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胭脂扣》小說與電影改編的敘事方式比較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胭脂扣》的作者是有“香港言情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李碧華,小說講述了青樓女子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愛情糾葛。1988年關錦鵬導演將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改編爲同名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從敘事角度探索《胭脂扣》電影版與小說版在敘述視角、人物性格、敘述層次方面的區別,我們可感受到電影與小說的不同藝術魅力。

1、敘述視角

小說常常以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講述故事,這種敘述方式能夠自由表達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讀者通過小說第一人稱的敘述,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事件整個發展脈絡。電影敘事比小說敘事靈活,電影通過運動的鏡頭、生動的畫面影像來講述故事,這被稱爲“非人稱敘事”,“指影片敘事文本中沒有一種明晰可辨的敘述人聲音作爲敘事源出現”。

李碧華創作的小說《胭脂扣》採用了第一人稱(即男主人公袁永定)的敘述視角,通過袁永定第一人稱的敘述,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他與女友凌楚娟的感情變化,以及他對如花的朦朧感情。袁永定如其自我介紹裏所言那樣,是一個生活中不懂浪漫的人,爲此袁永定的女友經常抱怨。當一個穿着20世紀30年代的旗袍、梳着20世紀30年代髮髻的美豔女人出現在袁永定的報社時,袁永定在驚訝之餘深深被如花的氣質所吸引。在小說中,讀者跟隨袁永定的視角,一邊在時限內緊張而艱難地找尋十二少的下落,一邊回顧瞭如花與十二少的生死愛戀。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目睹如花對愛情的執着,袁永定受到深深觸動,自身的性格與對愛情的態度逐步發生變化,雖然仍是生活在現實中的物質香港市民,不會像如花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人一樣可以爲愛殉情,但開始珍惜與女友的感情,感受到了對方的重要性。

關錦鵬導演的電影的藝術特色之一是女性視角,《胭脂扣》就是以青樓女子如花的視角展開。但並不是以第一人稱講述故事,而是採用非人稱敘事,即一種“零度的”個人化敘事方法,以鏡頭的交替轉換來進行電影的敘事,將更多的鏡頭放在如花身上,突出這個女性的愛情悲劇。梅豔芳扮演的如花與張國榮扮演的陳十二少是影片的主角,袁永定與阿楚則成爲電影的配角。如花這個多情的紅塵女子,在陽間尋找十二少遇到種種困難,幸而有袁永定與阿楚幫忙化解,雖然電影最後是一個悲劇性結局,但通過鏡頭,電影塑造了一個豐滿的悲劇青樓女子的形象。

通過對比《胭脂扣》小說版與電影版的敘述人稱視角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作家李碧華與導演關錦鵬在人物形象刻畫方面有所不同。李碧華以男主角袁永定作爲第一人稱敘述,讀者可以從他的視角見證如花與陳十二少的悽慘愛情故事,體悟男主人公袁永定對愛情的重新思考。關錦鵬通過如花這個女性視角來展現其悲慘遭遇,更能夠引起觀衆的同情。

2、人物性格

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小說與電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揭示人物心理動機、透視個體精神靈魂、沉思人生哲理方面,小說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縱深寫作思路。”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讀者通過小說的心理描寫,能夠清楚地把握男主角袁永定的性格與對待愛情態度的變化。

袁永定原本是一個有足夠“定力”的不夠浪漫、不夠體貼的香港普通市民,在沒有遇見如花之前,他生活在狹小的工作圈裏,得過且過地掙取一份安定的工資,對生活與愛情都是隨遇而安的態度。這種生活狀況正是這一代香港青年身上所普遍存在的現象。袁永定一次次心理糾結,告誡自己不要多管閒事,不要覺得這個貌美的女人可憐就違背了自己的處事原則,但是如花的苦苦哀求與堅持感動了袁永定,使其最終決定幫助其找尋十二少的下落。在袁永定決定幫助如花的那一刻開始,他的性格與對愛情的態度已經開始轉變。面對強勢性格的女友阿楚,袁永定以前是完全無法應付他們之間的吵架,但是在瞭解如花的感情經歷後,他開始珍惜與女友的感情,吵架後能想到買禮物哄女友開心。可見袁永定因爲如花的影響,已經在逐步改變,變得更加有男性的責任擔當。

在電影《胭脂扣》中,如花的性格特徵得到清晰的展現。妓女身份不容許她動真情,但當真愛來臨時,如花義無反顧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即使她給十二少下藥一起殉情,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要守護這份感情,這一行動表現出一個內心柔弱的多情女子的無奈。影片塑造的陳十二少是英俊多金的富家子弟形象,他對如花展開了浪漫追求,讓如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影片中陳十二少的性格處於隱藏的狀態,觀衆看到的是他的表面,但對於他的內心我們無從得知。當影片最後告知觀衆十二少苟活並且結婚生子,驚訝的觀衆才知道陳十二少是一個貪生怕死、對愛情不忠的人。陳十二少渴望自由的愛情,但當面臨生死選擇的時候,他退縮了。他被搶救過來後,不是選擇自盡去捍衛曾經與如花的誓言,而是寧可苟活一輩子。

袁永定與阿楚在影片中的性格不如小說所刻畫得那麼飽滿,在電影中他們是如花的幫助者,配角的身份讓袁永定的老實善良和阿楚的潑辣熱心腸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因爲電影時長的限制,導演不得不選取最爲重要的故事情節來表達電影的主題。我們在觀看電影《胭脂扣》時會感到劇情發展有些急促。急於展現一條完整的感情線,而加快故事的發展速度,忽略故事的完整性,成爲電影《胭脂扣》的缺點。

小說有足夠的篇幅去豐富每一個人物性格,也有足夠的時間去闡述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小說改編成電影后,人物性格往往沒有小說裏的人物性格那樣豐滿,觀衆無法深刻地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敘述層次

“在敘事學中,任何敘事都不可能在同一虛構層次上水平進行,任何敘事文本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敘述層次,一爲虛構事件層次,一爲敘述事件層次。”“在現代小說中以敘事層次來塑造人物早已有之。主敘述層、次敘述層、更小的次敘述層構成了性質各異的互文關係。”因爲電影與小說屬於不同的藝術種類,小說經過電影改編後往往會產生主次敘述層顛倒的現象。

小說《胭脂扣》經過電影改編後敘述層次就發生了轉變。在小說中,主敘述層是袁永定與女友幫助來陽間尋找情人的如花。次敘述層是通過如花的回憶講述當年如花與十二少的愛情故事。在主敘述層上,小說着重突出找尋十二少的過程艱難。袁永定去大會堂圖書館查資料被當成色狼。袁永定對如花的事情如此上心,引起女友阿楚嫉妒,與他發生爭吵。袁永定參與“3877”車牌拍賣找尋線索,卻因車牌號要價太低無法拍賣而導致線索中斷。最後在一家古董店裏的泛黃的《天遊報》中發現線索,原來陳十二少依然苟活在人間。在如花心碎不已準備放棄找尋十二少時,袁永定通過BB機找到了十二少的下落。最後的結局是如花落寞地隨煙消逝,至於如花與年老的十二少是否見面,作者留下空白讓讀者自由想象。

在次敘述層上,小說通過如花在陽間給袁永定講述自己的經歷,讓讀者瞭解她與陳十二少之間的感情糾葛。讀者在閱讀他們之間的生死愛戀時不會產生過多的同情感,因爲在小說中十二少最後選擇跟如花分手,如花說是與十二少相約去殉情,實際上是如花給十二少吃了能致命的藥。看到如花爲愛失去理智,讀者更多的是爲這個傻女人感到不值。在電影《胭脂扣》中,關錦鵬從女性主義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他所要展現的是如花與陳十二少的殉情愛戀,因此主敘述層是如花與十二少的愛情回憶。導演用詩意的畫面將十二少的一顰一笑、如花的一舉一動細膩地展現在觀衆面前,讓觀衆感受到如花執着卻心狠的一面,看到十二少懦弱卻不失真情的一面。導演並沒有想要去歌頌如花而一味地批判十二少,而是讓我們意識到,在愛情面前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真情在無法抵擋現實時,兩個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來紀念曾經的愛情。

在次敘述層上,因爲電影時長的限制以及電影突出重點的需要,導演縮減了找尋十二少的過程,用快進的鏡頭將7天的時限很快過渡到最後期限。電影也將小說“3877”的約定改成“3811”,讓如花在3月8日晚上11點11分在老地方等十二少。筆者認爲,導演如此改動是想要營造陰森奇詭的氛圍,來渲染如花的女鬼身份。當見到當年那個她曾經爲之放棄生命去守護的人成爲眼前這個醜陋的皺巴巴的老頭時,如花心如死灰地將愛情的信物胭脂扣放在十二少的手上,在煙霧中消失。

小說與電影在敘述層次上的不同,讓讀者與觀衆的關注點有所不同。在小說中讀者關注更多的是主敘述層上找尋十二少的困難,電影讓觀衆將視線集中在十二少與如花的悽美愛情上。因爲小說與電影的受衆羣不一樣,作家和導演的出發點不同,造成小說與電影藝術表現手法上的諸多不同。

4、結束語

李碧華創作的小說《胭脂扣》在給讀者展示一段悲情故事的同時,拋出一個現實問題,現實中的情侶在面對感情的挫折時,會不會通過殉情這種極端的方法捍衛所謂的愛情,通過香港市民袁永定與阿楚的現代愛情觀,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關錦鵬導演的電影《胭脂扣》,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突出的是如花與十二少這段奇詭的悲劇愛戀。通過閱讀小說與觀看影片,我們能夠在敘事層面感受到小說與電影側重的不同,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將小說改編成電影早已成爲當下文化傳播的一種普遍現象,比如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芳華》,引起了文化界、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儘管由於電影時長的有限影響了小說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性格也不如小說中的豐滿,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電影對小說不同程度的介入,對電影和學起到雙向促進的作用。小說改編成電影可以讓更多觀衆關注到小說本身,小說藉助電影的宣傳逐漸讓更多人接觸,而不侷限在一定人羣的視野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小說改編成電影有利於文學作品的大衆傳播。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3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鷺的沙龍
242會員
49內容數
經典文學閱讀筆記
白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31
作家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至大正時代的文學家、時事評論家、英文學者,在文壇上的活躍時期約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也被認為是日本現代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有“國民大作家”之譽,代表作有《我是貓》、《少爺》、《三四郎》、《心》、《明暗》等。作為明治時期的文豪的代表而被列為日元一千元紙幣上的人物。 他創作的《我
Thumbnail
2022/08/31
作家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至大正時代的文學家、時事評論家、英文學者,在文壇上的活躍時期約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也被認為是日本現代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有“國民大作家”之譽,代表作有《我是貓》、《少爺》、《三四郎》、《心》、《明暗》等。作為明治時期的文豪的代表而被列為日元一千元紙幣上的人物。 他創作的《我
Thumbnail
2022/08/27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的“落霞系列”小說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其中《雍正皇帝》一書爭議頗多。不少專家學者從歷史的角度對書中塑造的雍正皇帝形象提出了質疑,但對書中謀士文人形象的研究卻不多。本文主要針對《雍正皇帝》書中所涉及的文人士子形象進行分析,總結不同類型文人形象的特徵及其塑造方法,並
Thumbnail
2022/08/27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的“落霞系列”小說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其中《雍正皇帝》一書爭議頗多。不少專家學者從歷史的角度對書中塑造的雍正皇帝形象提出了質疑,但對書中謀士文人形象的研究卻不多。本文主要針對《雍正皇帝》書中所涉及的文人士子形象進行分析,總結不同類型文人形象的特徵及其塑造方法,並
Thumbnail
2022/08/23
桐野夏生,日本著名女性作家,推理類小說家。桐野夏生擅長於運用犀利、冷硬的語言進行推理的寫作活動,並通過對推理故事的描述來反映現實世界的現實社會現狀和各種社會問題。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在1997年出版、並於隔年獲得第五十一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的小說《OUT》;另外,桐野也於2003年以小說《柔嫩的臉
Thumbnail
2022/08/23
桐野夏生,日本著名女性作家,推理類小說家。桐野夏生擅長於運用犀利、冷硬的語言進行推理的寫作活動,並通過對推理故事的描述來反映現實世界的現實社會現狀和各種社會問題。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在1997年出版、並於隔年獲得第五十一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的小說《OUT》;另外,桐野也於2003年以小說《柔嫩的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胭脂扣》的作者是有“香港言情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李碧華,小說講述了青樓女子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愛情糾葛。1988年關錦鵬導演將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改編爲同名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從敘事角度探索《胭脂扣》電影版與小說版在敘述視角、人物性格、敘述層次方面的區別,我們可感受到電影與小說的不同
Thumbnail
《胭脂扣》的作者是有“香港言情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李碧華,小說講述了青樓女子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愛情糾葛。1988年關錦鵬導演將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改編爲同名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從敘事角度探索《胭脂扣》電影版與小說版在敘述視角、人物性格、敘述層次方面的區別,我們可感受到電影與小說的不同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Thumbnail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Thumbnail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演藝圈的各頒獎盛典上,都有追憶逝者的一段,剛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追憶永遠的電影人 In Memoriam」所搭配的音樂《胭脂扣 Rouge》更將人在追憶逝者時,也帶入已經33年的這部經典華語電影的回憶中,而男女主角張國榮、梅豔芳也先後離世17年,主題曲胭脂扣作曲人黎小田,也在這次的追
Thumbnail
  演藝圈的各頒獎盛典上,都有追憶逝者的一段,剛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追憶永遠的電影人 In Memoriam」所搭配的音樂《胭脂扣 Rouge》更將人在追憶逝者時,也帶入已經33年的這部經典華語電影的回憶中,而男女主角張國榮、梅豔芳也先後離世17年,主題曲胭脂扣作曲人黎小田,也在這次的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