。我會看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本來就很愛動漫改編的真人日劇……。
Thumbnail
去年12月剛播完的漫改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會成為魔法師》(簡稱《櫻桃魔法》)引起海內外熱烈討論,新聞、社群媒體、影音平台的各種消息報導也紛紛集結許多粉絲們的共鳴。文章中將分享在此部劇中所看見的勇氣力量!
Thumbnail
去年12月剛播完的漫改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會成為魔法師》(簡稱《櫻桃魔法》)引起海內外熱烈討論,新聞、社群媒體、影音平台的各種消息報導也紛紛集結許多粉絲們的共鳴。文章中將分享在此部劇中所看見的勇氣力量!
Thumbnail
安達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氣,突破自己。他覺得是黑澤改變了他,但我卻覺得,黑澤只是幫安達找到他不曾注意的自己。
Thumbnail
安達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氣,突破自己。他覺得是黑澤改變了他,但我卻覺得,黑澤只是幫安達找到他不曾注意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內心都有個安達,因為害怕改變而踟躕不前;我們內心亦都有個黑澤,因為太過害怕失敗與失去,總是勉強自己堅強。因此即便此劇有BL(Boys’ Love)的成份在,它並不會讓人意識到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戀愛,而是可以與自己及身邊任何人對話的戀愛成長故事。
Thumbnail
我們內心都有個安達,因為害怕改變而踟躕不前;我們內心亦都有個黑澤,因為太過害怕失敗與失去,總是勉強自己堅強。因此即便此劇有BL(Boys’ Love)的成份在,它並不會讓人意識到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戀愛,而是可以與自己及身邊任何人對話的戀愛成長故事。
Thumbnail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最近成了腐女界的洗版話題。哈理斯我也不免被一票腐女友人堆坑,見證到姨母笑的真諦。而作為一位研究精神分析的心理師,除了好笑的劇情外,我更在意安達的整個轉變(改變了自己內向、膽小、沒自信的個性,並與對方交往)是如何達成的──我從三種精神分析的理論路徑來探究。
Thumbnail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最近成了腐女界的洗版話題。哈理斯我也不免被一票腐女友人堆坑,見證到姨母笑的真諦。而作為一位研究精神分析的心理師,除了好笑的劇情外,我更在意安達的整個轉變(改變了自己內向、膽小、沒自信的個性,並與對方交往)是如何達成的──我從三種精神分析的理論路徑來探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